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hinese Are Coming!国际腰椎年会大陆学者展风采

2017-06-06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刘铁   我要说

“The Chinese are coming!” 5月29日至6月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的国际腰椎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Lumbar Spine, ISSLS)2017年(第44届)年会上,中国大陆有11名学者、29篇论文参与交流,创下内地参会人数和论文篇数之最,不禁引发国外学者的关注和感慨。

据悉,来自世界各国的500余名腰椎领域的学者和医师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就腰椎的基础研究(包括:椎间盘退变、椎间盘再生、腰椎生物力学、影像学和转化医学等)和临床研究(腰痛的诊断治疗、腰椎退变的手术治疗和相关并发症、腰椎畸形与平衡和腰椎微创相关技术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大会发言、特别壁报和学术壁报、专题研讨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广泛的演讲和交流。


大会场景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投稿580余篇,经过30余名专家学者盲审,再根据评分高低录取370篇进行交流(大会发言82篇,特别壁报60篇,壁报228篇),其中来自中国大陆专家学者的大会报告和壁报交流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在本届大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军总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西京医院和上海六院的11名脊柱外科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大会主持(1人次)、大会发言(9人次)、特别壁报(6人次)和壁报(14人次)等交流,同时在会议交流中积极参与讨论,各专题交流会场均有中国学者参与发言、讨论或评论的身影,充分展示了大家在腰椎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成果和学术水平。

经过学术委员会专家的无记名投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赵凤东教授获得大会唯一的最佳学术讨论奖,上海六院胡韬医师获得了大会两个最佳壁报奖之一。


中国大陆参会代表合影


中国腰椎研究学组主任委员海涌教授大会发言

中国腰椎研究学组副主任委员郑召民教授大会发言

中国腰椎研究学组委员阮狄克教授大会发言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赵凤东教授大会发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铁副教授大会发言


中国腰椎研究学组主任委员海涌教授主持会议

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赵凤东教授获得最佳学术讨论奖


上海六院胡韬医师获得最佳壁报奖

中国大陆学者的努力吸引了国内外同行的目光,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大会主席、现任国际腰椎研究学会主席香港大学陆瓞骥教授对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在此次大会的学术交流和展示大加赞赏,陆教授表示:“大陆的学者此次有11人、29篇论文进行各种交流,是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年会有史以来参加交流人数和论文交流篇数最多的一次,充分显示了中国大陆的腰椎基础和临床研究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许多国外学者表示:“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学者来了!)”《欧洲脊柱外科杂志》(Europe Spine Journal )原主编 Max Aebi 及现主编 Robert Gunzburg指出,当今中国不但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腰椎临床与基础研究方向也日益展示出中国速度,不仅在腰椎会议上的高质量研究和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在国际期刊、会议上也不断能听到大规模来自中国的声音。

目前在国际腰椎研究学会的300余名正式会员中,中国大陆仅有5名会员(海涌、罗卓荆、王哲、赵杰、郑召民),陆教授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加入国际腰椎研究学会这一世界腰椎研究领域的最高专业学术团体,也期待国际腰椎研究学会年会未来能够在大陆召开。

值得一提的是,陆教授和多位国际专家曾经多次参加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腰椎研究学组主办的中国国际腰椎学术会议,他们一同见证了中国大陆同道近年来的进步。


国际腰椎研究学会主席陆瓞骥教授和海涌、阮狄克教授合影

中国大陆学者积极参与大会学术谈论


中国大陆学者进行特别壁报交流

中国大陆专家学者大会学术交流一览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