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怀丹心 平凡见精神——第二届脊柱护理教育学术年会暨第十七届《骨科护理与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沪召开
2017-04-12 文章来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 点击量:2241 我要说
2017年4月7日-4月9日,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护理论坛暨第十七届《骨科护理与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在沪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承办,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协办。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史建刚教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彭飞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护理部丁小萍总护士长、四川成都华西医院大外科护士长宁宁教授、解放军第306医院护理部秦柳花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部胡三莲主任、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天雯老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张国凤护士长等1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学专家与100余名学员参加本次会议,是一场深度、广度并举的高端护理学术盛宴,给广大护理同道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和有益的交流平台。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护理教育学组主任委员彭飞主任在开幕致辞中指出,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为中国骨科带来大量新技术与新进展,为了适应骨科事业的发展与病患的需求,骨科护理工作者们也在不断前行。本次论坛回顾了长征医院脊柱护理领域的成就,同时也对长征医院脊柱护理组2017年的工作计划进行讨论与总结。彭飞主任表示,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全国骨科护理工作者交流学术与发展友谊的平台,达到共同提高、互相促进的目的。
彭飞主任致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主任委员史建刚教授亲自参加护理论坛并发言:“今天按理说医疗论坛已经结束了,但我还是要来参加一下护理论坛。如果说医患双方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那么医生与护士就是并肩作战的伙伴、事业上的共同体。医护如影相随,医生离不开护士,离开护士寸步难行。诊治病人时琐碎的基础医疗、护理工作,大部分都由护士们来承担,她们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她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医生和护士是一对临床搭档,谁也离不开谁。”
史建刚主任致辞
史主任为讲课护士长颁发感谢证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护理组副主任委员丁小萍总护士长在致辞中强调,随着骨科技术不断发展,专科护理质量能否跟上发展需要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专科护士培养已成为护理管理重点。目前,长征医院骨科护理团队80%的护士年资均在5年以下,骨科护理团队迫切需要培养知识广博、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护理专门人才。为此,从2016年开始,丁小萍总护士长带领下的长征护理团队开始尝试培养属于长征医院骨科的专科护士,并取得一定效果。
丁小萍总护士长致辞
学术讨论环节,四川省骨科护理与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宁宁教授团队成员蒲兴翠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观点,对骨科人才培养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宁宁教授团队成员蒲兴翠讲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护理部秦柳花主任在讲演中指出,重度脊柱侧弯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大难题,根据实际情况不同,具有手术难度高、术后病人恢复慢的特点。秦主任从术后的并发症监护到回复社会的能力教育,由上至下系统地阐述了重度脊柱侧弯病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要点难点。
秦柳花主任讲演
静脉血栓栓塞由于其难以诊察与发病突然的特性,成为术后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如何在术后护理中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上海市护理学会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胡三莲主任以她30年的护理经验从护理角度进行了题为《骨科患者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的授课。
胡三莲主任讲演
为推进骨科护理队伍的发展建设,提高骨科专科护理水平,黄天雯副主任委员和大家分享了骨科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与运用在骨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效性,进一步强化骨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性、科研性。
黄天雯护士长讲演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张国凤护士长以14例高难度的骨科疑难伤口为大家具体讲解了疑难伤口的护理方法,并阐述了她们将很多医生眼中无法护理,需要截肢的超高难度伤口一例例护理好至完全康复的过程。
张国凤护士长讲演
颈椎病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颈椎前路手术技术发展,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逐渐被临床推广应用,但与其相关的手术并发症也较多。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对于保证颈椎前路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长征医院脊柱外科戴晓洁护士长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其科室在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与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上独到的护理体会。
戴晓洁护士长讲演
长征医院骨肿瘤外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是长征医院骨科医院的特色学科之一,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脊柱肿瘤为专业特色的临床科室。第二军医大学金护帽获得者、长征医院骨肿瘤科万昌丽护士长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她对骶骨肿瘤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经验。万护士长认为,手术治疗是多数骶骨肿瘤的首选方案,但术后常有切口感染、伤口不愈合、脑脊液漏以及术中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万护士长分享了她们在对这些病患术后护理时的经验。
万昌丽护士长讲演
长征医院骨创伤科顾春红护士长系统阐述了脊髓损伤患者排尿训练与清洁导尿的教育方法。通过间歇性排尿训练,患者成功建立了反射性膀胱,有效率和尿路感染率均得到了控制。
顾春红护士长
“在不少人的传统观念里,做一次手术创伤很大,手术后疼上一两天是正常现象。以前患者的习惯,术后发生疼痛是正常现象,只有疼到受不了,才要叫大夫叫护士。虽然患者看到的可能只是疼痛难忍这一单一问题,但其背后的隐患会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以及功能恢复产生莫大的阻碍。”长征医院骨关节外科王伟护士长在讲演中强调道。近年来,疼痛规范化管理理念在国内的一些医院已经有了初步的实践结果。以长征医院关节外科为例,通过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制度、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等新方法,很多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了围手术期。其成效具体体现在:病患围手术期住院天数减少,痛苦减轻,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也降低了,康复进程随之加快,并提高了病患整体就医的满意度。这些颠覆性的改变正是归功于「加速康复外科」和「疼痛规范化管理」理念的实施。
王伟护士长讲演
病例讨论阶段,长征医院脊柱外科周宏玉护士长结合经典案例,分享了她们科室在颈椎外伤患者护理方面的经验,同时,长征医院脊柱外科范建平护士长与周秋芳护士长也对颈椎外伤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了讨论,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病例讨论现场
本次大会由于场地限制,现场很多学员都没有椅子坐,但即使如此,大家学习的热情没有丝毫减弱,很多学员站着听完全场讲演。而本次大会的学术内容也没有辜负学员们的热情,从围术期管理到骨科专科护士的培养,从延续护理等新兴概念到血栓这样的老问题,内容不一而足,而且每一场讲演都长达30分钟,阐述分析都非常透彻,让现场学员大呼过瘾。有这样专业的专家团队和这样热情的年轻学员,相信中国骨科护理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会议现场
护理委员学员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