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毅向前——湘雅骨科七十周年纪念·院士论坛顺利召开

2022-12-1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756   我要说

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创新驱动,更离不开优良学术的传承和发扬。自1952年正式建科,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已经走过70个春秋。几代湘雅骨科人接续踔厉奋发、不断追求卓越,打造了湘雅骨科优秀的学科团队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得到社会和同仁的广泛认可。

开场视频《湘雅骨科七十年》

为赓续精神、致敬前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于2022年12月18日举行了建科70周年纪念——院士论坛学术活动。

开幕仪式,盛大开启

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联合的形式举办,特邀及出席庆典活动和院士论坛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邱贵兴院士、付小兵院士、张英泽院士、田伟院士、姜保国院士;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翔教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坤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吴希林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陈子华教授、夏晓波教授、钱招昕教授、刘龙飞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总会计师胡玲丽;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长周志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老前辈邓展生教授、廖前德教授、李人杰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主任毛新展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骨科主任吴松教授;以及关心和帮助骨科发展的医院党政部门领导和各学科带头人。本次开幕式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胡建中教授主持。

雷光华院长致辞

“百年湘雅医贯中西矢志人民满意谋发展;七秩骨科学遍南北立足运动健康谱新篇。”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骨科专家委员会主任雷光华教授致开幕辞,并代表医院和湘雅骨科专家委员会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湘雅骨科的发展得益于学校和医院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学会和协会的高度关心,得益于国内外同道的无私帮助,得益于历代骨科人的团结奋斗,也得益于湘雅骨科深刻领会医院“12368”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湘雅“3354”高质量发展模式,认真践行新时代湘雅文化价值体系。

未来他希望全体湘雅骨科人坚守初心、永担使命,继续把医疗技术做精,把医学创新做新,把人才培养做强,实现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社会影响持续扩大,努力把湘雅骨科建设成为区域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骨科医学中心,切实发挥能力上支撑、技术上指导、建设上示范、发展上引领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作用。

张欣书记致辞

“骨科是湘雅医院的领军学科之一,在湘雅医院的发展中起到了标杆模范作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今天大家通过线上或线下相聚,共同追忆湘雅骨科发展历程,总结湘雅骨科辉煌成绩,畅想湘雅骨科美好未来。

他介绍说,湘雅骨科从第一任主任柳培津教授开始,前辈们历经艰辛,艰苦创业,使一个新兴的学科快速成长。进入新时代,在湘雅医院雷光华院长和骨科唐举玉主任的带领下,后辈们和衷共济,再创辉煌,人才辈出,捷报频传,在医教研等方面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更于2021年获批建设骨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年,骨科在复旦大学“中国医院专科榜”综合排名全国第九、科研学术排名全国第二,标志着湘雅骨科的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陈翔副校长致辞

“回首过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的70年,是团结奋进的70年,是人才辈出的70年,是日新月异的70年,是发展壮大的70年,是硕果累累的70年。”中南大学常务副校长陈翔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湘雅骨科的发展史。他指出,现今的湘雅骨科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国家区域骨科医疗中心,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南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8个。2007年,骨科获批中南大学重点学科;2010年,骨科成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欧阳宏伟院长致辞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院长欧阳宏伟教授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对湘雅骨科70周年纪念致以真挚的祝福和深深的谢意。湘雅骨科在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耕耘下,如今已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从各方面数据可以看出,科室已经是中国骨科界集教育、科研和医疗为一体的主要代表力量。

他表示,湘雅医院给了他学术生涯的DNA,也给了他医学名门的荣光和骄傲,一直伴随他到今天。欧阳宏伟教授回顾了各位导师在他学习生涯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模范作用,往日所学、所见让他明白了如何为人之师、如何行教育之道,更让他在浙江这片土地上开始教书育人、开花结果。

王坤正候任主任委员致辞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湘雅骨科成立70年来,不仅在临床和科研创造了较大的成就,也为中国骨科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学生和进修人员,比如像欧阳宏伟院长这样的杰出人才。

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王坤正教授表示,感受到湘雅骨科人有一种良好的作风和传承精神,这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看似无形,却有着强大的凝聚作用。他还看到,湘雅骨科各亚专科的很多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等都走在了国内甚至国际的领先水平,这些成就的取得是湘雅一代又一代骨科人,秉承着“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训院风实现的。

张英泽院士致辞

“湘雅医院是一所举世闻名的百年老院,不但为湖南,也为全国培养了很多医学教育人才、医疗人才和科研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代表学会、协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

他表示,湘雅骨科成立70年来,为中国骨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近几年来,科室在学科领军人雷光华院长、学科带头人唐举玉主任的带领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湘雅骨科的关节、脊柱、创伤、骨肿瘤和基础研究等各方面都位居国内前列,显微重建更是优势明显,多项技术世界领先,引领显微外科学的发展。张英泽院士作为讲座教授加入了湘雅骨科团队,并成立了院士创新工作基地,未来他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奋进,继续推动湘雅骨科持续发展。

邱贵兴院士致辞

“70年来,湘雅骨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全体医护的辛勤耕耘下,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区域性诊治和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湘雅骨科的发展历程,作为该科室的客座教授,邱贵兴院士曾与李康华教授等科室成员紧密合作,参与指导汶川地区转运来患者的救治工作。

邱贵兴欣慰表示,近年来科室在雷光华院长和历届主任的带领下,在全体科室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重视人才培养和亚专科建设,科室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近3年来,已经连续在“中国医院专科榜”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十。本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相信湘雅骨科人未来在面临新挑战时,定能始终坚守初心,为人民健康事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唐举玉作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唐举玉带领大家,从发展历程、骨科临床、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应急救援与社会公益、学术影响等方面,全面回顾了《湘雅骨科七十年》发展历程,并作了未来展望。

湘雅骨科成立于1952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西医骨科专科之一。科室先后在柳培津、吴达民、柳用墨、龙文荣、龚家琳、邓展生、李康华、胡懿郃、唐举玉等9任骨科主任的带领下,一代代湘雅骨科人团结拼搏、追梦进取,取得了辉煌成就。

目前湘雅骨科团队共有76名专科医生、18名教授、35名副教授。医疗团队发展壮大的同时,护理团队也同步发展壮大。目前护理团队拥有成员95名,主任护师2名,硕导2名、2人具有博士学位。开设病房7个,包括脊柱、关节、创伤、手显微、骨病、足踝和小儿。开放病床324张(包括分部病房2个、病床98张),每年接诊门诊患者达18万余人次、开展疑难复杂手术8000余台。

湘雅教学历史悠久,湘雅骨科具有国内领先的临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致力培养兼具高水平专业技能、高品质人文素养、高要求科学精神的医学人才。骨科科研起步较早,早在1962年就成立了断肢再植研究小组,开始断肢再植的实验研究;1983年建立了骨科实验室,有了硕士点,骨科科研走向正轨;1993年成立了骨科研究室,有了博士培养点,骨科研究获得新发展。新世纪骨科科研发展迎来了春天,先后获批系列科研平台。

湘雅骨科临床一直紧跟国内、国际前沿,不仅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还积极开展各类特色诊疗技术,其中在各类创伤骨折、关节置换、脊柱畸形、显微修复与重建等诊疗方面,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手显微外科是该科最具特色的优势专科,在显微修复与重建领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为国家培养皮瓣外科高级人才500余名,学员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湘雅骨科人。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武汉抗疫都留下了湘雅骨科人的身影。科室人员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出多位专家进行支援非洲、新疆、对口帮扶等医疗工作及医联体建设。科室成员人才辈出,在国内外各类组织、学会也均有任职。

唐举玉主任表示,未来湘雅骨科将以国家骨科区域医疗建设为契机,聚焦骨科临床未解难题,研发一批原创特色技术,打造一批特色临床诊疗中心,努力把科室建设成为区域引领、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骨科中心。

胡建中教授主持开幕式

九大中心,齐头并进

在中南大学和湘雅医院的支持与帮助下,以特色技术为中心,打造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专病诊治中心,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攻关创新,做出亮眼成绩。

其中包括青少年保髋中心、脊柱侧弯矫治中心、人工关节翻修中心、难治性创面修复中心、脆性骨折防治中心、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中心、足踝微创诊疗中心、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中心和数字骨科中心。

九大中心授牌

在骨科七十周年的纪念典礼上,举行了九大中心的授牌仪式。雷光华院长、钱招昕副院长共同为这批中心进行授牌,唐举玉教授、张宏其教授、肖文峰教授、吴攀峰教授、林涨源教授、罗伟教授、刘华教授、吴建煌教授、钟达教授九位中心负责人上台接牌。

院士论坛,创新引领

张英泽院士作报告

开幕式后,张英泽院士通过“为什么退钉?断钉?切割?骨不连?”等一系列临床问题引发学者思考,率先开始了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最新进展》的报告。他分析了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治疗的历史演变、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详细讲解了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最新进展。

他介绍的新进展包括髓内钉进针点位置选择;定位导针进入方向选择;髓内钉主钉近端结构“圆头”变“扁头”的“英泽钉”;转子间骨折无需动力化固定;三角支撑固定(桁架结构)及PFBN相关研究;内植物置入位置选择等。他希望通过这些内容启发临床医生,积极参与临床的创新研究。

付小兵院士作报告

“据统计,中国每年复杂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需求在3000万人次左右。其治疗需求大、发病机制复杂、治疗难度大、费用高,必须建立新的治疗体系加以应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付小兵院士,在《初心与使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以满足老百姓创面治疗的重大需求》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目前中国创面治疗的现状和发展。

付小兵院士回顾了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面修复学科体系近30年的实践过程,他将这个过程分为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并详细讲解了每个阶段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过程中,他对开展的十项重点工作和取得的五项重大成果加以详述。付小兵院士表示,目前的成绩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未来希望问题能逐一解决,最终达到满足人民和国家需求这一目标。

田伟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院士从人类进化史和医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出发,通过哲学的思考,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浅谈医学感悟——经验、虚构与科学的纠缠》的报告。他认为,经验是医学认知世界的永远基础,虚构是探索未知的方向,科学则是攀登致知山峰的路径。科学就像医学的最后防线,从事医学无论多么困难,科学信念的坚持是不可动摇的。

临床上,掌握医学的三大要素,即自然转归、心理影响和外来干预能力,并对它们享有控制力,是达成医疗服务的最终奋斗目标。此外,他以青蒿素治疗疟疾的重大发现为例,讲述了经验提供线索、虚构提供思路、科学实现价值的相关经验。

姜保国院士作报告

“临床医学研究中,改变不等于创新,创新是有前提的,前提是能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器官功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院士在报告中结合自身研究体会和经验,详细讲解了《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与思考》。

他指出,临床医生进行医学研究有很多优势,其中包括充足的疾病源、明确的研究目的和丰富的临床思维,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积极承担起探究疾病发展规律、诊疗方法及生物学规律与医学结合的责任。临床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临床应用,造福临床患者和社会。

“院士是创新方向的指引者、是创新道路的引导者,四位院士分别从临床医疗的创新、临床研究的创新、医学学科的创新以及医学体系与理念发展的创新进行论述,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学术饕餮盛宴。”雷光华院长在会议总结中倡导各位同道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他希望,未来大家一起努力,让中国骨科的创新与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七秩薪火传骨道,精医济世守初心。70年风雨兼程,湘雅骨科人团结向上、努力拼搏;70年传承创新,湘雅骨科人救死扶伤、学术专邃;70年砥砺前行,湘雅骨科人精益求精、仁心博爱。展望未来,新时代的湘雅骨科人将携手团结、凝心聚力,全面推进学科建设,为建设人民满意、湘雅特色、世界一流医院和健康中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更多科室精彩内容点击下图查看

(图片跳转专题链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