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积淀创新——北医三院第三届脊柱微创学习班召开

2018-12-2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3062   我要说

近年来,以脊柱微创介入技术、三镜(脊柱内窥镜、显微镜、椎间盘镜)辅助下的脊柱减压技术、微创的脊柱内固定融合技术为代表的脊柱微创专业迅猛发展。

为了使这些技术更好的普及和发展,2018年12月21日-22日,由北京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北京市医学会疼痛医学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医学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三届脊柱微创学习班在京召开。

会场掠影

会议邀请到国内骨科、疼痛科、神经外科、影像科、超声科等30余位专家同台授课,以专题演讲、疑难病例讨论、手术演示、教程讲解及workshop等形式,向与会的100余位学员,系统地讲解了主流脊柱微创手术的技术特点及操作注意事项,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独特的冬至学术盛宴。

刘晓光教授致辞

“希望大家能把握住脊柱微创的特点,其目的是使用微创手段,解决脊柱疾病中能用微创手段解决的问题,进而更好的应用于临床,造福患者。”大会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此次学习班控制会议规模,旨在通过一个务实的学习班让与会学者掌握各家主流技术,通过比较各家技术特点能更好的了解哪项技术更适合临床。

韩江莉处长致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育处处长韩江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微创技术在临床各个学科如火如荼的开展,相信未来也会有较好前景,此次会议聚集了国内知名的脊柱微创专家到场授课,希望与会学者能够珍惜此次机会,期待而来,满载而归。

李水清教授主持开幕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水清教授主持学习班开幕式并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他指出,相比前两届学习班,本次学习班的最大特点就是融合、简约;他希望,未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能做出品牌,成为经典。

亮点一:多学科专家畅谈脊柱微创热点

刘晓光教授作报告

“微创化是外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刘晓光教授在《北医三院脊柱微创技术发展概述》的报告中指出,不管是脊柱退变性疾病还是脊柱肿瘤的治疗,微创技术都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他还创新性的提出,在退变性脊柱疾病的诊疗中,要去除患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张达颖教授作报告

“每个方法各有优势,也有不足,办法那么多,如何选择才能使患者更受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达颖教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转归与诊治猜想》的专题报告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通过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临床分型、椎间盘疾病常用的微创介入方法及自己科室开展相关技术的临床病例,分析了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保守治疗与微创介入治疗的优与劣。

李勇杰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勇杰教授在《脊柱相关疼痛的若干概念》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脊柱相关疾病、椎管内疾病、脊神经疾病(脊源性疼痛)、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与内脏痛等脊柱相关疼痛的内容。他回顾了疼痛的分类、表现及治疗方法,并分析了颈、胸、腰椎小关节综合症的影响范围。

王俊杰教授作报告

“临床内容不上升到科学,很难形成主流,中国人抗击肿瘤要走自己的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王俊杰教授在《3D打印技术与脊柱转移癌诊断和治疗》的报告中讲到,他从3D打印技术、CT引导穿刺技术、3D模板结合CT引导及3D模板结合LDR四个方面,介绍了脊柱转移癌诊断和治疗。

袁慧书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影像科袁慧书教授作了《从影像医生视角看下腰痛》的专题报告。她认为椎间盘信号改变、纤维环撕裂、HIZ、小关节退变、Modic改变、棘突间韧带高信号及骶髂关节退变等普通影像可以为下腰痛的诊断提供依据,而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金标准则是椎间盘造影。

樊碧发教授作报告

“有时效果不重要,患者的感受才是创新的原动力。”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樊碧发教授在《脊髓电刺激(SCS)的现状与未来》的报告中指出,他从自身经验出发,分析了SCS的发展及现状、适应证的选择、临床治疗效果、控制并发症的相关经验及SCS的未来发展及适应证扩展的相关内容。

崔立刚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科崔立刚教授作了《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爱上骨突》的专题报告。他分析了骨质与其他组织在超声影像学上的成像区别及原理,指出超声图像显示原理为先反先得、由表及里,图像为动态扫查,可弥补整体观的不足,发挥细节探查的优势。他认为,在颈神经根阻滞时,超声引导具有明显优势。

李水清教授作报告

“对于腰椎疾病的诊疗,不管是影像学引导的变革,还是射频方式的变革,其实都是思考上的变革,只有质疑、思考才能不断创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李水清教授在《腰椎疾病介入治疗理念和进展》的报告中讲到,他详细介绍了目前腰椎疾病影像学引导及射频方式发生的变革,指出神经根射频治疗的难点在于多次、多靶点的治疗。

贾东林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疼痛科贾东林教授在《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诊疗策略》的报告中指出,腰椎小关节源性疼痛是常见的腰痛类型;诊断性阻滞是此类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损毁是当前治疗保守效果不理想的标准方法;对于射频无效或反复复发的患者,可考虑采用脊柱内镜下后内侧支切断术。

亮点二:青年才俊直播PEID手术要点

术者风采

会议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祝斌博士为与会嘉宾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手术直播,患者为一例L5-S1巨大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间入路(PEID)治疗,通过详细地手术操作演示与讲解,向与会学者展示了椎板间入路破黄的操作要点,并分享了术中局麻药物配比的经验。

手术直播掠影

亮点三:百花为微创融合与固定齐放

讲者风采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李振宙教授针对《经皮透视下腰椎体间融合术VS完全内镜下腰椎体间融合术现状、争议及探讨》作了详细的报告。他指出,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关键要素包括监视手段、手术入路、融合器、植骨材料及辅助固定,并对这些关键因素在实际工作中的选择作了详细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召民教授作了《LaLIF:How to do?》的专题报告。他对比不同入路方式的优劣,详细介绍了侧前方入路(LaLIF)的发展历程、操作要点及技术创新,他建议初学者切口可以稍大,熟练后逐步缩小切口,术中要特别注意对腰大肌的保护。

北京海淀医院蒋毅教授作了《CBT联合MIDLF技术在腰椎疾患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他认为,这项技术的优势在于较少的暴露和出血,术中肌肉易剥离,此外,他还介绍了CBT具体的入钉点选择,认为利用解剖学标志进行螺钉的植入可减少透视,该技术对于肥胖、近端退变的患者具有优势。

“探索是一种精神,值得提倡、鼓励与宽容,但不能盲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晋才教授,在介绍《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减压融合(PE-TLIF)的关键技术及应遵循的“原则”》时指出。他认为应用PE-TLIF进行腰椎减压融合的优势是内镜下微创减压,直视下保护了出口神经根且可经过通道植入融合器,单侧减压彻底,椎间高度撑开后可达到很好的双侧减压效果。

讲者风采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赵浩宁教授在《 MIS-TLIF术中应用技巧及注意要点》报告中,强调了多裂肌在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性,故术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对其损伤。他分析了MIS-TLIF操作中通道、减压、固定的三个步骤,认为通道建立时要注意保护肌肉,从肌间隙进入。

“人类对仿生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任大江教授,在《Dynesys动态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报告中讲到,他对比了多项脊柱融合术得出脊柱融合实为无奈的选择。他认为Dynesys系统很好的保留了脊柱关节的活动度,但临床操作显示对于多节段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李春根教授作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颈、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专题报告。他通过超过4000例颈、腰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经验,以病例的形式介绍了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中远期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及预防等,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吴奉梁教授介绍了《MIS-TLIF常见陷阱及对策》的内容。他认为在掌握该技术的过程中,处处惊心,陷阱重重,要注意防范,仔细设计,这对缩短学习曲线很重要;错误不等于并发症,但处理失当则会引起严重并发症,常见的错误包括定位错误、切口偏内或片外、切口偏低、置钉错误、螺钉靠的过近、导丝位置异常、显露不佳、cage位置不佳、放棒遇到的问题等。

亮点四:各路精英分享内镜核心技术

讲者风采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马海军教授在《颈椎内镜技术探讨》的分享中,介绍了颈椎前路、颈椎后路内镜手术的适应证、禁忌症、病例选择、导针的选择、术后探查的技术要点及局麻与全麻的优势与差别,并通过多个病例介绍了术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点。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李星晨教授作了《内镜下后路胸腰椎椎板切除技术分享》的专题报告。他指出,内镜下后路腰椎椎板切除技术首选局部麻醉,术中减压的难点和遗漏点是双侧根管背侧骨质的去除,此外,他还介绍了胸椎椎板切除单侧入路双侧减压的手术思路。

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廖翔教授在《颈椎内镜核心技术分享》的报告中,强调的V点(由下位椎板上缘,上位椎板下缘与相关关节突内侧连接部构成)的重要性。他认为除外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常伴有钩椎关节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需要对其处理的概率高于腰椎。

讲者风采

广东省中医院苏国义教授作了《侧路腰椎管狭窄内镜核心技术分享》的报告。他针对孔区、侧隐窝狭窄行椎体成形术的病例作了详细介绍,提出术中需要关注的骨性工作区域为关节突尖、关节突腹侧、关节突根(椎弓根)、峡部及下关节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于峥嵘教授分享了《内镜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应用初探》。他介绍说,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金标准为细菌培养,内镜下清创活检培养阳性率大于80%,与开放手术活检相当,降低了二次开放手术率。

讨论掠影

亮点五:workshop尽展各术式操作技巧

在workshop环节,主要围绕经皮椎弓根螺钉、MIS-TLIF、椎体成形术及脊髓电刺激的内容,分四组进行,吴奉梁、廖翔、于峥嵘、苏国义教授担任指导老师。

Workshop掠影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人秉承“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其在脊柱内镜技术、脊柱疾病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具有的技术优势,将先进、实用的脊柱微创知识倾囊相授,以期推动该技术在北京乃至全国良性发展,使患者获益,为百姓造福。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