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2017年江浙沪青年关节学者汇下扬州
2017-03-29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90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平添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3月25号,在史冬泉、颜连启、赵辉、吴浩波四位专家的组织下,2017年江浙沪青年关节学者汇在扬州召开。此次会议不仅汇聚江浙沪的专家,还邀请到台湾的林上智教授(台湾科技大学医学工程研究所)、北京的吴坚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蔡宏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助阵大会,与会的31位骨科中青年关节医生汇聚美丽古城,共话数字化截骨、类风湿关节炎、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等话题。
首先由林上智老师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于三维智能型高位胫骨内侧截骨手术的体会,从膝关节内翻与退化、高位胫骨内侧截骨、数位胫骨截骨规划、临床手术参数研究、骨板骨钉优化设计、术后患者疗效评估、数位截骨团队展望等7个方面全面介绍了他对于HTO的全面了解。话题引起陆军(南京中大医院)、李国东(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吴坚(北京积水潭医院)、赵辉(上海长征医院)、吴浩波(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邵云潮(上海中山医院)、姚晨(江苏省中医院)等与会专家现场一波接一波的提问和讨论浪潮。
紧接着姜雪峰(江阴市人民医院)老师介绍了一例51岁患者随访27个月的外翻膝患者的截骨病例,在策略上姜主任提出了三种方案的选择:一期通过关节内畸形矫正TKA?一期胫骨截骨矫形+TKA或者二期TKA?一期胫骨+股骨截骨矫形?TKA以后再说?最终姜老师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了第三方案:截骨矫形。患者27个月随访结果示: 下肢立线矫正、步态获得改善、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上海光华医院的何勇老师,他分享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何老师先从类风湿关节炎的概况说起,从而谈到外科手术在RA治疗体系的地位,提出RA的诸多感染高危因素,建议大家要对RA疾病进行活动性评估,对RA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这类患者手术的选择和手术顺序,最后何老师总结到:人工关节置换是RA患者最常接受的手术、RA较OA在人工关节围手术期需要更多的关注、围术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第四位讲者是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吴浩波老师,帅气的吴老师拿出了多个自己临床中的HTO病例,有成功的也有不完美的,就每一个病例和与会专家进行讨论,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与教训。林上智老师和吴坚老师带着全场专家针对每个病例提出了每个人的想法和建议,全民参与头脑风暴,让大家对于HTO有了更多了解。
最后一个议题是颜连启(苏北人民医院)老师介绍骨科大手术患者的VTE预防,颜连启老师和大会主持史冬泉老师都提出骨科大手术患者都是VTE高危,常规需要VTE预防抗凝药物选择时,需考虑预防疗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