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骨科远程教学查房圆满落幕

2018-12-17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院 余可谊 点击量:2143   我要说

2018年12月13日下午,第七期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骨科远程教学查房圆满落幕。

本期讨论主题为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adding-on,全程采用全英文进行发言及讨论。主持人为北京协和医院的仉建国、沈建雄教授,香港大学的张文智、黄一华教授。除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外,本期远程教学查房还吸引了英国皇家骨科医院首次参与。

参加远程教学查房的单位和个人

病例一

庄乾宇副教授代表仉建国教授团队报告了一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并发Adding-on现象的病例,与会的专家及青年医生从手术指征、手术节段的选择、术后Adding-on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仉建国教授分析道,这个病例出现术后Adding-on,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患儿年龄较小,尽管进行了后路多节段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但脊柱前方的生长仍非常明显,可能是造成术后Adding-on的原因。

香港大学张文智、黄一华教授结合这个病例介绍了支具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方面的经验,并强调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保守治疗非常重要,尤其是正规的支具保守治疗。

英国皇家骨科医院的David Marks、Adrian Gardner医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同意协和骨科的分析与后续治疗方案。

庄乾宇副教授针对AIS术后adding-on进行了文献综述:目前文献来看,骨骼发育不成熟、远端融合椎的选择以及Lenke 1A型L4椎体倾斜向右侧可能是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发生Adding-on现象的主要危险因素。

病例二

英国皇家骨科医院Jones Morgan医生汇报了一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双弯的病例,该病例术前的核磁共振提示L4-5椎间盘,但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矫形手术的远端融合椎是否可以终止于L3椎体,大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Morgan医生选择了融合双弯,总体平衡满意,术后远端发生一定的Adding-on现象,并在术后半年出现L4-5椎间盘突出伴下肢放射痛的情况。

北京协和医院及香港大学团队建议可以先采取保守,如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再考虑行单纯的腰椎间盘切除术来解决这一问题,Jones Morgan医生采纳了建议。

病例三

Kenny Kwan医生代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汇报了一例早发性脊柱侧凸采用磁力生长棒术后出现远端Adding-on的病例。

仉建国教授采用幽默的语言指出,患者初次手术很快出现“Adding-on”的原因在于远端固定范围过短,建议远端需要固定至触及椎。

张文智教授解释说,当时选择远端融合椎是基于Fulcrum Bending相的结果,现在对于生长棒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病例,他们会更谨慎,过短的固定范围可能会造成术后Adding-on现象。

沈建雄教授则对磁力生长棒撑开距离与香港大学的同道进行了交流。

病例四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朱锋教授团队报告了一例成人脊柱侧凸手术病例。参会专家对远端融合到L1、L2还是L3发表了各自的意见。

仉建国教授对该病例矫形效果表示了肯定,但目前随访时间是半年,仍然要关注远端弯是否会进展。

协和骨科团队部分参加查房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骨科远程教学查房始终坚持通过专家远程讨论真实临床病例与文献复习相结合,使年轻医生能迅速了解相关知识及研究热点,让在场的住院医师、研究生、进修生以及来自印度等地的fellow受益匪浅。

邱贵兴院士和梁智仁院士携手努力,共同建立了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脊柱外科中心,在双方友好互助的学术氛围中,已经坚持了近20年的学术交流和人员互访。

如今,协和-港大远程教学查房内容越来越新颖,形式越来越丰富,本期还吸引了英国皇家骨科医院加入其中,说明这种学术交流形式非常实用,广受内地与香港的骨科同道好评。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一家国内顶级的教学医院,拥有国际化的教学视野,骨科团队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理念下,沿着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相关知识:

脊柱侧凸矫形术后远端附加现象(adding-on phenomenon)是指脊柱侧凸矫形术后随访期间,融合节段下方出现了弯曲加重的表现。远端附加现象定义[1]:结构性主弯融合术后随访1年及以上时,主弯范围延长,最下固定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方有更多椎体进入主弯,LIV以下第一个椎体偏离骶骨中垂线(center sacral vertical line,CSVL)5mm以上或LIV以下第一个椎间隙成角增加5°以上的现象。

参考文献

Wang Y, Hansen ES, Høy K,et al. Distal adding-on phenomenon in Lenke 1A scoliosis: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comparison.Spine, 2011, 36(14):1113-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