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创新,见微知著——瑞雪降渝喜迎2016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大会

2016-01-2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鲁海燕 吴胜楠 北医三院 祝斌 点击量:1305   我要说

  1月23日,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人承继昨日举行的第34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的热度,在“速冻”天气冒雪参加2016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大会,再叙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之道。

大会主席周跃教授致辞

  本次大会主席、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会副主席、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在今天的开幕致辞中指出,昨天结束的第34届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是微创脊柱外科的一个开年大会,参会的国内外嘉宾很多。它既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事业进步和发展的舞台,同时也是让国内同行了解国际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现状的平台,架起了一座国内与国际相互了解和学习的桥梁。

大会名誉主席侯树勋教授致辞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20年来,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在骨科前辈的支持和一些中青年医生的艰苦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巨大的成就。本次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侯树勋教授认为,我国微创脊柱外科现有的成就源自三大因素。

  首先,国际交流更加密切。国际交流除了请进来、走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学习交流,还包括在会场的沟通与提问。昨天国内医生向国外专家提出的高水平问题就能显示我国的临床技术进步,这些有深度和高度的提问,让国外同行认识到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早已超越ABC的初始水平。

  其次,器械创新不断加强。如今,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医生使用的器械不仅限于国外产品,周跃教授、海涌教授、贺石生教授等国内专家的多项发明陆续应用到临床,并逐渐走入国际微创脊柱外科领域。这些创新器械不仅有专利和样品,而且有了标准化产品。

  另外,队伍保持团结。目前,我国有4个微创脊柱外科团队,无论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促会,还是中国医师协会,其下属的微创脊柱外科学术组织的骨干都很团结。不仅如此,国内与国际同行的团结、微创脊柱外科与脊柱外科界的团结,都促进了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

  侯树勋教授指出,若将以上三点贯彻始终,未来3-5年内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将在国际上发出更大的声音,取得更大的进步。

大会名誉主席刘尚礼教授致辞

蒋电明教授致辞

  今天的开幕式上,大会名誉主席、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尚礼教授和重庆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蒋电明教授也分别致辞,寄语此次会议成功举办。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中,多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先后做了主题发言,会议还分别以经皮内镜技术会场、微创融合固定技术会场、显微内镜、显微镜及介入会场3个分会场安排了不同内容的学术活动。下面就通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祝斌医生的视角,让我们来领略部分专家的精彩授课内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尚礼教授

脊柱微创外科医生的培训

  刘尚礼教授介绍了脊柱内镜医师的准入制度,对医生执业年限、手术经验、手术分级,考核原则等进行了详解。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池永龙教授

创新是硬道理-脊柱微创技术探讨

  池永龙教授从技术、器械和理论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在脊柱微创领域的创新性工作,如各种上颈椎经皮螺钉改进技术、腰椎间盘镜和腰椎间孔镜技术改进、腹腔镜下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腰椎通道和内镜器械改进、脊柱微创外科专著等。

世界华裔骨科医学会候任主任委员徐少克教授

建立华人新创平台-创造华人骨科产业

  徐少克教授提出希望以华裔骨科学会为平台,两岸三地及海外华裔骨科医生通力合作,注重创新,注重转化研究,促进研究向产品转换。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

脊柱内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周跃教授高屋建瓴地回顾了脊柱内窥镜的发展历程,随着器械和技术的发展,适应症已经从早期的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到现在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开放手术后翻修、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神经根管狭窄,从早期单纯的进行减压走向内镜下的融合技术,同时3D打印技术、三维内镜技术也在不断的同脊柱内窥镜技术相结合。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吕国华教授

正确理解合理选择腰椎微创融合手术

  吕国华教授回顾了腰椎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脊柱微创外科不是取代了腰椎融合,而是促进了腰椎融合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各种微创前路、侧路及后路的腰椎融合技术,吕教授同时也指出了要正确认识微创腰椎融合的并发症和不足,把握合适的适应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

OLIF手术适应症选择及手术要点

  冯世庆教授对当下非常火热的OLIF技术的适应症选择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自身经验对每一步手术的要点进行了讲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

内窥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器械的研制与可行性研究

  海涌教授指出,脊柱内窥镜下腰椎融合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如何针对中国人的腰椎解剖特点,海涌教授团队设计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镜下融合工具和产品,希望能够早日实现临床应用。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叶晓健教授

颈椎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

  颈椎经皮内镜是近来极具争议的脊柱内窥镜技术,叶晓健教授通过具体的病例,展示了经前路颈椎内镜手术和经后路key-hole入路的颈椎内镜手术,针对手术关键步骤和危险点进行了手术录像讲解。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院张西峰教授

2015年解放军总医院PELD日间手术数据发布

  张西峰教授对解放军总医院微创脊柱科2015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在过去的一年共完成900余例脊柱微创手术,多数可以通过日间手术完成,同时对患者的疾病类型、手术时间、术前术后症状对比等进行了分层分型,并对脊柱微创手术的日间手术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群教授

经皮内镜手术入路角度分析

  杨群教授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形态、CT测量等数据进行了入路角度规划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教授

颈椎经皮内镜技术的应用

  邓忠良教授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颈椎内镜的手术治疗及推广,本次会议上,同样结合具体的病例进行了详细讲解,其对一例寰椎横韧带骨化患者进行的经皮内镜手术、经椎体颈前路内镜尝试使与会者耳目一新。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付强教授

经皮完全内镜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广东省中医院陈博来教授

经皮完全内镜后路K-hole技术在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本次会议颈后路key-hole入路称为会议热点,付强教授和陈博来教授也给大家带来了各自开展key-hole入路颈椎内镜的心得体会。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振宙教授

腰椎间孔成型之安全环锯技术

  李振宙教授依然给我们带来了其极具特色的套筒内环锯技术,详细讲解了安全环锯技术与TESSYS技术、远外侧入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应用该技术行腰椎间孔成行术8年经验总结,5年随访数据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天津医院徐宝山教授

椎体后缘骨软骨病伴椎间盘突出的内镜手术治疗

  徐宝山教授对一种特殊类型的椎间盘突出的内镜治疗体会进行了介绍,尤其是对椎体后缘钙化的处理原则作了说明,同时他还介绍了其独特的可动式椎间盘镜技术和胸腔镜辅助手术。

  今天的课程内容很多,专家的演讲课题也很精彩,很遗憾不能一一呈现。不过还有机会,第七届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大会将于今年6月16日在北京举行,错过本次重庆会议的同道,可以做好去北京参加这次微创脊柱外科盛会的准备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