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在烟台圆满落幕
2016-07-28 文章来源:北京博爱医院 杜良杰 点击量:1404 我要说
2016年7月23日,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CARD-SOSCI) 第二十八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 第四届国际胸椎疾患诊治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年会 第五届山东省老年学会老年脊柱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山东烟台圆满落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建军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建民教授和郑燕平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会上,委员会为李建民和郑燕平两位教授颁发了脊髓损伤康复事业贡献奖;吴建贤教授获得了脊髓损伤康复事业贡献网络评选奖;宁广智、许涛、杨浩和林浩东四位医生获得中国脊髓损伤康复中青年优秀人才网络评选奖。除了这些为脊髓损伤康复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外,学会还特意为脊髓损伤患者代表刘素文女士和宋宜川先生分别颁发了中国脊髓损伤患者自强不息奖与中国脊髓损伤患者励志成才奖;为刘岩教授颁发了中国脊髓损伤患者社会成就奖;为唐占鑫女士颁发了中国脊髓损伤患者社会公益奖。
颁奖环节之后,大会举行了中国国际脊髓损伤日(International SpinalCord Injury Day)启动仪式,唐占鑫女士当选为脊髓损伤日中国形象大使。李建军、贾连顺、胡有谷、张美心、劳汉昌和徐林等教授和来自美国的Howard S.An教授与Kirkham B.Wood教授参加了颁奖仪式和脊髓损伤日启动仪式。
李建军教授和李建民教授为在社会上做出突出贡献的脊髓损伤者代表唐占鑫、宋宜川颁奖
李建军教授为唐占鑫女士授脊髓损伤日形象大使荣誉牌
中国国际脊髓损伤日(9.5)启动仪式
本届会议以“胸椎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为主题。主要研讨胸椎肿瘤、胸椎畸形和退变以及胸脊髓损伤的康复等热点问题。
在脊髓损伤方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李建军教授系统介绍了脊髓损伤规范化康复与治疗的行业标准,并倡导在我国推广规范化的脊髓损伤的康复和治疗方法。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对胸脊髓损伤的病理特点及治疗展望进行了重点讲解;第三军医大学伍亚民教授系统介绍了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研究的热点问题。
上海长海医院张少成教授和北京博爱医院杜良杰教授提出,要把握关键时机,开展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重建手术,如神经转位术、痉挛的手术治疗、肢体矫形、肌腱转移等,重建手功能及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周红俊、赵红梅、吴娟、吴建贤、徐青、郑红云等专家介绍了脊髓损伤后的并发症的规范化管理;闫金玉、孙迎春、张晓颖等专家介绍了脊髓损伤康复的宝贵经验。
脊柱肿瘤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建民教授对胸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的进展进行了讲解,强调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的重要性;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谭明生教授则分享了骨水泥加强椎弓根钉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经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慧勇教授对胸椎肿瘤手术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Howard S. An教授发言
脊柱畸形是临床常见疾病。严重的脊柱畸形的手术治疗对于术者和患者都极具挑战性。洛许大学医学中心Howard S.An教授认为应根据脊柱后凸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通过维持或重建胸腰椎生理弯曲,采用多种技术的截骨甚至采取整块椎体切除以及牢固的内固定融合技术进行脊柱畸形的矫形;斯坦福大学Kirkham B.Wood教授则提出在脊柱畸形矫正中要重点考虑年龄、矫形程度、骨质条件、软组织破坏程度、过渡棒的应用、以及交界性固定等因素。
上海长海医院李明教授强调了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性,并提出胸椎畸形三维矫形现代理念与技术,介绍了机器人手术在脊柱畸形矫形方面的应用。北京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主要分析了双生长棒技术在治疗青少年早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贺西京教授介绍了全脊柱截骨技术在胸段矫形中的应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马原教授介绍了在严重脊柱畸形截骨矫正术中保护脊髓、防止脊髓损伤的技巧;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舒钧教授介绍了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胸椎脊柱角状后凸畸形,并对畸形导致脊髓压迫的因素进行分析,介绍了胸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
Kirkham B.Wood教授发言
中外专家在学术研讨会场
会场专家满座 学习兴致浓厚
胸椎管狭窄症的精确诊断与精准治疗都非常重要。上海长征医院贾连顺教授做了关于胸椎黄韧带骨化与骨化病的讲座,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该病的早期诊断;严格进行责任节段的判断;谨慎选择手术入路;术中一定要精准操作。对于颈胸腰多节段椎管狭窄,陆军总医院孙天胜教授和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郑燕平教授强调必须综合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少喻教授和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医院夏群教授则提出一定要重视隐匿性胸椎管狭窄症的诊断、防止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贾连顺教授发言
胡有谷教授做精彩点评
山西大医院马迅教授介绍了颈胸结合部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广州军区总医院夏虹教授介绍了应用XLIF治疗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的宝贵经验。
微创手术在我国脊柱外科界异军突起,但崔新刚、马学晓、刘新宇等专家认为,微创手术技术要求高,必须严格把握适应症,防止并发症发生。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教授介绍了DLIF和OLIF微创手术入路的解剖基础研究,对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召民教授分享了自己在一期后路微创内固定联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脊柱感染的丰富经验。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赵杰教授则重点分析了单侧固定MIS-TLIF的几个手术技巧。
脊柱结核是导致截瘫的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海口人民医院张寿教授和北京胸科医院秦世炳教授介绍了脊柱结核的保守治疗策略以及合并截瘫的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策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学军教授则就儿童椎体破坏,分析了其常见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较好的借鉴。
本届大会共有76位专家发言,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余名代表前来参会。各位专家对脊柱畸形、脊柱退变、外伤、感染等不同疾病的手术治疗以及脊髓损伤的规范化康复等论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对于推动我国脊柱脊髓损伤的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部分参会专家合影
滨州医学院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