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Preint-ELIF脊柱内镜椎间融合实体操作及研讨沙龙召开

2018-06-0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481   我要说

2018年5月26日,第二期Perint-ELIF脊柱内镜椎间融合实体操作及研讨沙龙在北京如期召开,近40位来自全国骨科、神经外科、疼痛科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共济一堂探讨脊柱内镜椎管减压、固定及椎间融合术的操作流程、要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下午进行了尸体的实体操作观摩。

张西峰教授致辞

“这次沙龙可以称为第二次党小组代表大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沙龙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张西峰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他从宏观视角分析了脊柱内镜辅助椎间融合的一些现象问题,从而提出脊柱内镜技术融合时代的到来,希望大家抓住时机,为脊柱微创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朱腾月教授主持开幕

沙龙主持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朱腾月教授主持沙龙开幕式,他细数了脊柱外科五项基本操作显露、减压、固定、融合、矫形技术的发展,他说从目前技术发展形势可以看出脊柱内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内镜固定融合成为目前研讨的要点热点也是技术的必然发展,并且一一介绍了参与这次沙龙的所有专家,对大家不远千里来参与这次沙龙研讨非常欢迎,并对本期沙龙活动的举办作了简短地介绍。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张西峰教授作报告

张西峰教授作了题为《内镜辅助下椎间融合的探索与适应证选择》的专题报告。他详细给大家讲解了自己采用各种入路进行椎间融合的方法及技巧,单纯B-Twin到现在单节段多节段,脊柱内镜辅助新型可膨胀融合器联合关节螺钉或微创长尾钉固定融合的过程,他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点滴临床经验,他认为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是一种可行的技术,在临床具有变革意义。

丁宇教授作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院脊柱微创中心丁宇教授给大家分享了《经皮内镜辅助椎间融合(改良TLIF)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课题,介绍了单枚融合器植入的流程及后期随访,并且重点从生物力学实验数据来给大家验证了脊柱内镜椎间融合联合坚强固定及可膨胀融合器的必要性,指出关节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固定各有自己的优点。他的报告给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的可行性提供了非常真实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意义。

常峰教授作报告

山西省人民医院的常峰教授讲解《脊柱内镜技术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应用及视频解析》专题,他详尽介绍了自己采用脊柱内镜从事椎管扩大、神经根减压的各种流程,分享了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内容丰富翔实,给大家展现了内镜处理椎管狭窄的方方面面,使一些较为复杂的病例用内镜解决成为一种常规,并对大家在椎管狭窄治疗中的一些疑惑进行了答疑。


廖翔教授作报告

深圳南山医院廖翔教授在《脊柱内镜处理颈胸腰椎管狭窄经验总结》专题报告中,从简单到复杂分析了脊柱内镜处理全脊柱椎管狭窄的问题及细节,并重点分享了各种操作策略及自己的临床经验,每一个话题都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对大家从事临床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朱腾月教授作报告

在《脊柱内镜腰椎间融合术操作流程》专题报告中,朱腾月教授非常详尽的讲解了内镜显露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关节椎弓根固定的流程。从定位、椎体复位、软骨终板的处理、取骨、植骨到装入融合器、撑开加压、固定,特别是关节螺钉的植入定点角度方向,给大家分享了自己从14年以来采用中空体积可变椎间融合器联合椎板关节突螺钉、关节突椎弓根螺钉、微创长尾椎弓根螺钉,根据不同的适应症进行多种组合方式固定的方法,以及出口根的保护等关键话题,并从实际病例讲解内镜的减压、融合的亮点。

最后,他总结出脊柱内镜椎间融合的技术核心及ELIF(脊柱内镜椎间融合术)操作可实行的流程,他认为尽管目前这项技术基本成型但操作还存在各种不足,随着不同专家的临床经验的积累优化会更加完善。

尸体操作及演示

下午,大家分批进行了C臂引导下及内镜下操作,对于椎板关节突螺钉、关节突椎弓根螺钉、软骨终板的可视化刮除、微创取骨、出口根神经的回避、可变融合器装入等关键技术的操作观察和手感体会,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现场讨论掠影

“求真务实承前启后,锐意进取开拓未来”,本期Preint-ELIF脊柱内镜椎间融合实体操作及研讨沙龙的举办,相信经过所有参与者的努力,会积极地推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脊柱微创技术向前发展,更好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据悉,第三期Preint-ELIF脊柱内镜椎间融合实体操作及研讨沙龙,将于近期召开,届时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呈现,敬请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