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骨质疏松联盟成立

2015-12-28   文章来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点击量:1855 我要说

20151213,首届北方骨质疏松联盟高峰论坛暨北方骨质疏松联盟启动会在沈阳召开。会议邀请了来自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天津地区的骨科、风湿免疫科、肾脏科、内分泌科、老年医学科、骨质疏松科等多个学科的30余位专家到场。与会专家紧紧围绕北方骨质疏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的成立与今后的工作计划,开展热烈的讨论。

会议由《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任延刚主任主持。首届联盟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陶天遵教授和《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翟城社长致辞。陶天遵教授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与感谢。翟城社长介绍了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的情况,并表示作为一家科技期刊社,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有责任、有义务搭建一个供不同学科的骨质疏松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同时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也应该将骨质疏松的防治最新进展传播给广大骨质疏松患者,造福大众。

陶天遵教授宣读了《北方骨质疏松联盟章程》(草案),该章程包含了总则、工作任务、组织构架以及(第一届)北方骨质疏松联盟组织架构名单(副主席以上)。草案的制订意味着联盟的工作将有章可循。陶天遵教授表示,《北方骨质疏松联盟章程》(草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的姜礼红教授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骨质疏松诊疗基地创建构想、基地发展历程、骨质疏松诊疗流程及多学科协作以及基地开展的培训、义诊等活动4个方面向与会专家分享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科治疗骨质疏松的经验。

北方骨质疏松联盟下设原发骨质疏松、骨科、风湿免疫及肾脏4个学组,本次会议也按照学组的分布设置了4个分会场,不同学科的专家就今后如何开展工作进行了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方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科的付勤教授代表骨科学组发言,他指出,对于骨质疏松,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十分重要,骨科学组除了要定期开展学术活动之外,还要请其他学科的骨质疏松专家进行交流;联盟还要肩负起规范骨质疏松的诊治、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推动区域性的学术进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王晓非教授代表风湿免疫学组发言,她指出风湿科的骨质疏松患者多为继发性,治疗难度较大,故风湿科医生一直对骨质疏松问题十分重视。风湿免疫组会继续通过巡讲、培训、义诊等形式的活动,带动北方各区域、各级别医生对骨质疏松问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的提高。还希望有更多其他骨质疏松相关的学科(如妇产科)加入联盟,真正实现骨质疏松的MDT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的李德天教授代表肾脏学组发言,他指出肾内科骨质疏松问题愈加得到重视。希望建立患者的数据库,以便更好跟踪患者的骨质疏松情况。肾内科已经有比较好的骨质疏松指导文件,但是推广还不够,希望联盟纳入更多三甲级以下医院成员,使联盟的工作深入基层。

沈阳军区总医院梁琳琅教授代表原发骨质疏松学组发言,她指出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要有计划行和细致性,注重诊治的标准化,才能在高水平专家带领下做出高水平的成果。无论是开展流行病学调研,还是制定联盟的共识,首先都要做好自己的基础工作。希望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的媒体平台,体现联盟的工作成果。

最后陶天遵教授综合了各学组的意见,提出联盟工作的4个方向:(1)健全组织机构,各专业委员会尽快建立组织框架。联盟还需要纳入更多学科的医生加入,首要的是纳入妇产科,还包括放射、检验、营养、药物学等。扩大企业盟友。(2)工作目标。联盟不是学术团体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有突出地区特色的联盟组织,体现特殊价值。实现地区性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地区大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摸索北方地区相关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等都是联盟今后要努力做的工作。(3)努力探索适合北方地区的诊疗方案,强化医师的规范化治疗。培训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同时联盟工作要走向社区,把社区工作为工作重点,争取走在全国社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前列。

陶天遵教授致辞

联盟成立仪式

颁发聘书

与会专家认真参会

学组成员热烈讨论

姜礼红教授讲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