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泗河教授36年成功实施22000余例儿麻矫形手术创世界之最

2014-11-01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5047   我要说

  作为我国著名矫形外科专家,秦泗河教授以成功开展22000多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矫形骨科手术之量,创下此病种单人手术量世界之最。他是怎么做到的呢?11月1日,来自京内外的200余名医学同仁共赴秦泗河教授从事矫形外科36周年庆典,了解了他的从医之路并聆听了多学科专家讲述的医学人文论坛。

秦泗河教授演讲

  回首秦泗河教授的矫形外科生涯,总有一些传奇故事和人生感悟能启迪、教育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简称国家康复医院)举行的“秦泗河教授从事矫形外科36周年暨医学人文论坛”上,秦泗河教授作了“手术人生——36年回顾与感悟”的演讲,阐述了其所秉持的“医乃仁术”职业精神。

  秦泗河教授是中国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考察Ilizarov技术的学者,36年来,他成功开展矫形骨科手术32000余例,其中脑性瘫痪下肢矫形手术4000多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2000多例,为此病种单人手术量世界之最。36年32000多例手术,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3.5台手术,这在我国矫形外科领域尚属第一人。

  秦泗河教授潜心研究肢体矫形、残肢功能重建,开创了多项学术研究与诊疗模式上的NO.1;主持完成了Ilizarov技术在中国本土的转化、新与推广;并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包含深厚科学、艺术与文化交融的工作风格。他在国家康复医院建立了“快乐骨科”的人文病房,提出矫形外科28字工作方针——“医患同位、时空一体、有无化生、难易相成、因势利导、再生修复、自然重建”。

王喜太主任致辞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康复医院院长王喜太在此次会议上说,该院是集矫形与功能重建、康复治疗、辅具研发于一体的、为残障人群服务的新型医疗和科研机构,交叉融合了医学、生物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控制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该院矫形外科已成为我国严重下肢畸形、残缺与骨科疑难杂症的外科治疗中心,下肢矫形与重建外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在秦教授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成为“国际外固定与重建协会”全球34个正式成员国之一。并在2013年筹建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该专业的确立对于康复医学、康复工程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外固定肢体功能重建理论、技术与医疗模式,是一个全新的符合生态医学、肢体自然重建的交叉学科,经过在中国大陆20多年的引进与推广应用,为数以万计的严重肢体残缺患者基本恢复了肢体功能,满足了广大残障人群期望康复的社会需求,实现了由“替代重建外科”逐渐向顺应生命规律的“自然重建理念”发展。

  目前,医学已经成为集科学技术、社会学、人文与环境等多学科交融的“医学共同体”,呼唤医学人性化,科技道德化的回归。秦泗河教授,无疑就是人文医学的践行者。

孔繁军副院长致辞

  “他是个很细心的人,他做过手术的患者都留有图像和文字资料。”国家康复医院副院长孔繁军说,秦教授的患者都是口碑相传,慕名而来的患者除了内地所有省份,还有港澳台地区,以及10多个欧亚国家。

  孔繁军还透露,该院目前承担了民政部福利司主导的2个公益项目,一个是福康工程,另一个是明天计划。其中,福康工程每年支出5000万元,惠及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为有需求的患者免费实施矫形外科手术,为其配备康复辅具;明天计划为全国福利机构有需求的残疾孤儿以及部分成年人进行手术矫治、康复和辅具配制。这些公益项目手术每年累计上千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与会专家合影

  在此次论坛上,4位医学及生命学领域的专家,也分别从各自研究的领域阐述了人文在当今中国医疗服务中的重要意义。他们的演讲题目是:中国科学院康乐院士的《环境影响下的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北京医学会医学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金声教授的《医者的人文情怀》、国家卫计委医学文化委员会副会长袁钟教授的《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天津医院肢体矫形与修复重建外科主任舒衡生教授的《中国肢体重建学科全球视野与发展战略》。四位专家演讲之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丛亚丽教授作了精彩点评。

患者表演节目

  最后,论坛在患者代表表演的节目《肢体重建的悦动》、二胡独奏《战马奔腾》中结束。

论坛现场

附:

  秦泗河教授36年矫形骨科成绩

  1、统计1984年~2013年,秦泗河存档手术病历共31696例,其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2060例,创单人单病种手术治疗例数世界记录。

  2、实施脑性瘫痪矫形手术4148例,出版《脑性瘫痪外科治疗》专著,填补中国脑瘫外科治疗无工具书的空白。

  3、实施足踝矫形手术17556例次,形成秦氏足踝外科医疗模式、技术风格,治愈上千例严重复杂的足踝残缺畸形。

  4、第一位赴俄罗斯学习伊里扎洛夫(Ilizarov)技术,成立Ilizarov技术应用与研究学会(ASAMI China),出版《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进展》专著,主导完成了Ilizarov技术本土转化,做出了令国际同行赞誉的二次创新。

  5、使中国成为“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ILLRS)”正式会员国。成立“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工作委员会(CEFS)”,从此,在骨科学界催生了一个新的交叉学科。

  6、将达尔文进化论、工程控制论、再生医学理论引入矫形外科,提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草创“进化骨科学”。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下肢重建外科”新学科,秦泗河学术思想、临床风格的新学派。

  7、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5部、教学光盘2部。创新和改进下肢畸形矫正手术方法超过30种。

  8、组织编著出版:中国骨科医师教程—“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丛书五部,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9、躬行践履“医乃仁术”职业精神,推动医学人文教育。探索“生态骨科学”发展之路,形成人文病房、快乐骨科。

  10、将手术变成艺术,临床升为哲学,医学是他的信仰。秦泗河的医学生涯,给无数个家庭带来福音的精湛医术,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一段传奇,传颂于广大病人之间,载入中国医学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