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脊柱脊髓损伤规范化康复培训班 暨第七届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会年会召开

2016-05-10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522   我要说

5月7日至8日,“2016年全国脊柱脊髓损伤规范化康复培训班暨第七届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学术年会”在合肥举办。此次盛会由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主办,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有来自全国的300余名康复医学科、运动医学科、骨科、神经内外科、儿科、社区康复科以及残联的同仁参会。

开幕式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吴建贤教授主持,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教授等分别致词,表达了各级领导对脊髓损伤康复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本届大会还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周谋望教授,北京博爱医院杜良杰教授,台湾长庚大学谢宗勋博士等知名专家授课。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汤健、高晓平,安徽省中医药大学董赟,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吴建贤、周云,安徽省体育科研所周世华等专家在大会上作报告。

近年来,康复医学的进步为脊柱脊髓损伤康复及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为了提升业内人士在脊髓损伤康复诊断、治疗方面的业务能力,促进脊髓损伤康复的规范化管理,特举办了这次培训班。这次会议为大家搭建一个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更多的人接受新理念,应用新技术,实现新跨越,从而促进国内脊柱脊髓损伤治疗及康复的全面发展。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教授为学员们做了题为“脊髓损伤规范化康复与治疗行业标准解读”的报告。他从脊柱脊髓损伤的诊断、院前急救、急诊管理、手术与保守治疗、脊髓损伤后不同器官和系统的管理、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强调了规范化的脊髓损伤诊断、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在此领域同国外同行间存在的差距;提出了今后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思路。


吴建贤教授从脊柱脊髓损伤评估的基本概念入手,阐释了脊髓损伤康复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了解SCI患者的功能状态,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强调定期评估要贯穿到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周谋望教授回顾了我国脊柱脊髓损伤40年的康复治疗发展历程。杜良杰教授从“脊髓损伤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入手,结合典型病例,重点介绍了痉挛、异位骨化、静脉血栓、附睾炎等几种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处理流程。周红俊主任通过“ASIA分类在脊髓病损中的应用”报告,建议康复科、骨科,神经科等相关医师都要学习、掌握该标准,不断提高该类损伤的诊断治疗水平。刘松怀主任从“脊髓损伤患者的规范化心理康复评估与治疗”的角度,论述了心理治疗在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意义和所发挥的作用。



此外,戴东的“脊髓损伤的作业治疗”、周越的“脊髓损伤后规范化PT训练及其误区”、郑红云的“脊柱脊髓损伤的规范化护理”、吴娟的“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王林的“脊髓损伤后规范化康复辅具的应用及其风险规避”等都从不同侧面向参会者展示了我国在脊柱脊髓损伤不同专业领域的规范化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周红俊、周越等专家在讨论环节为大家现场演示了正规的徒手肌力检查、脊髓损伤后的肺PT手法等操作。两个特殊病例更进一步地把与会者带入了激烈的讨论环节。整个会场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们争先恐后提问、发言,会下与授课的专家、教授深入切磋,交流互动,纷纷表示前来参加学习受益颇丰。一位90岁高龄的安徽医学界前辈从始至终参加了一整天的学习。

在第二天的“安徽省体育科学会运动医学学术年会”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余家阔教授向听众报告了“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及其合理治疗”;台湾长庚大学的谢宗勋博士向大家介绍了“经颅磁刺激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周云教授介绍了“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治疗”方面的经验,他将治疗分为五个阶段,强化了不同阶段的治疗关注重点。安徽本省的专家及年轻学者报告了“骨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骨折的早期康复”、“颈椎病的防治”、“肩关节功能对上肢运动损伤的影响机制探讨”、“LDH微创治疗及术后康复”、“巨大肩袖撕裂治疗”、“跟骨骨折临床治疗与康复”、“核心稳定的评估和训练”等临床治疗经验。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参会学员和代表们通过专题讲座、病例讨论、大会发言和现场观摩、专家点评等形式,就脊柱脊髓损伤规范化康复治疗;运动损伤基本理念和观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彼此交换了关于脊髓损伤康复、运动医学的新业务、新技术、新理念。对此次会议的举办给予了好评。主办方深信,通过此次学习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脊柱脊髓康复专业,尤其是安徽省康复事业和运动医学的良性发展,为更多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益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