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并举办首届学术会议

2017-09-11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李忠海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 赵萌 点击量:2619   我要说

2017年9月7日,经过一年多筹备,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全体委员选举会议、第一届青年委员选举会议及第一届全体常务委员工作会议在广州顺利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苏国辉教授出任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顾晓松教授等12名全国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知名专家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首届专委会包括国际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最优秀最杰出的专家,和一群愿意从事这项研究的基础和临床科研工作者,主要由骨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眼科、精神科、放射科、康复科及基础医学等151名委员和87名青年委员组成。

9月8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暨南大学、《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议在广州市暨南大学召开。

新成立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要将在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① 搭建跨学科跨领域之间的协作;

② 搭建基础与临床相互转化的协作;

③ 搭建国际合作的优秀平台,召开国内外神经再生品牌会议;

④ 出版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的优秀学术期刊,鼓励和帮助会员在国际优秀期刊发表文章;

⑤ 联合学会范围内产学研机构,成立神经再生协同创新医研企联盟;

⑥ 制定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专家共识和学科相关标准,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等。

专委会成立仪式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郝瑞生主持。参加成立仪式的嘉宾主要有:中国研究型学会王发强会长、刘希华副会长兼秘书长、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教授、中国科学院苏国辉院士。

在成立仪式上,洪岸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刘希华副会长宣读了关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成立的批复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名单,王发强会长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暨南大学校副校长洪岸教授致辞

中国研究型学会刘希华副会长宣读成立批复及委员名单

中国研究型学会王发强会长为苏国辉院士颁发主任委员聘书

学会领导与专委会主委、副主委合影

青年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合影

与会人员合影

该专委会成立之后,还召开了以“脊髓损伤与修复”为主题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会议。


苏国辉院士演讲

苏国辉院士针对《脊髓损伤临床试验平台——推进治疗开发转化》作了精彩讲解,他首先回顾了目前中国的脊髓损伤情况及关于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完成情况。

他指出,脊髓再生必须克服三大障碍:⑴损伤区环境不利轴突生长;⑵缺乏持续性的生长因子支持长期生长;⑶脊髓内存在生长抑制因子(如Nogo)。可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⑴细胞移植桥接损伤区;⑵脊髓内给予生长因子;⑶Nogo抗体或Nogo受体阻断剂、软骨素酶。

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其团队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脐带血单个核细胞(UCBMC)移植及其与锂合并使用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慢性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内移植UCBMC是安全的,可促进感觉功能恢复。他透露,未来考虑合作开展多中心国际临床研究。


程黎明教授演讲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院长程黎明教授就《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思考》作了演讲。

程院长首先回顾了脊髓损伤全球分布状况及治疗现状,并指出对于仍存在的机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外科治疗已经无能为力,外源性移植困难重重。他分别从脊髓损伤后病理特征分析、脊髓损伤时序性基因转录谱分析进行了细致解读,指出脊髓损伤修复的关键是神经再生和神经环路重建。

然后,他总结回顾了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历史,并对如何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进行了分析。最后,他介绍了其团队在这一领域所开展的工作,并提出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新思路:多因素、序贯多靶点的“鸡尾酒”疗法。


冯世庆教授演讲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主任冯世庆教授分享了《如何突破脊髓损伤治疗的瓶颈》的方法。他指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别于外周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后,分子-细胞-组织层面相互影响,抑制功能恢复。

然后,他分别从分子、细胞、组织三个方面对脊髓损伤后微环境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雪旺氏细胞移植修复及脊髓损伤的机制及其团队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冯教授强调,规范的诊疗流程是提高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基因、细胞、组织是脊髓损伤研究的发展趋势,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希望在于基础研究、政府支持、加速转化及多学科联合。

冯教授寄语所有致力于脊髓损伤研究的学者,要遵循医学发展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坚持做到Passion、Persistence、Tension。


郭晓东教授演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郭晓东教授介绍了《脊髓脊膜腔综合征—脊髓的骨筋膜室综合征》。郭教授首先介绍了脊髓脊膜腔综合征(SCCS)的背景及概念,强调脊髓广泛水肿或血肿时,必须充分减压,骨科医生不能只管骨头复位固定,而忽略脊髓神经和水肿。

他提出,髓内外压力增高导致脊髓继发性损伤是SCCS的理论基础之一,并介绍了解剖腔、压力腔的概念。然后,他分别从手术时机、椎板减压、硬脊膜减压、脊髓切开减压、脊髓保护与再生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

郭教授强调,早期充分减压防治脊髓脊膜腔综合征的转化推广仍需解决以下基本问题:⑴适应症,⑵减压方式,⑶机制,⑷多中心的临床观察+深入的基础研究,⑸指南。


赵萌编辑演讲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社主编助理赵萌编辑解读了《专委会的创新助力服务》。赵萌编辑分别从科研选题检索综合信息分析、申请医学专利完成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重视临床试验方案设计与注册优秀方案可发表文章、首创证实科技工作者学术诚信和学术创新的“学术名片”、提高中国科学家个人及团队和团队领袖的学术影响力、参加高水平国内外学术会议、向国际优秀期刊投稿的多元化咨询服务、提供国际化交流合作的高端服务、协助申报中国科协创新助力项目、期刊发表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讲解。


专业委员会王莉莎秘书长作大会总结发言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王莉莎秘书长在总结此次大会成果时指出,首届学术会议加强了我国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同道之间的交流,对普及推广神经再生与修复领域的诊治新技术、新进展,促进我国神经再生与修复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附: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

主任委员:苏国辉

副主任委员:

顾晓松 陈 罡 陈海佳 程黎明

冯世庆 屈 延 唐仕波 王莉莎

杨 弋 阴正勤 余新光 周立兵

秘书长:王莉莎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要成员名单

名誉主任委员:苏国辉

顾问:顾晓松

主任委员:周立兵

副主任委员:

陈山林 侯豹可 刘 军 毛之奇

施 炜 于盼盼 郁金泰 张 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