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骨科深度交流见闻--再访南亚次大陆
2017-02-09 文章来源: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医院矫型外科 潘奇 点击量:1566 我要说
自2015年及2016年两次对印度骨科学界进行交流访问,并与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后。今年2017年1月31日,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CEFS)主任委员秦泗河教授及委员会秘书潘奇医师,应孟加拉骨科协会(BOS),孟加拉国Ilizarov技术推广与应用协会(ASAMI)主席M.M.Bari教授及孟加拉国国家创伤矫形康复研究中心(NITOR)主任Iqbal Qavi教授的邀请,对孟加拉国骨科学界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与孟加拉国骨科同道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双方达成建立长远合作关系的意向。
2017年2月1日至2月2日,一年一度的孟加拉国骨科医师大会(BOSCON)在孟加拉国最富特色的海滨城市—库克斯巴扎(Cox’s Bazar)举办,这儿拥有120公里的世界最长海滨沙滩。此次盛会代表了孟加拉国骨科的最高水平。两天时间里,来自七个国家的数十名医生,共做报告140余场,内容涵盖关节,脊柱,创伤,矫形,小儿骨科等各个骨科的亚专业,以及基础研究及技术器械进展等前沿内容。这也是中国医师首次受邀在大会上发言。
(大会所在的海洋天堂酒店,及晨曦中美丽的库克斯巴扎海滩)
此次会议还是BOS第30届年会的庆典盛会。会议间期特别安排了回顾和纪念学会发展历史的环节,邀请该国德高望重的骨科老教授A.B.Chowdhury声情并茂的回顾了自1972年美国医生R.J.Garst教授在孟加拉国创立残疾人康复研究所暨医疗中心(R.I.H.D,同时也是NITOR的前身),到1981年创建孟加拉骨科学会,直至学科发展至今的悠久历史。整个演讲接近一个小时,在表达对R.J.Garst教授充满敬意的哀思的同时,回顾了自希腊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的医学人文发展历程,教导年轻医师要有敬畏生命的情怀及并重视医学伦理的诸多问题。同时提出在骨科技术虽然刚刚与现代医学接轨,但已呈现迅猛发展势头的孟加拉国,对医学人文的重视、简便易行的医疗方法更应该被刻不容缓的提上日程。整个过程饱含着一位长期从事医疗工作的年迈教授的人文情怀,引起全场深深的回忆和反思。
(A.B.Chowdhury就纪念R.J.Garst教授及医学人文思考在大会上发言)
会议首日上午,秦泗河教授作为第一个国外讲者,就Ilizarov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做了生动报告,并通过视频展示了数个典型的下肢复杂残缺畸形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前后的对比。术后长达7年以上的远期随访视频及展示的神奇疗效,引起在场医师数次自发的长时间掌声,表达了参会医生对秦泗河教授的最高敬意。演讲结束后,大会主席R.R.Kairy教授为秦泗河教授颁发了证书。茶歇期间,孟加拉国卫生兼内务部长Zahid Maleque亲自向秦泗河教授表示祝贺,并表达了与中国友好合作的愿望,希望这项技术能造福越来越多的残疾患者。同时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医师上前表达了对秦泗河教授令人惊叹的工作的赞许。中国化的外固定与肢体重建技术掀起了会议的一个小小高潮,得到国际同道们的广泛认可。
(秦泗河教授在会上发言并接受大会颁发的证书)
(秦泗河教授与孟加拉国卫生兼内务部长Zahid Maleque(右二),NITOR主任Iqbal Qavi教授(右一)及ASAMI主席M.M.Bari教授(右三)合影)
晚上举办了大会的开幕仪式,Zahid Maleque部长及孟加拉国医师协会主席M.J.Mohiuddin教授作为主要嘉宾列席。十余位孟加拉最著名的骨科教授依次发表慷慨陈词,总结既往工作的同时,对未来孟加拉国骨科和学会的工作及发展做了积极的展望。开幕式最后Zahid Maleque部长做了总结发言,肯定了学科和学会目前的发展势头,表达了对学科继续高速发展的期望,希望通过骨科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阻止目前国内患者严重外流治疗的情况,并希望通过学会的工作,使国内医生与更多国家展开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次日,潘奇医师就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复杂足踝畸形的中国经验做了报告和病例展示,得到在场同道的啧啧称奇。多位医师在演讲结束后上前表示,希望尽快获得赴中国学习和参加会议的机会,与中国同道建立联系及合作。中国矫形外科的魅力在这片南亚次大陆的角落里生根发芽,奠定了两国医师交流的坚定基石。
(潘奇医师做会议报告,并与老师秦泗河教授在会场合影)
闭幕式上,大会主席R.R.Kairy教授对会议组的工作与付出表示肯定,这是这场首次在达卡之外的城市举办的骨科盛会得以顺利召开重要保障。同时对到场的国外专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总结最后,Kairy教授特别对两位来自中国的医生表示:我们的医疗以前都在求助印度和新加坡,现在我们有了中国的朋友,希望你们在今后更多的向我们提供帮助。为期两天的会议顺利落下帷幕。
会后,秦泗河教授一行两人应孟加拉国最负盛名的骨科中心主任Iqbal Qavi教授、ASAMI主席Bari教授的邀请,马不停蹄的赶往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并于第二日拜访了以Bari教授本人名字命名的Bari Ilizarov研究所暨Bari教授的私人医院。Bari Ilizarov研究所位于达卡中心的闹市区,虽是私人医院,但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许多患者都是从孟加拉各地慕名而来。三人在Bari教授的办公室进行了长谈,回忆了自2015年底印度的两次相遇,到2016年俄罗斯的再次相逢,并确定Bari教授作为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肢体重建大会的特邀嘉宾,参加会议并向中国医师汇报孟加拉国Ilizarov技术的应用进展。商谈过后,Bari教授引导两人参观了中心的病房,其治疗的患者包含骨科的各个专业,复杂程度并不亚于秦泗河教授在北京国家康复医院收治的患者,两国专家对复杂肢体畸形治疗的见解颇多相似,惺惺相惜。接着,两人随从Bari教授来到手术室,参加了一台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手术。Bari教授向两人展示了纯正的俄罗斯风格的Ilizarov技术,也对秦泗河教授熟练的手术操作和表演表示由衷敬佩。手术结束,三人来到中心门诊,接待了两日会议期间积压的,来自孟加拉国各地的患者。孟加拉国与中国有相似国情,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量延误治疗的患者已被严重的畸形困扰很久,Ilizarov技术的独特优势,为这些患者带来的新的希望,同时使世界各地的许多骨科医生成为这项技术忠实的践行者。门诊结束已经到了晚上9点。两人受邀来到Bari教授家中,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孟加拉特色的家庭晚餐,一日的辛劳一扫而空。餐中,确定了秦泗河教授矫形外科与Bari Ilizarov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关系。
(秦泗河教授及潘奇医师对Bari Ilizarov技术研究所进行参观访问并受邀于M.M.Bari教授家中用餐)
2月5日,秦泗河教授与潘奇医生来到孟加拉历史最悠久,也是全国最大的骨科中心NITOR。虽然已经退休,但作为服务NITOR中心11年的荣誉教授,Bari教授为了让两人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孟加拉国骨科医师的摇篮,不惜停止白天的工作,陪同中国嘉宾进行参观。抵达中心时,正值骨科早交班时间,所有教授端坐四周,听住院医师汇报明日手术的患者情况及手术计划。交班结束后,中心主任Iqbal Qavi教授向所有医师介绍了秦泗河教授一行两人,两人受到在场医生的热烈欢迎。随后秦泗河教授将凝结自己心血的《Ilizarov技术骨科应用与进展》作为礼物赠予中心主任(院长)Iqbal Qavi教授,并随他参观了不同专业的骨科、康复科及手术室。该院是孟加拉最好的骨科中心和大批骨科医师孵化成长的基地,然而NITOR由于是政府医院,其医疗条件和基础建设并不能达到可以称为先进的水平,50张床位安排在一个通间当中,医院卫生条件也并不良好。但是,这里作为孟加拉最负盛名的骨科医院,辐射着来自整个孟加拉的骨科患者,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渗透在每一块红砖黑瓦之中,让人肃然起敬。参观结束,在Iqbal Qavi主任的办公室,双方互相交流了两国矫形骨科的医疗情况,和各自的发展状况。深入了解过后,Iqbal Qavi教授向秦泗河教授提出建议,希望能邀请秦泗河教授团队再赴孟加拉,在首都达卡组织学习班,NITOR中心可以提前准备部分肢体畸形残疾患者,请秦泗河教授来医院实施手术示教,秦泗河教授欣然应邀,并邀请Iqbal Qavi教授参加五月份北京的会议。访问在愉快的气氛中顺利结束。为期七日的孟加拉国骨科界访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秦泗河教授及潘奇医师对孟加拉最著名的骨科中心NITOR进行参观访问)
孟加拉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以14.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1亿6千万人口,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孟加拉苏丹国的往昔辉煌已成为过眼云烟。密集的人口和拥挤无序的交通,造成了大量的骨科创伤患者。而孟加拉国骨科发展刚刚起步,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都外流至印度及新加坡接受医疗服务。虽然当地骨科医师凭借自己英文语言的优势,不断外出学习,接受前沿技术,正在迅速成长。但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美元的国民,很难负担得起骨科昂贵的器材费用。而外固定器材成本要远低于内固定器材,基于外固定的Ilizarov技术可以解决许多疑难复杂的骨科问题,效果得到国际同道的广泛认可,非常适合在这里进行推广。这次的访问,使两国矫形外科学界结下了深深的缘分,并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两国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轮摩托仍然是孟加拉主要的交通工具,其混乱的交通和管理制度必然造成大量创伤患者的出现)
如本届大会主席R.R.Kairy教授在大会结束时所说,无论是协助提高当地医生的医疗水平,还是帮助当地患者接受更好的诊疗,我们欢迎中国骨科专家的帮助。目前中国的经济、科技、医学水平远高于孟加拉国,中国医学界有责任将我们的先进技术、特色方法、中医中药向外传播,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健康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