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跨越•创新——OSCG第十七届学术会议暨各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隆重开幕

2017-10-1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016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10月14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主办,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解放军第309医院等20余家单位承办,《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等多家单位协办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第十七届学术会议暨各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陈伯华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陈伯华教授主持开幕式。陈教授阐述了主形象中“五月的风”的寓意,它既是青岛的地标,又象征着骨质疏松分会蒸蒸日上的态姿;而“七彩大桥”由19根桥柱构成,象征着骨质疏松分会的19个专家委员会同心协力,共同托起骨质疏松灿烂的明天!

大会开幕式致辞


大会主席马远征主任委员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第309医院马远征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全面阐述了,本届大会以“传承·跨越·创新”为主题的含义。马教授表示OSCG将传承骨质疏松前辈大医精诚、匠者仁心的精神,现代医学领域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学科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将坚持改革创新之路!”


大会名誉主席邱贵兴院士致辞

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衷心希望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能够在马远征主委的带领下,整合骨质疏松领域各相关专业学科,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中取得新突破。邱院士强调,各专业学科医生应“共同发声”做好骨松知识宣传及推广工作,使政府、百姓更加重视骨松问题,加强全民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认知,为打造‘健康中国’增砖添瓦,为构筑‘中国梦’竭心尽力!”。

张英泽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在致辞中提到,“中国快速进入老年社会,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骨质疏松症作为骨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与骨科联系非常紧密!希望骨科医师与其他骨质疏松相关专业学科的各位同仁一道,精诚合作,携手前行,共同推动骨质疏松事业发展,切实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


杜鹏副会长致辞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学医学学会杜鹏副会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进一步加强骨质疏松分会的自身建设,壮大学会队伍,提高国内骨质疏松临床防治、科研水平及知识普及,加强跨学科、多中心学术合作与交流,拓展骨质疏松新业务及新技术。能够将骨质疏松分会建设推向新的高度,推动我国骨质疏松疏松事业和老年事业蓬勃发展。”


杜福胜政委致辞

解放军第309医院杜福胜政委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马远征主委及王亮总干事在骨科创建骨外科与骨内科的合作模式,对于骨内科在骨外科的成功建立,不仅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途径,而且有效的保障了“为军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行当前多学科、多模式的合作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骨外科与骨内科的合作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于腾波副院长致辞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腾波副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教授表示诚挚的欢迎,并介绍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关于学科发展的概况。他说:“本届大会的成功召开,必将对骨质疏松专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殷切的希望通过同仁共同努力,使骨质疏松专业发展壮大!”

陶天遵教授致辞

北方骨质疏松联盟主席陶天遵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回顾和见证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创建二十余年来的风雨历程。骨质疏松症是一门交叉学科,马远征主委创新性地建立了十九个骨质疏松相关领域的专委会,是一次极为有意义的探索和开拓,衷心期望我们的骨质疏松事业,能在诸位的锐意进取、精诚合作下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打造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邱贵兴院士与19个专委会主任委员合影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终身医学专家胡有谷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劳汉昌教授,《医学参考报》报社社长兼秘书长周赞女士,南京鼓楼医院朱丽华教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徐苓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王以朋副院长,北京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分会主任委员邢小平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副组长、山西大医院院长刘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秦岭教授,台湾大学医学院陈博光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会副主委余卫教授,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骨质疏松分会主任委员李春霖教授,《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杨子明教授,《中国骨质疏松杂志》主编、OSCG分会副主任委员张萌萌教授等百余位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本次盛会开幕式。




会议现场

学术主旨演讲


马远征教授授课

马远征教授在《传承、跨越、创新》的报告中回顾了骨质疏松分会在前任主任委员刘忠厚教授带领下所经历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国内骨质疏松防控现状及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目前普遍人群对骨质疏松知晓率及健康教育普及率低;因疾病认知程度差,医师关注度低,未能实现规范的诊疗;仪器设备的缺乏也制约了开展规范化诊疗的进程;国际交流有限,整体行业资源整合度与水平相对滞后;基层缺乏骨质疏松专业、设备及专科医师。针对以上问题马教授指出,要汇聚医疗资源,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规范行业共识指南与推广,致力健康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协调与完善基层设备设施,共同助力“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


王以朋教授、陶天遵教授共同主持


邢小平教授、徐苓教授共同主持


李春霖教授、朱丽华教授共同主持


刘强教授、秦岭教授、胡有谷教授共同主持


劳汉昌教授、余卫教授共同主持


于秀淳教授授课

于秀淳教授在《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所致骨折的鉴别诊断》中,通过介绍两例典型病例,向医师们强调了提高骨质疏松鉴别力的重要性,了解骨质疏松人群的发病特点,在诊疗过程中,首先鉴别是否有外伤及骨质疏松病史,并强调了进行临床实验检查、MRI、ECT检查的重要性及进行穿刺活检是对于鉴别骨肿瘤的重要手段。


马迅教授授课

马迅教授在题为《导航引导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微创分级截骨术》的授课中,介绍了后路脊柱截骨矫形术的简史,并指出传统放截骨术存在,出血量大、易导致大出血,对脊柱肌肉韧带复合体破坏严重,术后产生腰背痛及增加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难度等并发症,以上特点是易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综合症。

王亮教授授课

解决骨质疏松问题的金钥匙——根源在于缺乏专门、专业、专注做骨质疏松的医护人员及团队!王亮教授在题为《创新骨内科》的报告中抛砖引玉,介绍了骨内科亮点是,以骨科疾病非手术诊疗、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预防、健康教育全程管理为工作重点。骨内科“创新综合”为诊疗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由内外科、药师、营养师、健康教育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中医等人员共同组成。


3D数字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黎明教授、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邓廉夫教授、医师教育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史晓林教授、护理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毕娜教授授课


妇产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阮祥燕教授、营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丽教授、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弛教授、康复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玲教授授课


内分泌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乃龙教授、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惠林教授、神经电生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邵西仓教授、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伯华教授授课

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晓生教授、创伤骨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贺良教授、关节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卫东教授、影像学专家委员会程晓光教授授课

在上午的各专业主委授课环节中,19个专业的主任委员介绍了骨质疏松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发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由3D数字医学专委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骨内科、内分泌专委会、创伤骨科专委会、创新与转化专委会、关节外科专委会、妇产科学专委会、护理学专委会、医师教育培训专委会、青年委员会、骨肿瘤专委会、神经电生理专委会、脊柱外科专委会、脊柱微创专委会、基础医学专委会、康复医学、营养专委会和影像学专委会19个分论坛组成。各分论坛共同交流现代医学交叉学科的新理念和新技术,集中体现近年来医学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前沿进展,包括基础、科研、预防、康复等多个交叉学科。

本次会议汇集了内地、香港及台湾多家医院,囊括了老、中、青顶级内外科知名专家教授,众多医学专家汇聚一堂,针对近年来骨质疏松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以及精彩的讨论,这是一次团结的盛会,更是中国骨松医学领域,一场最具影响力的大会。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于促进骨质疏松专业的规范化、建立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不断加强科研能力与专科医师的培养与学习,不仅为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推动作用,更将成为骨松事业发展的风向标和源源动力!

为更好的普及骨质疏松相关专业知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杨乃龙教授进行了题为《继续医学教育——全科医生如何筛查骨质疏松症》的主题演讲,全面阐述了全科社区医生应该如何对骨质疏松进行诊疗的筛查方法,会议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近千人现场聆听。

会场花絮



花絮


现场讨论热烈

学员学习热情高涨

本次会议首次采用视频直播方式,据悉,当天有超过4000人在线观看本次大会,请明日继续关注骨科在线视频直播—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各专业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