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而生,育代代英才——北大医院骨科举办学术周献礼百年院庆

2015-05-12    点击量:3694 我要说

  201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迎来百年华诞。5月12日,该院骨科通过举办“百年博骨通今”学术周为百年院庆献礼。在学术课程中,该科19位医护人员讲解了涵盖脊柱、关节、骨肿瘤、运动医学、创伤、护理等方面的专业教育课程和相关科普知识。

刘玉村院长致辞

  “北大医院所肩负的使命与其他医院不同,因为北大医院是为教育而生,教育是其最重要的使命,我们承担的任务就是一代代地培养人。”北大医院刘玉村院长在学术周开幕式上说,中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医院不少,但大多是传教士以医生身份来传播宗教思想而办的医院,真正国立的第一个百年医院就是北大医院。他寄语年轻的一代,希望他们把百年作为新世纪的起点,打牢基础,提升自我,为大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刘新民书记致辞

  今日适逢护士节,北大医院党委书记刘新民代表医院向护士姐妹们送上节日的祝福,他回忆道:“5月12日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纪念日,那一年我们骨科积极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希望通过此次学术周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骨科人才。

李淳德主任致辞

  北大医院骨科主任李淳德教授在回顾该科发展历史时说,从1947年陈景云教授创立骨科以来,作为中国最早建立的骨科专科之一,骨科先辈们留下了国内开创性的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半月板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国内第一台应用磨钻的颈椎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引领潮流的骨肉瘤大剂量化疗和保肢治疗,以及国内最早的骨科专科化建设的探索和成功。

学术周开幕式现场

  而当今这一代骨科人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开创了老年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北大医院分型、复杂关节翻修术、腹主动脉球囊辅助的骶骨肿瘤切除等一系列工作,也让国内外的学术界听到了北大医院骨科的声音。与此同时,骨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都取得长足进步,在国内外骨科学术界的影响力也日益提高,真正做到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全面发展。

讲师授课

  目前,该院骨科的软硬件实力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拥有3个国际标准的现代化病房,开放床位近百张,配备骨科专用的超净层流手术室和层流手术室,包括术中导航仪、神经电生理监测仪、C型臂透视机、椎间孔镜、关节镜和骨动力系统等先进的手术配套设施;以及双能X线骨密度仪、超声骨密度仪,双下肢循环驱动仪和激光治疗仪等相应诊断治疗配套设施。

授课现场

  软实力方面,在传统的脊柱、关节、骨肿瘤和创伤的专业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展到脊柱畸形、脊柱微创、运动医学等特色的专业。现有高级职称专家18人,中级职称者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2人,为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该科还在积极进行人才储备,为骨科进一步发展壮大寻求新的突破。

院领导与骨科医护人员合影

  历经68载,该院骨科已逐渐走向成熟。老一代艰苦奋斗,辛勤耕耘,为学科发展留下无数精彩篇章;新一代继往开来,不辱使命,誓将前辈的精神发扬光大。李淳德表示,新的百年,北大医院骨科将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

附:

北大医院骨科历届主任介绍

第一任主任:陈景云教授

  我国骨科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在英国皇家骨科医学院学成归国创立北大医院骨科,1947年至1953年担任骨科主任,曾任抗美援朝医疗队队长。(后创立解放军301医院骨科)

第二任主任:杨克勤教授

  1944年至1948年留学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回国后曾担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副教授和附属医院副院长,1953年至1958年担任北大医院骨科主任。(后创立北医三院骨科)

第三任主任:周人厚教授

  师从天津医院“骨圣”方先之教授,1958年至1984年担任北大医院骨科主任,在国内率先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和“半月板切除术”,《中华骨科杂志》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常务委员。

第四任主任:严尚诚主任和高淑能主任

  1984年至1991年骨科由严尚诚主任和高淑能主任主持科里工作。严尚诚主任在国内较早开展小儿痉挛性脑瘫手术、高淑能主任在北京市率先开展关节镜手术。

第五任主任:马忠泰教授

  1991年至1999年担任骨科主任,在国内骨科率先开展骨肉瘤大剂量化疗和保肢治疗,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专科化建设,成立了脊柱学组、关节学组和骨肿瘤学组,促进了专业水平的提高。

第六任主任:朱天岳教授

  师从周人厚教授,1999年至2007年担任骨科主任,继续推进专科化建设,使各个专业的水平都有提高,并在国内骨科率先开展仿生半骨盆置换术。

第七任主任:李淳德教授

  198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学系,曾赴以色列、德国、瑞士等海外研修。2007年至今担任骨科主任,目前担任SICOT国际骨科协会成员、AOSPINE ASIA PACIFIC 成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骨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市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胸腰椎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畸形工作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常务编委, 《医学参考报骨科频道》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编委、《SPINE杂志》中文版编委、《中国脊柱畸形杂志》常务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等职务。

北大医院骨科大事记

  1947年,陈景云教授在北大医院建立骨科,成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骨科科室之一。

  1951年,陈景云教授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并担任队长,同行还有骨科医生曲绵域。

  1964年,骨科在《北京医科大学学报》发表学术论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302例分析)》,为当时国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指导和推广普及起了很大作用。

  1980年,骨科完成了国内第一台应用磨钻的颈椎后路双开门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并与北京市应用研究所合作开发了国产微型气动骨钻,为颈椎后路手术在国内的开展和普及做出了很大贡献。

  1982年,骨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骨肉瘤大剂量化疗和保肢治疗。

  1993年,骨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专科化建设,成立了脊柱学组、关节学组和骨肿瘤学组,深刻地影响了骨科此后的发展,促进了专科化进程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1997年,骨科较早在国内开展经椎弓根螺钉三柱固定技术截骨矫正脊柱侧凸治疗。

  2000年,骨科在国内率先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生半骨盆置换术。

  2003年,骨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介入放射腹主动脉阻断后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

  2008年,骨科完成首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及肩关节下肩袖损伤修复术。

  2010年,骨科在国内率先提出“老年驼背的分型与治疗”。

  2011年,骨科与北美教育基金会合作创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脊柱微创国际培训中心。

  2011年,骨科完成首例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2013年,骨科成功主办北京大学脊柱外科高峰论坛暨2013北大-哈佛国际脊柱外科高峰论坛。

  2013年,骨科完成首例术中电生理监护下脊柱侧弯矫形术

  2014年,骨科完成首例3D导航辅助下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的矫形手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