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冲击波医学新进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2014-10-2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751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中国冲击波医学新进展新闻发布会于2014年10月22日下午在京召开。
我们现代医学不断进步的标志是:优化治疗过程、加速疾病康复、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时又能减少创伤,令病人降低治疗代价。由此,在国内医学界,有一种叫“冲击波疗法”的治疗方式开始受到业界的重视,中国冲击波医学新进展发布会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中心杨军医生主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孙振学副院长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院骨科中心成立于2007年,由邢更彦教授任主任,在邢更彦教授的带领下,骨科中心一年一个台阶,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无论是在医疗技术还是学科创新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潜心研究20余年,在国内率先应用冲击波技术治疗骨肌系统方面疾病,形成了具有我院特色的冲击波应用学科,并在国内成立首家体外冲击波治疗中心,先后多次开展骨肌系统疾病冲击波培训班,并于2013年成立全国性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培训人员已在全国数十家单位推广应用体外冲击波诊治疗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正在逐渐被大家认知推广,我们坚信冲击波医学必将在医疗领域形成一种重要的骨科治疗体系。在此,祝愿冲击波医学能够持续蓬勃发展”。
随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教授给大家详细介绍冲击波医学及其在重建骨科治疗体系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外冲击波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通过机械刺激提高组织再生能力,基于此项原理,国外的骨科医生探索其用于运动医学损等疾病的治疗,在国外,体外冲击波的临床应用得到了骨科、运动医学、疼痛科等多学科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成为治疗临床骨科疾病的重要方法。
我国的冲击波医学研究始于20年前,由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他们应用体外冲击治疗网球肘、骨不连、骨科延迟愈合、肩周炎、跟痛症等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1995年又将该疗法用于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0年来,这个团队已经在国内、国际期刊上发表了110余篇文章来论述和验证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疾病治疗方面能够发挥的突出作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首发积极重点项目等国家科研经费资助,多次在欧洲及亚洲各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因而被一家冲击波医学中心关注到,投入研究资助,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中心为推动我国的冲击波医学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目前,早期的股骨头坏死,使用冲击波治疗,治愈率可以达到65%以上,对于股骨头坏死最终需要置换关节的结局而言,这是一项可喜的医学进展;对于骨折而言,骨折部位的血管分布和生物环境十分重要,冲击波的促进作用可以使这种情况得到改善;外科手术组织再生是复杂的伤口愈合,缺乏血管的组织将导致延迟愈合和增加感染几率,不良愈合将导致功能和结构等问题,而冲击波是解决皮肤再生问题的一种方式;同时体外冲击波对关节炎和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已经有显著效果。
最后邢更彦教授介绍:目前,国际上冲击波疗法应用的领域已经很广泛,但是在中国,已经开展这项技术的中心还比较少,希望以后这项技术不仅仅是在骨科应用,也应发展应用与其他科室。中国是人口大国,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重,因此冲击波技术无论对于优化治疗方式还是降低医疗成本、节约医疗资源方面,在我国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治疗需求。同时,邢更彦教授强调:冲击波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比较广泛,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概念,他有一系列的适应症需要医生根据经验进行把控,他希望未来,国内能够更多规范的、从事体外冲击波的医生涌现出来,让体外冲击波疗法能够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治疗方式为病人以最低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康复可能,推动中国医学丛理念到技术的不断前行。
发布会现场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孙振学副院长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骨科中心主任邢更彦教授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