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的”金玉良言:中国医学院毕业典礼赠言

2015-07-28   文章来源:医脉通    点击量:661 我要说

  我们曾分享了一篇外国医学院毕业典礼上一些名人的“金玉良言”,有网友评论说怎么都是外国的?小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赶紧为大家奉上“国产的”,看看我们“本土名人”的毕业赠言。


  目前中国医患关系仍然不甚理想,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大、工作风险大,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面临挑战。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大声疾呼:请尊重医务人员,保护医务人员,严惩伤害医务人员的凶手!医学是一个处于发展中、仍然有很多局限性的科学。我们的工作中常常是成功与失望结伴、喜悦和悲痛交织。很多现象会让人彷徨、令人踌躇。我们要坚信医学的价值,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永远记住自己在入学典礼时宣下的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昂起我们的头颅,挺起我们的胸膛,坚定地走我们选择的道路。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于2015年毕业典礼


  亲爱的同学,希望你记得,医学的价值所在,救他人之痛苦,丰自身之经历,助人类之健康,平凡中能出伟绩。医患一家,同舟共济。只要你适合,坚持到底定成大器。亲爱的同学,希望你记得,虽然社会纷繁复杂,只要不忘初心,放下功利,秉持厚道,不急不躁,好人品加真本领,能使原本优秀的你如虎添翼。亲爱的同学,希望你记得,知识和技术必不可少,金钱和物质固然重要,这并非成功的全部秘密,健康、生活及事业,亲情、友谊及情趣都和谐才是幸福的真谛。

——北大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于2015年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


  我们要有的厚道性格和踏实做事的精神,只要人间还有病痛,我们的工作就需要加倍的努力,只要人间还有困难,我们就要坚守岗位、锲而不舍;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忘信念和誓言,这是我们立足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根本。

——86届校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东昕院士于2014年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


  医学的核心是人文、基础是科学。近年来我们在医学教育改革等方面有诸多努力,正是在追求科学和人文的平衡,追求医学的本质。面临价值观困惑时,要静心思考自己的目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方向明确就能抛开一时得失,耐住寂寞,就能因为志向远大而内心宁静。

——北大医院副院长李海潮教授于2014年北大医学部毕业典礼


  大家要记住,5年前,大家都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学医,医学院也为各位创造了这么优越的条件,能在这个环境中学习是非常幸运的。今天,你们毕业了,大多数同学会继续深造,还有小部分同学会进入医院工作,我想大家记住,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每个同学心中都要有梦想,并且不断地实现梦想,追求新的梦想,而不是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就满意了,就停顿不前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钟南山于2014年深圳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


  希望你们要坚持“爱心、良心、责任心”三心统一,树立良好医德,端正职业态度,走出校园之后,仍然能够追求真理、崇尚真理,以精湛的医术服务社会,不辱医者使命。另外,我还希望你们能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家庭的关系,做一个有责任敢担当的医者。

——南开大学医学院院长向荣于2014年毕业典礼


  医学之道,大医精诚,“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希波克拉底曾说:“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孙思邈有言:“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为医者,当秉一颗天使般纯净的心,救死扶伤,不辞辛苦,不慕得失。以病人为本,做自己能做的,竭尽全力给予病人以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也是一个为医者辐射出来的正能量。FAITH(信)、HOPE(望)、LOVE(爱)是人类精神世界最重要、最强大的三样东西,而医者是对这三个字的最好诠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怀仁爱之心,显大医容风,这也是一名医生职业情商的体现。

——上海交大副校长、医学院院长陈国强于2013年上交医学院毕业典礼


  淡定是一个医生最重要的特质,是一种美德,即可让患者所感知的从容与理性。淡定不是冷漠与麻木,而是临床工作中的沉着与冷静,尤其是而对复杂、危重、紧急的病症时,医生能理性地做出清晰的判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淡定不是缺乏热忱与关爱,或许这一点会引起人们的误解,但是若医生不具备淡定的心态则患者更为不幸。医生的优柔寡断和焦虑、甚至慌乱会让患者失去对医生的信任,丧失治疗的信心。从某种意义上,医生的在场本身就是最好的治疗。淡定不是无能与无奈,而是一种基于知识与经验的把控能力,是一种临床诊疗的境界。医生对患者的关爱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的态度。审慎与冷静,才能使医生审时度势,从复杂多变的临床现象中厘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张大庆教授于2013年北大医学院毕业典礼

  西医学堂创立124年之后的今天,港大医学院培养出很多世界顶尖的学者和医生,为全球社区的幸福做贡献。而你们,正是踏着这个传统的足迹一路走来的。我无意鼓吹你们应该效法鲁迅弃医从文,或者跟随孙逸仙做革命家,或者全都去从事社会工作,因为人生有太多有趣的路可以选择了。我想说的仅只是,身为这么一个重要传承的接棒人,你也许可以多花那么一点点时间思索一下自己来自哪里、何处可之。124年前,第一颗石头打下了桩,铺出的路,一路绵延到下一村—你今天的所在。你是否想过:在你的时代里,在你的社会里,你会抵抗些什么,坚持些什么?

——作家龙应台于2012年香港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


  我不知道在你们医学的制式教育里,有多少文学的培养?你们全都在摇头,表示没有。我认为,文学应该是医学院的大一必修课程;文学,应该是所有以“人”为第一对象的学科的必修基础学之一,因为文学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认识“人”。

  读过卡谬的小说《瘟疫》的,请举手一下……七十人中只有四个,比例很低。我因为03年的非典爆发而重读这本小说。小说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由于爆发瘟疫而封城的整个过程。瘟疫传出时,锁不锁城,有太多的重大决定要做。是什么样的训练,使一个卫生官员做出正确的决定?医学技术绝不是唯一的因素。是什么样的人格,使一个医生可以走却决定留下,不惜牺牲?是什么样的素养,使一个医生知道如何面对巨大的痛苦,认识人性的虚伪,却又能够维持自己对人的热诚和信仰,同时保持专业的冷静?

  卡谬透过文学所能够告诉你的,不可能写在公共卫生学的教科书里。医学的教科书可以教你如何辨别鼠疫和淋巴感染,可是卡谬的文学教你辨别背叛和牺牲的意义、存在和救赎的本质。

——作家龙应台于2007年成功大学医学院毕业典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