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医论坛全面促进我国老年骨科迈上新台阶

2016-10-16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701   我要说

20161015日,京医论坛——北京医院老年骨科论坛暨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与关节病分会2016年年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主办,来自国内20余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百余位骨科同道参与本次活动。


合影


开幕式由本届论坛主席、卫生部北京医院骨科主任薛庆云教授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卫生部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卢世璧院士,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教授,山西大医院院长刘强教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卫生部北京医院黄公怡教授,北京博爱医院院长李建军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淳德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蒋协远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汤晓东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毕郑刚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付勤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彭江教授等,以及来自卫生部北京医院的各兄弟科室的主任,共同针对老年骨科医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探讨。此外,来自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马金昌副会长、周维培副会长也出席开幕仪式。

薛庆云教授主持开幕式


曾益新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卫生部北京医院重点诊治老年疾病,其中老年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高,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曾院长对本届老年骨科论坛的举办表示支持,并强调本届论坛将骨科界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通过分享各自的学术经验及诊疗体会,共同将新技术、新方法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期望本次论坛使与会者收获学识,并在临床工作中获得更多启发。


曾益新院士致辞


田伟院长在致辞中,首先代表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对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田院长强调老龄化是社会问题,目前虽已被逐渐重视,但认识还不够,老年骨科患者治疗不妥或迁延期过长均会影响生命。本届论坛的召开,将全面推进骨科届对老年骨科疾病的重视,老年骨科疾病的安全性治疗也将做为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引起业内及社会的重视。最后田院长提出,希望论坛持续发展,不断提升优势,对老年骨科做出更大的贡献。

田伟院长致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马金昌副会长介绍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与关节病分会成立于2013年,是28个分会中重要分支。分会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我国老年骨与关节疾病的学术研究与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马会长提出,期望分会在老年骨与关节疾病的康复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将工作深入到基层,对推进我国老年骨科疾病的防治更上一层楼。


马金昌副会长致辞



卢世璧院士、黄公怡教授列席开幕式


学术讲座环节中,来自各大医院的骨科专家,针对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方式及预防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探讨


田伟院长在报告中提出,老年骨科疾病对精准性的要求更高,面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松动,骨科医生存在着不可逾越的技术瓶颈,即:深部软组织内的三维空间的精准定位和很大力量动作的精准控制。田院长提出,导航、机器人等智能技术为老年骨科手术的精准性提供新的可能性,骨科导航机器人作为自主创新高科技,成为服务于民生领域的代表。并强调,机器人将超越人类的技能,但是创造性的能力永远由人类控

制。

田伟教授


近年来,姜保国院长及其带领的团队,通过研究大数据,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对老年骨折患者管理的办法。姜院长讲述了部分研究结果: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中得出,内固定术后再手术率为关节置换的4倍。《老年髋部骨折伴随疾病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伴随肺部感染、脑梗死、呼吸衰竭、褥疮时,临床医生应考虑非手术治疗,年龄≥75岁患者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功能不全、泌尿道感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糖尿病并发症、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应慎重选择手术,糖尿病、骨质疏松不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禁忌症。《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伴随疾病手术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中,提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年龄越大,伴随疾病书目越多,将增加手术风险。

姜保国教授


周跃教授报告中提出,现代化数字导航技术开启了骨科精准外科的新时代。在导航引导下的手术可做到准确定位、精确减压,在镜下非常清晰的明确病变部位、压迫位置,可以知道减压的范围、深度及方向,并通过导航指导完成手术,传统的手术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指出,3D打印技术、内镜技术、导航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发展,将为微创外科注入新活力。提出老龄化社会催生了微创外科的发展,并促进了现代外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


周跃教授


刘强院长分析了老年骨质疏松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提出股骨近端是非垂直承重关节,且内侧支撑丢失、外侧壁的完整性、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减弱是内固定稳定丢失的原因。骨折后的力学变化可致内固定术失败。提出了目前内固定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内固定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刘强教授


汤小东教授在《老年骨转移癌的治疗》中,讲述了骨转移瘤的诊断流程、骨转移癌的治疗目的及策略。提出了病理性骨折或濒临骨折、脊髓神经根压迫、预测生存时间>6周、放化疗不敏感或失败、骨痛等为骨转移癌的手术指征。汤教授对长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股骨近端转移、股骨干转移、股骨远端转移、髋臼转移瘤、脊椎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进行详细的阐述及分析。

汤小东教授


此外,李建军教授、蒋协远教授、李淳德教授、毕郑刚教授、孙常太教授等20多位骨科专家对老年腰背痛、老年肩袖损伤、老年退行性侧弯、老年颈椎病变等问题均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论坛还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姜艳教授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老年骨科疾病的其他学科问题进行了学术分析及探讨。

李建军教授、蒋协远教授、毕郑刚教授、李淳德教授、孙常太教授


彭江教授、陈华江教授、董强教授、黄鹏教授、文良元教授、王晶教授、姜艳教授


老年人因其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对医疗保健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老龄化社会加速的今天,老年医学工作任务尤为艰巨,也对老年骨科研究提出了挑战。在本届论坛中,专家们分享了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提出了老年骨科疾病防治的要点,对将推动老年骨科迈入高质量、全方位的服务起到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