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面世

2015-09-1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鲁海燕 赵伟伟 点击量:2192   我要说

  2015年9月18日,《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意味着历时一年多、经反复修改、由54位老中青专家共同参与、多学科联合制定,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诊疗指南正式面世。

邱贵兴院士介绍指南概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在2050年将达到4.38亿。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有2亿多人存在低骨量现象,约7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以最严重的髋部骨折为例,预计2020年至2050年将达到190万,发病人数将增加18000例。

赵宇教授解读指南内容

  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中国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健康问题之一,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将大量增加。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诊疗的理念和手段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国内外权威学术组织都在不遗余力地对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研究和规范。

杨惠林教授、孙天胜教授、邱贵兴院士、裴福兴教授、陶天遵教授现场答疑(由左及右)

  中国同样也需要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诊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但是,目前我国已有的相关指南系2006年、2008年和2011年由其他学会制定和改编,而这些指南主要侧重于骨质疏松症的诊疗。

  此次由邱贵兴院士牵头组织骨科、内分泌科、妇科、放射科等相关学科专家编写的指南,历经3次修订,于今年9月定稿。据悉,该指南整合了国内多学科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对国外最新学术文献进行分析解读,系统全面总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为一线临床实践工作提供理论和操作指导。

现场医生提问

  该指南将骨质疏松症与骨折并重,突出骨科特点,强调内外兼修,还增加附件进行详细解释,建立了新指南写作模式。其内容包括脊柱、髋部、桡骨远端、肱骨近端等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策略。

  据介绍,该指南更新了相关进展,可操作性强,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解答了临床医师的困惑,更加强调病因(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如转子间骨折以髓内固定为主;髋部骨折无禁忌时尽量手术治疗;讨论了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详细说明了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围手术期用药、西药的选择和中药的定位等。

会议现场

  发布会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与北京军区总医院孙天胜教授主持,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介绍了该指南的概况,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教授解读了指南内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陶天遵教授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分别回答了现场医生和媒体记者的提问。

  邱贵兴院士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要改变中医药‘不科学’的固有观念,医生在诊疗中可以有依据地使用中医药手段。”他指出,传统中医药在历史上为庇护国人健康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骨科诊疗中同样有重要价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