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共享、激辩、共赢-“锁骨周围损伤之深究篇”病例讨论沙龙沪上成功举办

2017-07-0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84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万里长江出沪关,铿锵论辩绕碧湾,2017年7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上海医学分会创伤学组主办的“锁骨周围损伤之深究篇”病例讨论沙龙在有着“东海瀛洲”美誉的崇明岛举行。

本次会议汇集了包括曾炳芳教授、纪方教授、孙玉强教授、陈云丰教授等创伤界大师,聚焦“锁骨周围骨折”,如肩锁关节脱位、胸锁关节脱位、臂丛神经损伤等热点、难点问题。沙龙讨论会上,与会专家各抒己见,讨论极为热烈。

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云丰教授开场致辞。他首先感谢曾炳芳教授和各位委员们冒着炎炎酷暑莅临会议。他提到,锁骨骨折看似是简单的损伤,其实临床还有很多疑点。希望通过王栋梁教授组织的这次以专题演讲结合讨论形式的沙龙,将临床疑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让大家有所斩获。

本次沙龙由王栋梁教授主持。

陈云丰教授开场致辞 ↑

王栋梁教授主持沙龙 ↑


第一节 深究锁骨骨折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周家钤教授以“双钢板固定锁骨中段”的话题拉开本次病例讨论沙龙的帷幕。他在发言中,分享了锁骨上方板、前方板以及锁定接骨板的生物力学特点,通过文献回顾和经典干部粉碎骨折病例展示,认为对于存在不愈合因素或固定强度不够的情况,可使用双钢板固定技术,即主力钢板+微型辅助钢板固定,术后可以尽早开始主动功能锻炼。此外,周教授通过单钢板(重建板)内固定失败病例引发大家思考,并通过双钢板技术进行翻修,获得良好预后。与会专家纷纷对双钢板固定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端加压、骨不连植骨、术中弯板、骨愈合进程、接骨板长度选择、软组织剥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陈云丰教授、王建东教授、曾炳芳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表了各自的思考和忧虑。

周家钤教授主题发言 ↑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权教授分享了“锁骨骨折术后迟发性臂丛损伤”病例。患者术后第一天上肢下垂时感觉异常,平卧“正常”,肌电图显示“正常”。症状进行性加重,拟行神经探查,症状却在术前一天自行缓解。对于发生原因,专家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如“胸廓出口综合征”、麻醉影响、碎骨块压迫臂丛、螺钉松动压迫臂丛、血肿压迫、术中损伤、术中操作时剥离骨痂时损伤等。他还回顾了锁骨与臂丛解剖学研究,对“肋锁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压迫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小结了臂丛损伤的原因、临床症状、发生机制及治疗原则。孙玉强教授、陈文钧主任、陈云丰教授、曾炳芳教授先后发言,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本节最后,专家们还就“陈旧性锁骨骨折是否要剥离骨痂”展开热烈讨论。茶歇之后,强生公司介绍了MultiLoc肱骨髓内钉系统的设计理念与临床应用技巧。

张权教授主题发言 ↑

第二节 筋骨并重,锁骨周围软组织损伤重建

上海交大附属新华医院王栋梁教授以“胸锁关节周围损伤的手术治疗”为主题首先发言。他系统地介绍了胸锁关节解剖结构、病因、X片拍摄要求、术前影像学检查、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案,分析了多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并分享了两例病例。与会专家们分别就重建时机、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应用心得及选择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栋梁教授主题发言 ↑

第2节第2部分,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唐坚教授对“肩锁关节脱位”治疗进行了“艺术化”诠释。他讲解了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指征及治疗方法,在固定理念上,从刚性固定和柔性固定诠释了两种固定理念的本质差异及相关技术,包括锁骨钩接骨板和Endobutton等技术要点。陆骅教授、陈文钧教授、张权教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主题引发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唐坚教授主题发言 ↑

沙龙接近尾声,学组组长、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纪方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讲到,上海创伤学组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了一个最和谐、最团结、最有共识的团体。应当利用当今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各自分享经验、发表争议、达成共识,理解领悟、变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再持续分享的良性循环,达成海派共识、形成海派力量。在此基础上,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最先进发达地区的同道们更是责无旁贷,增加沟通交流,八月即将召开的“长城骨科论坛暨北京骨科年会-首届京沪骨科峰会”将起到很好的示范。百家争鸣,共同提高,最终达到造福于患者的目的。

纪方教授会议总结发言 ↑


曾炳芳教授在总结中,通过三件案例,语重心长地提醒后辈同道们:“读书要好好读,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曾炳芳教授会议总结发言 ↑

一个下午的学术讨论,专家们在观点碰撞中引发思考和共鸣。相信上海创伤骨科事业在纪方教授的引领下,必将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沙龙现场 ↑

沙龙会上,曾炳芳教授、纪方教授、王栋梁教授接受了骨科在线采访,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本文鸣谢杨翔老师学术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