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暨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发布

2018-10-2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784   我要说

2018年10月20日,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学术论坛暨OSCG中医药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暨《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2018)发布会暨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以下简称《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着重介绍了《指南》和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

会议现场

中国工程院邱贵兴院士致辞

中国工程院邱贵兴院士在致辞中讲到,论坛看到很多骨质疏松老前辈,前辈为骨质疏松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祝贺《指南》《标准》发布。自2016年马远征接手骨质疏松分会后做了大量工作,骨质疏松分会独具特色,骨质疏松防治需要多学科参与,各学科取长补短,共同解决老年骨质疏松问题,预防骨质疏松骨折!《指南》《标准》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及时更新。同时要探索开创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骨折的途径。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刘维林会长致辞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刘维林会长致辞,马远征教授自2016年接任分会主委以来,在骨质疏松领域付出巨大努力和心血,整合优势资源,突破创新求发展。分会从最初4个专家委员会壮大到如今20个专家委员会和4个规范化培训部,骨内科学组全国遍地开花。《指南》《标准》是我会乃至骨质疏松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这将大大改善我国老年骨质疏松防控现状,切实降低骨质疏松及骨折发生率,打造健康中国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李新华书记致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李新华书记致辞,他讲到这两项成果的发布背后凝聚了骨质疏松各位专家夜以继日的心血,将为老年人群健康提供更大的保障。10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总患病率达19.2%,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首要健康问题,骨质疏松防控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呼应,任重道远。 

解放军309医院李维国院长致辞

解放军309医院李维国院长致辞中提到,当今医学领域日新月异,医学科学理念和技术不断提高,为骨质疏松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邱贵兴院士引领下,309医院骨科中心团队在马远征主任带领下,把握医疗领域主要矛盾的变化,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焦点,促进骨质疏松事业发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工作,医院将大力支持!

马远征主任委员致辞

OSCG马远征主任委员提到分会的发展离不开刘维林会长的领导,解放军第309医院李维国院长支持。尤其是在中国工程院邱贵兴院士倡导牵头的《指南》及《标准》凝结了陶天遵、朱汉民、秦岭、杨定卓、徐苓、潘长玉、朱丽华等许多前辈心血,从审议、编写、修改,各位专家不遗余力引航把脉。骨质疏松相关分会主委、副主委、组长和副组长积极参与、推动。中国疾控中心李新华书记给予大力支持。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QCT和DXA大数据收集中,程晓光教授、曾强教授、王拥军教授等做了大量工作。《指南》《标准》将进一步进行全国巡讲和解读,推动老年骨质疏松学科领域发展。

王亮总干事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嘉宾合影

《指南》启动及解读

(启动视频)

《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启动仪式

《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启动仪式专家合影

陶天遵教授解读《老年骨质疏松诊疗指南》

朱汉民、李春霖教授主持

  山西医科院山西大医院马迅教授主持《指南》发布,他介绍到本指南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发起和负责制订,由指南推荐意见分级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中国中心/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提供方法学支持。启动于2018年1月3日,定稿时间为2018年10月20日。其制订步骤主要基于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以及2016年中学医学会发布的“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基本方法及程序”,并参考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AGREEⅡ)和卫生保健实践指南的报告条目(RIGHT)。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陶天遵教授对《指南》进行解读,详细介绍了正文部分的指南背景、指南方法学和指南推荐意见。在此,整理了陶天遵教授针对《指南》的15个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详见附件1)。

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启动仪式

启动视频 

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启动仪式

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启动专家合影

程晓光教授解读《标准》

秦岭、王黎明教授主持

  北京积水潭医院贺良教授主持《中国人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发布,他介绍到,针对目前骨质疏松诊断缺乏中国人大数据的现状,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和中学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牵头,在全国建立了多中心、大样本(DXA、QCT)参考数据库,初步建立中国人标准化参考值。专家们一致认定,数据样本量大,质控标准严格,结果可靠。这项工作为制订我国骨质疏松诊断标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国规范骨质疏松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详见附件2)。

邱贵兴院士和朱丽华教授为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名誉主委颁发证书

邱贵兴院士和马远征主委为中医药专家委员会葛继荣主委颁发证书

OSCG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OSCG中医药专家委员会集体合影

大会同时举行了OSCG中医药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由解放军309医院王亮教授主持,宣读了OSCG中医药专家委员名单,并颁发证书。


专家授课

专家主持会议

大会还进行了学术授课专题会,Keenan Brown教授讲述QCT在骨质疏松的应用,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葛继荣教授讲述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解读和现状思考,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杨乃龙教授讲述骨质量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济南军区总医院于秀淳教授讲述我国老年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林晓生教授讲述了基于文献计量的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热点分析及诊治经验数据挖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邓廉夫教授讲述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最新观点。

邓廉夫教授致闭幕词,他讲到两项成果针对我国老年骨质疏松诊疗现状发布《指南》和中国人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这一创新性的举措将为实现具有我国特色的骨质疏松诊疗发展助力,最终实现我国骨质疏松事业的全方位发展,本次会议也将作为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的标志性事件

附件1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相关临床问题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

对于≥65岁女性和≥70岁男性,推荐直接进行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骨密度检测(1B);对于<65岁绝经后女性和<70岁老年男性,且伴有脆性骨折家族史或具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人群,建议采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IOF)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评估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和(或)筛查设备(定量超声(Quantitative Ultrasound System ,QUS)或指骨放射吸收法(Radio Absorptiometry,RA))进行骨质疏松风险初筛(2B)。推荐根据初筛结果选择高风险人群行DXA或定量CT(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检查明确诊断(1B)。

推荐意见2:

DXA 检测骨量减少且伴有一个或多个临床危险因素的人群,以及对于无DXA的医疗机构,初筛结果为高风险人群,推荐使用骨折风险预测工具(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评估老年人群 10 年髋部骨折及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1B)。建议重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干预(2B)。仅依据单一风险评估工具评估老年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 骨折风险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在有条件情况下建议结合不同评估工具及临床危险因素综合评估(2B)。

推荐意见3:

对于配备有DXA的医疗机构,推荐使用DXA进行老年骨质疏松症诊断(1A);对于无DXA的医疗机构或不愿接受DXA诊断人群,建议使用QCT或结合脆性骨折史和其他椎体影像学检查对老年骨质疏松症进行诊断(2B)。

推荐意见4:

DXA 胸腰椎的侧位椎体成像(Verte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和X线评估椎体骨折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相当,均可用于椎体骨折的评估。(1A)

推荐意见5:

对于老年 OP 患者或老年低骨量,伴有骨折高风险的人群,建议补充钙剂和(或)维生素 D 作为基础措施之一,与抗 OP 药物联合应用(2B)。对于老年 OP 患者,不建议只通过补充钙剂和(或)维生素 D 降低老年 OP 患者骨折风险(2B)。

推荐意见6:

建议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活性维生素D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及骨质疏松骨折风险(2B)。对于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羟化受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建议首选活性维生素D(2B)。对于需要补充维生素D者,不建议单次大剂量补充(2C)。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清25(OH)D水平,以评估维生素D补充效果(2C)。建议活性维生素D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钙、尿钙(2B)。

推荐意见7: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推荐双膦酸类药物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1B)。口服双膦酸盐5年,或者静脉唑来膦酸用药3年后,推荐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1B)。不推荐过长时间(>5年)运用双膦酸盐类药物,高骨折风险患者除外(1B)。双膦酸盐使用期间注意口腔卫生,尽量避免拔牙等口腔手术(2C)。双膦酸盐药物假期期间,建议定期(停药开始第1年每6个月1次,此后每年1次)检测骨密度、每6个月检测骨转换标记物。当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转换标记物显著升高或者出现新发骨折时,应考虑继续双膦酸盐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C)。双膦酸盐的使用不会影响骨折愈合,建议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围手术期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考虑使用双膦酸盐抗骨质疏松治疗(2B)。

推荐意见8:

建议雷洛昔芬用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治疗,降低椎体骨折风险(2B)。雷洛昔芬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风险升高相关,用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个体血栓形成风险,以明确是否用药(1B)。

推荐意见9:

对于椎体或非椎体骨折高风险且骨吸收抑制剂(双膦酸盐等)疗效不佳、禁忌或不耐受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选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以提高骨密度及降低骨折风险(2B); 对于椎体或非椎体骨折极高风险老年人群或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以提高骨密度及降低骨折风险(2B)。对于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的患者,推荐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停药后,使用其他骨吸收抑制剂序贯治疗,以防止骨密度下降及骨折风险增加(1B)。双膦酸盐药物假期期间,可根据患者的病情(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转换标记物显著升高或发生新发骨折时)考虑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序贯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2B)。

推荐意见10:

对于骨折风险较低或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选择维生素K2以维持骨健康(2C)。维生素K2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2C)。

推荐意见11: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考虑选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2018年改名,原称CFDA)批准的中成药(详见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B)。可考虑仙灵骨葆胶囊(片)(2B)、骨疏康胶囊(颗粒)(2C)、金天格胶囊(2C)或强骨胶囊(2C)等中成药减轻骨质疏松症状。可考虑选用仙灵骨葆胶囊(片)改善骨密度(2B)。中药可与钙剂、维生素D及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合用(2B)。

推荐意见12:

老年骨质疏松症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或者骨折围手术期,建议使用降钙素类药物,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2C)

推荐意见13:

对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CKD)4期(肌酐清除率<35ml/min)以上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禁用双膦酸盐及甲状旁腺素类似物(1B)。对肌酐清除率<35ml/min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基础用药的基础上,依据患者病情考虑使用活性维生素D及类似物和维生素K2(1B)。

推荐意见14:

在配备有DXA或QCT的医疗机构,建议结合有无新发骨折、每年使用DXA或QCT检查、每3-6个月检查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以监测抗骨质疏松疗效(2B);对于无DXA的医疗机构,建议结合有无新发骨折、用药3个月后使用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椎体影像学检查以监测抗骨质疏松疗效(2C)。推荐空腹测定血清I型胶原N-端前肽(P1NP)和血清I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CTX)作为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代表性标志物(1B)。

推荐意见15:

推荐制订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个人健康和体能状态的规律功能锻炼,对改善老年 OP 或存在 OP 风险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跌倒机率、维护和提高 BMD是重要保健措施。规律功能锻炼的方式、时间、频率、强度、组合要遵循个体化,尤其在高龄老人,功能锻炼要以保护残存功能和残存功能的发挥为目标。(1B)

附件2 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联合11家学会组织骨质疏松防治专家组,在充分考虑中国人群特点和中国医疗实际情况下,基于国内外DXA诊断指南和国际QCT临床应用共识,结合本次中国DXA和QCT大数据项目结果及国内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最新成果,制定了中国人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标准(DXA、QCT)(2018),旨在骨质疏松影像学诊断方面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指导,促进老年骨质疏松症规范诊疗。

一、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骨密度(DXA)诊断标准:

1、采用DXA T值低于-2.5 SD诊断骨质疏松,检查中应该选用中国人群的正常参考值,本次DXA大数据项目建立的中国人群大样本正常参考值适用于中国人群相应DXA机型。

2、建立中国人群DXA正常参考数据库,必须符合正常参考数据库对样本量、人群代表性、机器质控等方面的要求。

3、DXA测量部位应包含腰椎(L1-4或者L2-4 ROI)和髋部(股骨颈和全髋ROI),可以增加前臂ROI,但前臂ROI不能单独用于诊断。

4、本次建立的中国人群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可以通过适当的横向校准和换算后用于其它DXA机型。

5、本次DXA大数据得出了中国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我国骨质疏松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6、由于DXA的平面投影特性,在DXA使用中,要注意测量的骨密度值受到体重、脊柱退变和血管钙化的影响。

二、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定量CT(QCT)诊断标准(2018):

1、QCT是真正的体积骨密度,单位是mg/cm3,能更敏感反映骨质疏松的骨变化,与平面骨密度相比,具有不受脊柱退变、增生和血管钙化的影响,可以避免上述因素影响造成的假阴性。

2、QCT的辐射剂量比DXA高,应该尽量采用低剂量扫描,尽量与临床CT扫描同时进行,以避免增加受试者辐射剂量。

3、QCT与DXA具有相似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4、单排CT可以做L1-3椎体中间各一层,多排螺旋CT做L1-2范围的体积数据采集,薄层重建,在QCT分析工作站选取椎体中间层面。

5、QCT各机器间一致性:如果使用同一品牌产品,各机器间测量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目前的多数研究是Mindways QCT产品的数据,其它QCT产品需要经过验证后才能采用本标准。

6、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2007年发表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美国放射学院(ACR)2008年发表的QCT临床应用指南及其2013年修订版,以及本次中国QCT大数据论证结果,建议腰椎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采用骨密度绝对值,标准为:

腰椎松质骨骨密度绝对值>120mg/cm3为骨密度正常,骨密度绝对值80-120 mg/cm3范围内为低骨量,骨密度<80 mg/cm3为骨质疏松。

髋部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与DXA相同,同样需要根据中国人群的骨密度正常参考值计算T值。

QCT诊断骨质疏松只做一个部位就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做脊柱或髋部。

7、髋部QCT扫描范围从髋臼上缘到股骨小粗隆下3cm,选择适当低的扫描条件,三维体积数据采集,薄层重建,在QCT工作站做平面投影测量股骨近端与DXA一致的骨密度。髋部QCT骨密度扫描剂量较大,不建议单独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