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华年,群英毕至——第三届北京大学骨科论坛聚焦创新与发展

2018-10-20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388   我要说

2018年10月20日,“第三届北京大学骨科论坛——骨科的创新与发展”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此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骨科学学系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共同承办。

会场掠影

百廿载梓风沐雨,双甲子砥砺前行。2018年是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本届论坛作为北大120周年校庆系列庆典之一及北京大学骨外科学系年度学术盛典,旨在为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献礼,为中国走向创新型社会贡献骨科人的力量。

博雅传经,未名论道

姜保国教授致辞

“唯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唯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唯保守也故永旧,唯进取也故日新。”大会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骨外科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姜保国教授引用《少年中国论》之言,启发与会学者:唯有创新与发展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潘义生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潘义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详述了目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和中国骨科在“健康中国、科教强国”战略下所做出的努力和给出的答案。他表示,该院将继续秉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走向卓越”的信念,构建和谐医疗环境、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刘晓光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要“守正”和”创新”。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既要尊重和学习老一辈北大人的经验,也要看到姜保国、刘忠军、田伟等教授的创新成果,要大力发挥人才作用,在全国同仁的支持下攀上更高峰。

张英泽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不仅拥有雄厚的历史,还有辉煌的今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教授认为,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无创新不发展”。此次会议紧抓“创新与发展”的主题,为推动北京乃至全国骨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白岩松先生视频祝贺

因临时外出采访未能出席会议的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先生,特别录制了视频祝贺会议的召开,并对中国医生尤其是骨科医生为推动学术发展、保障大众健康所做的努力表达了敬意

李淳德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淳德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并介绍了出席嘉宾。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够突破传统会议的模式,以更高的视角,更多元的维度来展示和交流骨科创新发展的前沿领域。

《中国骨科创新与发展2018北京大学共识》发布

会议开幕式上,还进行了《中国骨科创新与发展2018北京大学共识》的发布仪式。该共识在议题和内容上突出创新与发展概念,从不同维度来展示和交流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3D打印、数字化技术、互联网医疗等前沿领域在骨科专业所取得的突破、进展以及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提升骨科学界的创新性和创造力。

大师论道,指引方向

刘玉村教授作报告

“厚德尚道是指医德求厚,医术重道。”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书记刘玉村教授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中国医改的“多元回归”》的报告中说,回归并非保守和落后。有十余年医院管理经验的他结合自身经验和多年思考,阐述了医疗改革需要“五大回归”的意义,即:“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看病就医规律”的回归、“关爱医护与服务病患之间逻辑关系”的回归、“医生精英教育”的回归及“中国医改成功与否标准”的回归。

邱贵兴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作了《骨科领域的加速康复》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加速康复外科(ERAS)应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优化一系列围手术期的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以期达到术后康复的目的。他提醒临床医生既要重视手术技术,也不能忽视围手术期病人管理。

张英泽院士作报告

“创新,既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也要结合国情,使创新产品符合中国国情。”张英泽教授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的报告中,通过多个病例详细介绍了“张氏牵引复位技术”的操作、复位及固定要点。他指出,张氏牵引复位法是一种新的、适用于全部类型的、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

曾炳芳教授作报告

“创伤骨科医生应该博采众长,提高专业技能,改善治疗效果,共同推动肢体重建外科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在《肢体修复重建面面观》的专题报告中发出如上呼吁,并介绍了组织缺损、肢体畸形及骨感染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他认为从病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灵活应用,才是解决问题之本。

田伟教授作报告

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教授作了《机器人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和未来》的专题报告。他指出骨科手术的进步与影像学的进步密不可分,影像学三维时代的到来,既让临床医生对疾病、手术区域结果的认识大大提高,同时也认清了很多手术技术的不足。他认为,机器人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使得高难度手术安全化、复杂手术简单化、常规手术微创化,此外还对骨科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王坤正教授作报告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关节外科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是关节外科手术走向微创化、精准化、标准化的道路之一。”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在《数字化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与前景》的报告中如此说。他指出,数字化关节外科涵盖简单解剖认知、生物力学分析、计算机模拟仿真、计算机导航、远程医疗等,目前对它们的认知和应用仅仅是初步的,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广交流方能共同促进。

姜保国教授作报告

姜保国教授作了《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及智能决策》的专题报告。他希望构建严重创伤救治体系的中国模式,即一个区域(建立闭环式区域创伤急救体系)、两个链接(院前与院内和急诊与各专科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三个团队(院前急救、急诊急救和专科救治团队),涉及到管理、技术和医疗三个层面,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Christopher Prentice作报告

Mazor机器人资深顾问Christopher Prentice教授讲解了《推进脊柱手术中的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内容。他详细介绍了推进脊柱手术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具体措施,并对未来的发展作了展望。

朱悦教授作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悦教授作了《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的专题报告。他指出,目前骨科机器人已应用到关节外科、运动医学、创伤领域以及脊柱外科等学科中,而在脊柱外科的应用方面,他通过多个病例介绍了微创椎弓根钉植入、椎间孔通道建立机器人辅助技术的应用。

优化管理,弘扬科学

贺德方司长作报告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贺德方司长在《对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的几点认识》的专题报告中,对卫生健康领域科技工作、优化科研管理及改革科技评价作了阐述。此外,他鼓励与会学者关注学科的加速交叉融合,弘扬科学精神及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政策适用性问题。

董彬副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董彬副教授从医疗健康大数据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助力临床研究、深度学习的发展、数学与深度学习融合等方面入手,作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

讨论掠影

医工结合,共谋创新

郑诚功教授作报告

北航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首席科学家郑诚功教授从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就《骨科临床问题如何透过医工结合成功转化研究》的课题,指出中国骨科应当发挥大数据优势,建立成功案例的临床路径,而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的机会最大,因为临床随访已是医院常态。

唐佩福教授作报告

北京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在《骨折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创新》的报告中,指出骨折治疗中存在过度追求解剖复位→骨折愈合的生物环境破坏→骨折不愈合的问题,同时反复透视下复位骨折导致医生大量X线暴露,人为操作不精准骨折切开反复复位增加创伤。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通过自主研发的手术机器人,多学科技术融合进行智能手术,实现了智能复位、精准固定、最小化组织干扰和最大化保护血运的IO理念(Intelligent Orthopedics),既能保护医生,也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减少了对病人的二次创伤。

Benny Hagag作报告

Mako机器人资深顾问 Benny Hagag教授分享了《Mako orthopedic robotic surgery》报告,详细介绍了Mako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应用经验与技术细节。

刘忠军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在《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专题报告中,分享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团队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3D打印在骨科应用的未来作了展望,他认为3D打印技术在骨块缺损修复技术与理论的创新与突破方面极具希望和活力。

王田苗教授作报告

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在《医疗机器人技术发展与机制创新》的报告中指出,目前医用机器人发展的难点与挑战主要来自创新创业体制的制约,即创新专注执着文化,医学与工科学相互脱节,医药与器械比例严重失调,高端医疗器械大量进口及国家投资不足等方面,是今后创新与发展努力的方向。


李淳德教授作报告

李淳德教授针对《中国骨科创新与发展2018北京大学共识》的背景、内容及意义作了详尽的解读。他认为《共识》的发布,客观上来说是前沿科技为骨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主观上是现代骨科发展需要前瞻性布局;对于社会来说是中国社会及医疗发展的需要;就人而言是人类更高的健康追求。同时,他结合自身科研体会,对人工智能在骨科领域的应用与探索进行了详细解读。

与会嘉宾合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如今的骨科人正处于鉴往知来的历史性时刻,北京大学骨科学系将与全国同道携手,共同为中国骨科的创新与发展勾画新的蓝图,打造“中国骨科”品牌,使我国骨科事业蓬勃向前,圆梦健康中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