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先行,造福特区——海南省首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完成
2018-07-31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3465 我要说
2018年7月30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下称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迎来了海南省首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手术。这是继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之后,国内第3家利用全进口Mako骨科机器人系统开展THA手术的医院。
悉心准备,力争完美
早上7点,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行政主任柴益民教授、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骨科执行主任于晓巍教授、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Dr.Luu教授及史赛克公司管理层多位领导等便早早来到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就今日手术召开术前研讨会。
Mako机器人系统和传统手术相比,更加重视术前设计。基于患者术前三维CT扫描的数据,在三维模型上生成更直观的术前计划,相较于传统方法,髋臼假体在三维空间上的定位、角度、大小、骨质覆盖等数据能全方位呈现在医生眼前。
Dr.Luu教授术前介绍患者情况
手术主刀之一的Dr.Luu首先就今日的2例病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应用Mako骨科机器人系统,医生能够提前获得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的手术计划。患者需要的假体大小、磨骨区域、安放位置等,都在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使得手术精准而又充满个性化。
现场就病例展开讨论
研讨会上,柴益民教授、于晓巍教授、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姜晨轶医师等也围绕Mako骨科机器人系统在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患者预后等方面与Dr.Luu进行了交流。
术前查房
研讨会结束后还进行了常规查房,Dr.Luu详细询问了患者术前的基本状况,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
金字招牌,点亮特区
姜晨轶医师主持开台仪式
Benny Hagag先生致辞
Mako骨科机器人手术开台仪式在姜晨轶医师主持下进行。首先,史赛克亚太区骨科机器人副总裁Benny Hagag先生上台致词。Mako机器人系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广泛使用,今年也登陆了中国。本次手术,是Mako机器人首次来到华南地区,史赛克公司也会继续努力,致力于将此种先进技术推广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于晓巍教授致辞
于晓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全国第三台、海南省第一台的Mako机器人来到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也将一同带来全新诊疗理念和技术。Mako机器人手臂能够让骨科医师更加精准治疗髋关节疾病,最大程度减少人为误差,极大提供手术精准度,大大减少再次手术风险,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好预后,减少长短腿现象,延长植入假体寿命。
柴益民教授致辞
今年4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完成了中国首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THA术。作为见证者之一的柴益民教授,本次也将见证海南省首例由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的THA手术。代表着精准手术和科技前沿的Mako来到海南,意味着海南省的髋关节置换真正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希望通过这次手术的圆满成功,能够推动海南省的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海南整体的医疗水平进一步发展。
李里副院长致辞
作为院方领导,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李里医疗副院长也十分重视本次手术开台。医院自2017年11月27日正式试运营开始,在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卫健委各委办局的大力支持,以及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积极帮助下,快速健康发展。本次海南省首例Mako机器人辅助THA术在本院举行,代表了医院的先进技术与设备水平,以创新的医疗服务发挥“立足海南、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建院宗旨。
曾昭长主任致辞
开幕式最后,由海口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曾昭长主任致辞。于2017年在海口建设的骨科与糖尿病专科医院,使得海南人民能够不出岛就能享受国内优质医疗专家的医疗服务。本次Mako机器人的到来,预示着未来海口骨科与糖尿病医院将凭借精湛医术、优美环境、世界先进医疗设备以及上海六院的管理体制,为全省人民提供优良的医疗保证,为海南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岛、为全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手术开台启动仪式
精准微创,个性手术
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
Mako机械臂正在工作
在简短而又隆重的开台仪式之后,手术正式开启。今日的2台手术均由Luu教授、于晓巍教授和姜晨轶医师共同完成。同时,史赛克公司也派遣了专业的工程师,配合3位医师,以确保今日手术的顺利进行。
第一位患者术前X线片
第1例患者是一位38岁男性。右髋疼痛1年,加重伴跛行半年。大量饮酒史15年,每周饮酒>2000ml,X线片显示右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Dr.Luu教授首先操刀
第一台手术术中情况
手术由来自芝加哥医学中心的Dr.Luu教授主刀,现场演示了如何在Mako机器人辅助下完成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开、显露、打入定位骨针、安装骨盆参考架,使用探针注册患者髋臼。Mako机器人电子眼将接收到的信息反馈给机器人的软件计算中心,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电脑屏幕上清晰的显示了患者术侧髋臼磨骨区域、磨骨深度,并通过极度精确的机械臂,在智能系统控制下打磨出理想的假体安放位置。
在随后的试模复位时,电脑屏幕清晰的显示了患者术侧腿长和合并偏心距的数值。这些数据可以用来与对侧、术侧术前计划的数据做比较,以获得满意的腿长和合并偏心距。在确认髋关节活动稳定后,Dr.Luu教授最终选择的股骨侧假体,与术前计划也完美吻合。
Dr.Luu教授顺利完成第一台手术后略显轻松
术后影像学结果显示,假体大小、位置、角度、肢体长度、偏心距都可以用接近满分来评价。患者术后情况也十分良好,术后4小时就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与监护下,可以借助助行器进行简单活动。与传统手术相比,实现了患者早下地、早活动。
第二位患者术前X线片,右侧在3个月前行THA
第2例患者是一位42岁男性,也因酗酒导致左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左髋疼痛活动受限6年,大量饮酒史20年,每周3500ml白酒。此病例的精彩之处在于,患者对侧刚刚在3个月前接受了传统方式进行的THA手术。该病例将会在未来为Mako机器人辅助和传统手术的对比提供强有力临床证据。
于晓巍教授即将开始手术
第二台手术术中情况
第二例手术由于晓巍教授在Luu教授指导下顺利完成。3位手术医师对于这次手术的整个操作体验和最终结果都感到相当满意。
两例患者术后X线片
技术创新,引领未来
2台手术顺利结束后,骨科在线也对首次参与由Mako机器人辅助THA手术的于晓巍教授进行了采访。于教授表示首次使用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体验良好,感受到了辅助手术的精确化与微创化。传统手术中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如体位变化等,都可能为手术带来灾难结果。而通过Mako机器人辅助,可以在术中化解各种意外情况。通过控制机器臂更可以完成一些医生不能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的动作和步骤,能很好地解决传统手术中遇到的难题。
髋关节置换术中另外两个经常容易造成患者不满意的问题是肢体长度和髋关节偏心距的重建,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和髋关节偏心距偏大或者偏小都会带来相应的不良临床结果。通过Mako骨科机器人的术前计划软件以及术中对于肢体长度和偏心距这两个参数的实时、精确、直观的反馈,手术医生能够很好的在髋关节稳定性和肢体长度以及偏心距之间的做出权衡,获得更加理想的髋关节生物力学重建。
于教授也在适应证方面介绍了Mako机器人系统的优势。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下全髋关节置换的术前计划系统是基于患者术前三维CT扫描的数据生成,相较于传统方法,在三维模型上进行的术前计划更直观,髋臼假体在三维空间上的定位、角度、大小、骨质覆盖等数据能全方位呈现在医生眼前,这是传统术前计划系统做不到的。因此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结构异常的患者,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表现更优于传统手术。
关于患者预后,Mako机器人也存在巨大优势,尤其是在假体寿命方面。精准安装的假体优化了关节内的应力分布,根据澳大利亚国家关节置换注册系统以及英国的随访研究,机器人辅助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假体生存率(5年及2年)均优于传统手工操作的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延长了假体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在谈到Mako机器人的未来推广的问题时,于教授表示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费中关节假体的费用并没有增加,只机器的使用费用等。对于患者而言,更早的下地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缩短了康复时间,能更快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整个手术的治疗成本并没增加过多。对术后功能要求较高的患者,将会成为选择Mako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主要群体。同时由于假体安置更为精确合理,延长了假体使用年限,这将更大程度减少社会和个人的医疗经济负担。他相信随着患者对手术要求越来越高,精准与个性化医疗的推广,机器人技术将在我国得到更大规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