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发展十学组共聚羊城,谋创新十主委剑指白云

2017-09-22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汪文龙 点击量:935   我要说

活力羊城,魅力白云,二十六载辛勤耕耘,如今的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枝繁叶茂,成为拥有十个专业学组的参天大树。9月22日,第十三届中国脊柱脊髓学术大会在广州召开,十个专业学组齐聚白云山下,共举谋发展、求创新的大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各专业学组主任委员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与创新,将各自经验与每一位致力于脊柱脊髓健康事业的同道进行交流和分享。现将十位主任委员的演讲内容进行简短的概括,如有不到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刘忠军教授作报告

北医三院刘忠军教授在《原发性脊柱肿瘤的规范治疗理念》的专题报告中指出,手术治疗仍是目前原发性脊柱肿瘤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以整块全脊柱切除(en bloc)疗效更确切,因复发率低而成为主流的手术治疗方式。

目前手术治疗原发性脊柱肿瘤的三个理念是确保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边缘性”肿瘤切除以及切除肿瘤后的稳定性重建。但原发性脊柱肿瘤类型多样,范围不同,对于那些手术做不到彻底切除、非手术疗效佳以及可以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的肿瘤,综合性治疗或可称为未来脊柱肿瘤的主流方式。

脊柱肿瘤原发性治疗包括放疗、药物治疗以及动脉栓塞和穿刺注射等多种方式,目前北医三院已有广泛临床实践,疗效满意。对于脊柱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趋势有如下共识,外科手术仍然治疗的主要和有效方式,但日益规范化的综合治疗一定是未来脊柱肿瘤治疗的主流方向。

邱勇教授作报告

南京鼓楼医院邱勇教授在《脊柱侧凸矫形严重神经并发症的自然转归及法律启发》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鼓楼医院17年共收治7151例脊柱侧凸矫形患者的经验和启发。他指出,脊柱矫形术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51%,近年来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为0.72%,发生率没有随着时间而下降。

严重神经并发症较多发生于三种截骨矫形患者、后路截骨矫形和严重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真正出现术后血肿压迫者却不多见。对于这些患者的处理完全取决于患者的转归的预测,因为出现术后神经并发症患者大部分都能恢复,术后6个月可作为一个评估“cut point”,但这个时间不宜太久。

研究发现特发性脊柱侧凸、年轻患者、椎管内发育性畸形手术术前神经功能正常以及非侵入性手术预后较好,而对于术中脊髓低灌注缺血性损害、脊髓直接损害、术中出现脱位、术前存在椎管狭窄以及同神经外科联合手术预后不佳。

脊柱低灌注损伤、迟发性神经损害一定不需要再手术,而对于过度矫正、内固定异常、骨折脱位、术前旋转半脱位、硬膜外血肿建议再手术,同时再手术内固定去除与否与神经功能恢复无关。

袁文教授作报告

上海长征医院袁文教授作了《中国颈椎外科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专题报告。上世纪60年代中国颈椎外科逐步开展起来,到70年代中国已在上颈椎、颈椎退变等多专题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以及进入90年代中国颈椎外科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如今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他指出,中国颈椎外科发展同时具有中国的特点,即起步晚,进步快,难度大;学术不足,普及程度不够,差异大;教育不足;缺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国际交流话语权。基于此,中国颈椎外科发展的方向为颈椎手术的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规范颈椎手术开展,制定多项指南;同时需要更多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发展。

刘晓光教授作报告

北医三院刘晓光教授在《青年脊柱外科医生成长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强调,一个学科发展的关键是人才,青年医生发展的好坏可影响医院科研的核心竞争力。青年人才培养需要多方条件,包括自身素质提高,交流和团队合作。青年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要求需要建立定期考核机制,这包括量化可考核的指标、组织青年人攻关以及推荐青年人走上更高的平台。

青年脊柱外科医生的成长有很多的机遇,因为这是一个新技术爆发的时代,业务发展平台更加完善;同时也是一个与世界学术同步的时代;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与国际交流合作常态化的时代。

但这种成长有很大的挑战值得我们的反思,比如新技术取代传统技术带来的挑战;青年医师需要高度专业化发展还是通科培养?我们的原研原创技术有多少?频繁的对外交流中学到了什么?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培养创新引导机制。青年医生要在繁重压力下挺直脊梁,要在众多关系网中伸展手脚,要在一次一次的独立后形成自信。

海涌教授作报告

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作了《腰椎外科手术之循证》的专题报告。他指出,我们在不断更新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关注一些高层次循证医学的研究,近年来,腰椎各种热点的循证医学研究逐渐开展起来,涉及腰椎手术的方方面面,他对其中的一些研究结果做了详细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或手术治疗方面,一项8年的RCT研究认为手术疗效更好,能够早期获得良好临床疗效且长期随访疗效稳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与融合方面比较发现,研究采用不同的临床评分结果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关于这方面需要更多研究去证实。腰椎滑脱是否需要融合,循证医学研究认为单纯减压和减压融合无差异,且融合组并发症显著较多,但减压融合手术在4年以上随访疗效更确切。

融合对骨折后椎间盘退变的影响,循证医学研究认为胸椎骨折融合手术对邻近节段影响较小,而腰椎骨折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远远高于非手术治疗,对于没有手术指征的胸腰椎骨折尽量避免融合手术,即使融合也尽可能进行短节段固定。

融合与非融合手术对椎旁肌的影响研究表明,融合并没有使椎旁肌萎缩和退变加速。棘突间装置是否需要进行椎板减压的研究表明,未进行椎管减压而单纯植入棘突间装置不能提高疗效,并且再手术率和术后遗留腰痛发生率较高。

神经根性疼痛硬膜外注射药物与射频消融的对比显示,两者均能获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后者疗效更稳定,并且可以减少激素的应用。腰椎退变失稳进行推拿辅助核心肌肉锻炼对轻度退变性腰椎失稳疗效满意。遵循科学研究的证据,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最少花费、最少伤害和最佳疗效的目的。

孙天胜教授作报告

陆军总医院孙天胜教授在《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核心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的专题报告在指出,目前脊柱脊髓损伤治疗两大现状为关注脊柱多于脊髓,关注脊髓局部多于高级中枢。为了提高脊髓损伤的恢复率,我们能做的是局部和整体协同关注。

平均动脉压对于脊髓损伤的恢复十分重要,医生可以通过监测平均动脉压,维持平均动脉压,使用腹带等方式提高平均动脉压。腰大池持续引流能够提高动脉压但对功能恢复无明显影响。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时机选择目前存在争议,但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有助于脊髓损伤的恢复。亚低温治疗能够降低代谢率、减轻水肿,最新采用血管内导管降温能够实现损伤脊髓局部的亚低温治疗。脊髓损伤后脑结构可发生改变。同时局部脑区功能也发生变化,脑功能重塑与脊髓损伤恢复有密切关系。

宁宁护士长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宁宁护士长作了《协同创新构建脊柱外科加速康复营养管理模式》的专题报告。她指出,常规骨科传统管理方案存在很大的弊端,虽然可以降低麻醉风险,但患者体验差。目前以加速康复营养管理模式内涵为理论支撑,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华西医院成立骨科营养管理专家团队,构建营养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团队成员包括医生、营养师、麻醉师、营养专科护士和康复师的职责。同时开展营养管理的相关培训,以多学科协作为基础确定加速康复的营养配方,即从术前6小时开始到术后完全过度到正常普食都有定时定性的食物,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冯世庆教授作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以《从国自然基金申请分析脊柱脊髓基础研究方向》为题,介绍了国家自然基金坚持以创新能力为重心,通过对近五年国自然基金研究的分析,脊柱脊髓研究总体资助情况项目数和经费总额逐年上升,基础研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发展,包括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方向(分子机制、组织工程、基因、干细胞)、特发性脊柱侧凸研究(基因、分子机制、生物力学)、椎间盘退变(分子机制、细胞凋亡、自噬、生物力学)等。

同时基础研究领域的趋势逐渐明晰,其中包括基因由单一靶点到基因组学研究、外泌体、干细胞、组织工程等研究。产学研实现相互转化,这其中包括基因转化、干细胞转化、药物转化、机器人转化等。

王自立教授作报告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王自立教授就《脊柱结核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现状》作了专题报告。他认为,脊柱结核临床诊断的确定目前主要通过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但仍存在缺乏典型,诊断困难,金标准诊断率太低等局限。现有实验室检查存在明显不足,例如ESR、CRP无特异性,细菌培养阳性率低,组织病理学存在确诊率低,标本难以获得等缺陷,TB-DNA假阳性、假阴性,T-SPOT灵敏度最高也只能达到70%-80%。

逐步开展的基因研究也有局限,例如基因芯片的不足,新型基因芯片开发瓶颈等问题。寻找脊柱TB特异性生物学标志物有重大意义,新的标志物研究进展又有了新的方向,包括基因研究、病灶蛋白质、血液中细胞计数和特异细胞蛋白、新的检测途径如尿检等。

周跃教授作报告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提出《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需关注的三大技术应用》。他强调,微创脊柱外科已由显微镜技术发展到如今的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技术。在百花齐放的微创脊柱外科,脊柱医师尤其需要关注的三大技术,即显微镜技术、腰椎侧方入路技术和数字化脊柱外科技术。

显微镜能明显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使手术视野清晰,这项技术是脊柱外科医生的短板,需要重视并补充知识,同时可以把显微镜技术和内镜技术完美结合以达到创新和进一步发展。

腰椎侧方入路技术尤其更应重视OLIF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发扬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数字化脊柱外科技术对于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性质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使精确微创手术成为可能。数字化脊柱外科技术还包括导航技术,即椎弓根钉植入导航到脊柱内镜植入导航,由光导航、磁导航和超声导航发展到创新应用的电磁导航;现实虚拟技术(VR技术和AR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

十个专业学组主任委员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他们基于各自的专业,努力探索各自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为发展的源动力,相信在新一届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国脊柱脊髓康复事业一定能够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直播回放:

第十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大会

相关阅读:

薪火相传,聚力同行——第十三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大会白云朵朵结硕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