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天津医院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学习班成功举办

2017-01-25 文章来源: 天津市天津医院 点击量:1194   我要说

由天津市天津医院主办的“第三届天津医院肢体矫形与功能重建学习班暨临床新理念、新技术、围手术期护理和康复研讨会”于2017年1月14至15日在天津医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和本市各大医院的400余名骨科医生、护士和康复理疗师参加了本次学术盛会。 

开幕式由天津医院创伤骨科肢体矫形与重建二病区舒衡生主任主持,天津医院院长马信龙教授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辞,欢迎英国贵宾和国内专家莅临天津医院,并向客人和参会者介绍了天津医院的历史和近年的发展概况,祝愿本次学术会议取得成功。简短的开幕式过后即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精彩的学术交流。

此次将骨科医生,护士和康复理疗师结合在一起的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特邀英国皇家利物浦医院和利物浦Alder Hey儿童医院肢体矫形与重建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师五人团队担任主讲,该讲师团由英国著名肢体矫形与重建外科专家,皇家利物浦医院Selvadurai Nayagam教授带队,成员包括利物浦Alder Hey儿童医院肢体重建康复小组组长Dave McWilliam医生,皇家利物浦医院和Broadgreen大学医院肢体重建康复小组组长Giles Stamps医生,利物浦Alder Hey儿童医院肢体重建资深专科护士Rosemary Davies女士和资深手术室器械护士Alison Lee女士。该讲师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成员间彼此在一起合作长达二十余年,曾赴欧亚非多个国家进行授课,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14日上午的会议在主会场大报告厅进行,由英国讲师团的五名专家轮流做学术报告,围绕如何组建一个高效的肢体重建外科团队,如何准备肢体重建的病人,护士和康复师如何与医生配合一起帮助患者提高疗效,如何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软组织在肢体重建中的变化和作用,外固定针道的护理,外固定的拆除以及肢体重建的病人如何进行水疗等专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讲演,引起与会者极大的兴趣,会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会议自14日下午同时在创伤、小儿骨科、康复和护理四个分会场继续进行学术交流,分别就本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外籍专家也继续在各个分会场进行授课。

除了英国讲师团,本次会议同时邀请了目前国内最著名的肢体矫形与重建领域的一些专家教授前来授课,传授他们宝贵的临床和科研经验。他们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柴益民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黄雷教授、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徐永清教授、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余斌和覃承诃教授、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秦泗河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张群教授等名家。

天津医院的万春友、张弢、宫可同、杨建平和舒衡生等主任同以上名家一起在创伤矫形和小儿骨科会场为本次培训班学员授课。会议形式多样,除专家授课外,还有精彩的病例讨论和workshop操作。外地参会学员自带病例幻灯与大家讨论病例,分享经验得失,现场互动频繁,发言踊跃。甚至还有外地患者专程来津到会议现场,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治疗意见。15日下午,40名学员参加了Workshop操作,Nayagam教授亲自指导学员如何使用LRS支架进行股骨骨搬移和Truelok环形支架矫正胫骨斜面畸形。他先详细讲解了操作的各个细节和要点,随后在学员们操作时还细心的指出他们的不足,学员们都感到收获很多。

护理和康复分会场也各自邀请了本专业的国内名家前来授课和交流。

在会议间歇,英国专家团队还参观了我院肢体矫形二病区、小儿骨科病区和康复治疗中心,对重点病人进行了教学查房以及换药和康复演示。英国专家对天津医院软硬件设施和病房环境非常称赞,对天津医院医生、护士和康复师团队展现出来的专业素质和诊治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愿意与天津医院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

为发展学科建设提升学科优势,天津医院马信龙院长审时度势,于2014年10月将创伤骨科按部位细化分科,细分为六个专业11个病区。细化分科两年多来肢体矫形与重建专业的两个病区学科发展迅速,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两年多来利用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技术治愈了大量先天及后天四肢畸形以及严重的创伤后遗症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天津医院肢体矫形与重建专业的学科水平目前已跻身于国内最先进水平之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