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名单 | “积跬步,至千里”—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成立

2018-10-29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周非非 点击量:1346   我要说

金秋十月,在北京最美丽的季节,2018清华大学脊柱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成立仪式在北京自安然酒店隆重举办。

会议以专题演讲开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李中实教授、北部战区总医院项良碧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李波教授、吉林大学附属中日联谊医院朱庆三教授以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欢教授分别就颈性眩晕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颈椎骨折脱位早期闭合复位的文献思考、颈椎损伤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和如何改进颈椎椎管成形术后颈椎活动度等颈椎外科中的焦点问题进行了详尽、深入地分析,并报告了这些主题当前最新的研究进展。


会议合影

专题演讲后,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成立仪式正式开始。


刘希华副会长宣读批复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刘希华副会长代表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宣读了对“颈椎学组成立的批复”,宣布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孙宇教授担任第一届颈椎学组组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盛伟斌教授等10人任颈椎学组副组长。同时,刘希华副会长代表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寄语新成立的颈椎学组秉承“创新、转化、合作”的精神,以研究促发展,引领中国颈椎外科迈向新的高峰。


颁发证书

成立仪式上,刘希华副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长庚医院骨科主任肖嵩华教授亲自为孙宇教授等授予组长、副组长证书。


孙宇教授发表感言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第一任组长孙宇教授发表了充满情怀的感言,中国颈椎外科在一代代前辈和国内专家的努力下,在疾病诊断、手术技术、基础研究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未来应该将视野放眼于世界脊柱外科舞台,保持中国科技自信,发展机遇中国颈椎外科大数据的国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更多的中国颈椎外科医生走向世界学术舞台搭建平台,提高我国颈椎外科的科技影响力。

成立仪式结束后,学术活动继续进行。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浩教授分享了颈椎前路手术的精细微创化措施,非常具有临床借鉴意义,让人感慨“细节决定一切”;南部战区总医院艾福志教授展示了多个极高难度的儿童颈椎病例,充分体现了儿童颈椎手术的挑战及从这些高难病例诊治过程中总结出的治疗策略;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脊柱一科陈华江教授介绍了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策略,根据不同颈椎后凸畸形的发病机制、颈椎的柔韧性来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尤其强调了应注重后凸矫形与整体平衡间的辩证关系;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王圣林教授从骨科医生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对寰枢椎脱位认识的发展历程,并基于以王超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寰枢椎研究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寰枢椎脱位手术治疗的决策体系。

上午的学术活动还通过两个临床治疗中非常具有争议性的“高侵占率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典型病例,引出了对不同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种种话题,包括“前路、后路选择的利与弊”、“颈椎神经根封闭的临床意义”及“ACDF和Key-hole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择依据”等学术热点,现场讨论极其热烈。

下午的学术活动依旧热情不减,多位与会专家就上颈椎、颈椎畸形和并发症等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学术分享并多次引发了对某一焦点问题的激烈讨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肖嵩华、孙宇教授主持学组会议

最后,在肖嵩华主委和孙宇组长的主持下,召开了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第一次委员闭门会议,针对四个经过提前酝酿的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沟通与讨论,为下一步在颈椎学组平台开展的国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这样的平台上,在全国各位颈椎外科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下,颈椎学组一定能够做出提现中国学术自信的高质量科研成果,不负“研究型医院”协会之名。

附: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颈椎学组名单(部分)

组长:

孙 宇(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副组长:

盛伟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李 波(贵州省人民医院)

项良碧(北部战区总医院)

朱庆三(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陈伯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陈建庭(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李中实(中日友好医院)

杨 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陈华江(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

权正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委员:(略)

秘书长:

周非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