中国微创脊柱外科领航者周跃|于无边山林斩棘开路终见芳华

2018-07-30   文章来源:鲁海燕    点击量:9556 我要说

人物介绍


周跃教授

周跃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原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微创脊柱外科旗帜性的领军人物。自1983年至今,已从医35年。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周跃投身于微创脊柱外科的临床研究事业,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

近10余年间,他的10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创新产品和技术投入临床应用,并进入欧美市场。

至今,他已成功开展了世界首例显微内镜(MED)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手术,并相继在国内率先开展冷消融等离子腰椎间盘髓核成型术、腰椎内窥镜下微创治疗腰椎滑脱、经皮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等内窥镜下颈、胸、腰椎等30余项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

目前,他率领团队开展脊柱微创手术已逾20000例,手术例数、效果、技术方法与水平均在国内领先,居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新桥骨科声名鹊起,成为国内微创脊柱外科医生心目中的圣地,引得国外同行也纷纷前去学艺取经。

这些成就的取得绝非易事。这些年来,在周遭不间断的质疑、不认可甚至反对声中,他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不仅以艺术家的唯美豁达心态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也奠定了其在中国微创“武林”的盟主地位,并在世界微创脊柱外科领域为中国争得一席之地。

不过,年少时他志不在此,对歌唱美术情有独钟、动手能力强的他,职业理想是进文工团、设计房屋或制造飞机船舶。尽管考上了战旗文工团,却被父母阻拦。高考志愿是艺术和工科,却被父母改成了军医。

神清骨秀的他,年轻时被称为“大陆版张国荣”,刚工作时还利用业余时间去歌厅唱歌,是一枚妥妥的文艺小帅哥。几年前在门诊上,还有一位女病人问:“周主任,您现在还唱歌吗?年轻的时候我在歌厅听过您唱歌。”

当年的艺术梦想最终成为他的业余爱好,但曾经的职业理想之一却在30年后由儿子意外实现。如今,功成名就的周跃,提起2016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建筑专业十大优秀毕业生之一荣誉、并成为建筑师的儿子,比自己的成功更为自豪。

以小手术谋大发展:开启微创之路

在做传统开放手术时,周跃的艺术气息也在临床上有所体现。他的手术风格想体现一种艺术之美,喜欢小切口,要求手术步骤和解剖结构清楚,手术过程要快,还要精细精美。


留学时期的周跃

1998年,作为全军第一批公派留学的两名医生之一,周跃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留学。年底归国后,他接任了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一职。

新桥医院与西南医院同属第三军医大学,都坐落于重庆市。但是,当年的新桥骨科与西南医院骨科相比籍籍无名,科室规模也不大,加之地处偏僻,为在夹缝中谋发展,身为科室主任的周跃亟需为科室找到一条突破之路。

恰逢此时,有人向他推介了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显微内镜下的MED技术,在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驱动下,他由此推开了微创脊柱外科之门。

在那个年代,中国脊柱外科更看好和崇尚的是脊柱畸形矫正、脊柱肿瘤,以及颈椎和颈胸段的高难度手术。处于发展早期的微创技术当时尚属小众,面临一片反对声,微创脊柱技术被主流认为是没有前途的“雕虫小技”。

主人公自述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第一次去广州就是参加刘尚礼教授主办的微创脊柱外科大会,并在这个大会上首次接触到微创脊柱外科技术。虽然当时的微创脊柱外科技术非常局限,仅仅是一些射频消融及MED显微内镜技术在椎间盘减压中的应用,适应证也非常狭窄,但是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的这种早期应用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随后,我又在佛山石湾医院参观了谢大智医生演示的一台应用MED显微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这台手术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微创脊柱外科的魅力,并深深喜欢上这项技术。在此之后,我邀请黄东生医生到新桥医院示范了一台MED显微内镜手术,从此让我和我的团队走上微创脊柱外科之路。

尽管刘尚礼教授本人不做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但他和侯树勋教授、党耕町教授等骨科前辈给了微创技术发展的空间,并支持这项技术的推广,我一直很敬重和感激这些前辈。

那个年代,主流普遍认为微创就是“通过一个小切口,用镜子去掏掏突出的椎间盘”,因而不被认可。更是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微创脊柱外科可以做固定、融合、畸形矫正、滑脱复位等手术。10年前在学术会议上,还有专家让我下来,不要再讲,我都一笑了之。

我尊重传统、学习传统、认同传统,但是我对新事物很敏感,不循规守旧,喜新而不厌旧,因此我愿意接受微创脊柱外科技术。

信念+团队:新桥骨科成功要素

周跃不认为微创和开放是对立关系。在他看来,并非小切口就是微创,小切口只是外在的表象,微创是在现代高科技技术的支撑下,病人付出极小的外科手术代价,获得精细精美手术疗效的治疗方式。开放手术切口大一些,但是手术部位做得很精细,这也是另一种“微创”;微创手术如果伤及患者神经、血管,比开放手术创伤更大。

无论外界认同或反对与否,认准了“微创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条路的周跃,这些年来一直在毫不犹豫地朝前推动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众志成城,新桥骨科竖起一座丰碑。


手术中的周跃教授

如今,微创技术成为现代高科技技术在外科的一种体现。显微镜、内镜、超声刀、导航、智能机器人、VR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涌入脊柱外科,不仅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恢复快,其最大的优势是在微创的环境下操作,比传统手术更精细精准。

这些好处在病人的口碑效应下迅速传播开来。病人在被告知需要手术治疗时总会问:“这个病能不能做微创手术?你(你们科室)能不能做微创手术?”如果第二个问题得不到肯定答复,很多病人就会走掉。

因此,一方面是现代高科技技术促进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是患者的需求迫使脊柱外科医生去学微创技术,使得微创脊柱外科火遍全国。脊柱外科已不是拿着手术刀走天下的时代。

主人公自述

我之所以走向成功,一方面是我坚信,能大大降低手术创伤的微创技术一定是外科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我觉得用镜子来做手术很舒服,还特别精美。再加上有一个认同这门技术的团队在推动这项事业,新桥骨科才能走向今天。

从客观上来看,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壮大,也是患者需求倒逼的结果。微创技术是站在病人的利益上来设计、开展和完成手术,它的理念就是以最小的创伤、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效果。

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坚持一个方向和目标,克服一些困难,听别人的忠告,别人的忠告就是提醒自己去创新和发展,在此过程中要坚信自己的初衷和理念。

勤思考、勇克难,方可创新

微创只能做单纯减压吗? 当年在业界的普遍质疑声中,周跃开始思考:

微创能不能解决固定的问题?于是出现了经皮固定技术。

大家反对微创,是因为微创只能在小切口内镜下做一点单纯的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怎么复位?怎么固定?怎么融合?脊柱骨折怎么固定?于是研发出了经皮内固定系统,而且这种经皮内固定系统从过去的单间隙发展到两个间隙、多间隙,从过去的体外固定到皮下、再到肌肉下,这就技术的发展。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问世,使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又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终结了过去只能单纯减压的局面,脊柱滑脱也可以用经皮微创提拉复位、骨折可以经皮固定起来,畸形可以经皮矫正,所以微创得以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


周跃教授在体验新技术

不断的提出问题,克服难题,这就是创新。

主人公自述

有一次在COA大会上,党耕町教授在我讲课后当众说:“他每年在讲微创的时候,你们都提出了很多问题,有时甚至反对他的观点,到了第二年,他就在讲课时回答如何解决你们的这些问题。”他的评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微创有一个最大的挑战,那就是很多创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需要你去探索,还有很多面临的困难需要去克服。

正因为如此,才给大家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和环境,因为传统的技术基本上固化了,它有既定的标准,最多能做些改良。而微创从入路到器械到设备,全部要重新设计。

创新不止,方得始终

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发展到今天,虽然开展医院、从业医生和受益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有些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脊柱内镜领域,中国的手术量、开展范围、手术难度和效果都领先世界。但最大的问题是过多的单纯copy国外技术,缺乏中国人自己的创新。

只有创新,民族才会发展;只有创新,民族才会进步;只有创新,才能被世界认可;只有创新,才能走向世界。

在医学领域,有很多技术以日本医生的名字命名,而同处东亚的中国却寥寥无几。作为中国微创脊柱外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周跃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做一些创新,以起到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


周跃教授的部分Z系列创新产品

目前,周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已有10项上市,有的已进入欧美市场,还有4项创新技术即将转化投入市场。

主人公自述

近十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做了四大类与微创脊柱有关的创新研究。

第一大类是经皮内固定系统,过去此类产品均为国外引进,价格很贵,难以让普通患者承受。同时,这些进口产品也有一些设计缺陷,并非绝对完美。因而,我们设计出Z-MISS的一系列经皮内固定系统。

第二大类是配合现在的显微内镜技术,我们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微创通道和微创内镜。比如我们设计的Zista通道口大尾小,它有别于美国同类产品上下一般直的通道,同样的切口,器械的操作空间增大,术者的视野也增大。

第三大类是代表脊柱外科发展未来的数字微创技术和智能微创技术,包括正在研发的光磁一体导航和手术机器人。

第四大类是各种骨科材料,比如组织工程的生长材料、融合材料等。

未来重心:致力教育与创新

人们常说,人到哪个阶段就要做哪个阶段该做的事。医生在不同的层次,其工作重心各不相同。

周跃认为,住院医师就应沉浸在临床,打好坚实的基础。主治医师阶要用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好好为病人服务。到了副教授、教授层级的时候,既不能放松自己的学习,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影响和培养年轻的医生。因为他们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优秀的医生,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安危,还关系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


周跃教授在做示教手术

近年来,周跃虽然也在做手术,但是对教育培训和创新发明的兴趣更浓。他表示,未来他的精力将主要投入到这两方面,不会跟学生争饭碗,要给学生留空间。

主人公自述

我这个层次的专家如果能影响和带动一批中青年医生的成长、进步和发展,提高他们的技能和创新意识,将来受益的病人数量要远远超出专家本人单独服务的病人,所以做好传承很重要。

而一个发明从想法变为产品,涉及到医工结合及市场需求太多的环节,注定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它一定是针对某一个临床难题设计和发明的。只有这样,它才有临床价值。

创新既需要坚持,也要勇于放弃。如果设计理念错了,就不能死钻牛角尖,多听取别人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向前走。

采访实录


周跃教授接受骨科在线专访

骨科在线:您从医多少年了?为什么会学医?

周跃:今年是我从医的第35个年头。

我的母亲是一名妇科医生,父亲在雅安文教局工作。小时候,我常跟着父亲到京剧团、川剧团、歌舞团、文化馆去看排练演出和审查节目,就这样喜欢上了唱歌和画画。那个年代不推崇读书,中学生毕业后都要下乡,我想着以后下了乡,要靠这些特长有朝一日能够返城。

1978年军队高校恢复招生,我作为应届生参加了高考。那时的我既对艺术感兴趣,又有男生的报国情怀,所以我的愿望是报考建筑类、音乐类、工艺美术或者与军事有关的专业,比如去哈尔滨船舶工业大学造船,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搞导弹、飞机。但是,父母瞒着我把志愿改为第三军大学,因为当时的社会崇尚军人和医生。

1983年大学毕业,我进入新桥医院,当年我能选择的只有骨科和妇产科。妇产科主任觉得我外貌儒雅清秀适合做妇产科医生,还能接过母亲的衣钵,但是我不愿去。那个年代骨科医生留给人们的是粗糙的印象,但骨科主任告诉我“骨科能多领七斤粮票”。在没有其他选项的情况下,我成了骨科医生。


年轻时期的周跃

骨科在线:头顶您这么耀眼的光环,您的学生会有压力吗?

周跃:我的学生曾说,您这么成功,我们一辈子都没法超越您。

我说,你们现在学到的很多技术,是我经过20年努力积累而来的,可是你们短短几个月、几个星期就掌握了,所以从技术层面上,你们已经超越了我。

我将近40岁才开始接触微创技术,四十几岁才开始做MED显微内镜手术,46岁才开始做椎间孔镜手术,而你们在二三十岁就已经能够完成你们老师能够完成的所有手术和技术。

但是在创新和学术层面,还要继续学习和努力,不过超越只是时间问题。到了我这个岁数,可能你们的成就更高。

作为老师,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师生成就,应该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感到自豪。就我本人而言,我已经超过我老师那个年代所做的手术。但是在某些方面,我依然没有超过我的老师,这也很正常。


周跃教授与部分弟子合影

骨科在线:您的学生是否也有自主发明创新的项目?

周跃:有,但是不多。

我所有的创新产品命名时都以“Z”开头,这种以“周”字拼音首字母体现的产品烙印,最初是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体现。

后来,我学生的创新设计也愿意以“Z”打头,这个“Z”就以一条腾飞之龙的形象,代表着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在创新道路上所走过的曲折蜿蜒之路。因此,由“Z”打头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我和学生的创新品牌。


周跃教授与团队部分年轻成员

周跃简介:


周跃

周跃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主任,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脊柱外科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30余年,重点研究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临床经验丰富。累计在国内率先开展30余项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引领着国内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脊柱微创创始人”之一。

目前担任ISMISS学会副主席及侯任主席、世界华裔骨科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交流学会副会长、SICOT中国部微创脊柱外科分会会长、亚太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会长/脊柱微创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会长/脊柱内镜专委会主任委员/质量管理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学组第三届组长、全军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脊柱微创学组主任委员等30余个学术任职。

同时担任《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骨科杂志》《TSJ中文版编委会及骨质疏松专刊》等期刊副主编,《J Orthopaedic and Research》《J Biomaterial》《Spine》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及《中华创伤外科杂志(中文版)》等27个期刊编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