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2019-01-22 文章来源:山西省人民医院 宋洁富 点击量:127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每年约 180万人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OVCFs好发于脊柱胸腰段和中胸段,骨质疏松症、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等导致多个椎体同时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概率明显增加。

  经皮椎体强化术包括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简单的说,是通过经皮向压缩的骨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来增强骨折椎体的强度和刚度,恢复椎体的高度,减轻或消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椎体压缩骨折的影像学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

  (1)X线片显示骨小梁稀疏、骨皮质变薄、椎体楔形变或双凹变形等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骨密度测定通常采用DXA法,可以确定骨质疏松的程度。

  (3)CT扫描可以确定骨折类型、椎体破坏程度以及椎管内压迫情况。

  (4)MRI可以显示脊、神经受压迫状况,并有助于新鲜骨折和陈旧骨折的鉴别。质硫松椎体压缩骨折最早期最可靠的诊断仪器是核磁,CT和X线对早期的椎体压缩骨折不敏感核磁对椎体内部骨质脂肪化,骨折后椎体内部液化,形成假性囊肿的诊断敏感。

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


并发症的预防

  骨水泥渗漏的防治:准确掌握透视技术、穿刺技术、骨水泥灌注技术。透视技术及穿刺技术有严格把握相应标准,实际临床操作中椎体强化需要的骨水泥往往受到椎体压缩程度、初始体积及椎体骨质疏松程度的影响,很难制定出一个骨水泥需要量的标准体积。骨水泥调制后,粘稠度进入拉丝期为始注入时期,骨折椎体内只需注射2m L骨水泥就足以缓解疼痛、使骨折椎体的支撑强度恢复到正常水平,椎体强化术中注射骨水泥的量不必太多,并且认为如果术中骨水泥用量较少,相应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也小。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引出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以及思考。

  这是一个10年前的故事,患者赵XX,中老年女性,已发生停经,主因腰部疼痛、左下肢坐骨神经痛麻木半年,2008年发生第一次压缩骨折。


2008年5月因腰背疼痛检查发现T12、L3压缩骨折

  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及抗骨质疏松治疗。但是在2012年再次发生腰背疼痛,此时的患者依旧选择保守治疗。


2012年3月腰背疼痛加剧检查发现T12、L3压缩骨折+L2、L5新发压缩骨折

  好景不长2013年7月再次因腰背疼痛住院治疗,此时背痛难忍的患者选择了PKP治疗。


2013年7月再次因腰背疼痛加剧检查发现T12、L2、L3、L5压缩骨折+T8、T11新发压缩骨折、骨密度结果显示重度骨质疏松


2013年7月对新发的T8、T11椎体行PKP治疗

  术后患者剧痛减轻,可是仍有隐痛,时隔3年,2016年患者再发T9压缩骨折,我们这次对其进行了新鲜+陈旧压缩骨折治疗。


2016年2月对新发的T9、T12、L1、L2椎体行PKP治疗

  患者于2018年再次因压缩骨折入院。


2018年5月再次因腰背疼痛住院


2018年5月对L3-5椎体行PKP治疗

案例反思

  这样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引发我们的一个思考,为什么保守不可以缓解疼痛,抗骨质疏松治疗为什么不能起效?

  PVP和PKP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老年人椎体骨折后长期卧床的有效措施,使老人尽快下地运动起来,改善生活质量。

多椎体强化更易造成再骨折?

  1.有研究报道椎体强化术后非手术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 10% ~ 30%。

  2.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的原因仍存在争论,但普遍认为主要与局部生物力学改变、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和骨质疏松的自然进程等有关。此外,骨水泥剂量、分布、种类,以及缺血性骨坏死等因素可提高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风险。

  3.Klazen 等发现原骨折椎体数量是 PVP 术后出现再骨折及发生数量的唯一危险因素,相邻椎体骨折与骨质疏松程度密切相关,而与 PVP 手术无关。

作者简介


宋洁富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一项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主编及参编专业著作5部。

  学术任职: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骨质硫松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华北组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脊柱外科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颈椎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数字骨科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脊椎研究学组第二届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脊柱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委员。

  《中华骨科杂志》《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中国骨关节外科杂志》《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