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人工关节领域的应用和探索——2019年上海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第三次学术沙龙
2019-04-0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471 我要说
2019年3月28日在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长张先龙教授的指导下,由“上海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联合“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关节工程专委会(原假体专委会)”主办,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学术沙龙,在上海交大医学院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3D打印在关节外科中的应用”为主题,来自上海市二十余家医院近60余位关节外科青年才俊汇聚一堂,深入探讨3D打印技术在实现骨科手术精准化、个体化的价值和在临床的应用前景。
会议由上海九院的毛远青教授主持,上海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执行组长符培亮和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关节工程专委会主委李慧武分别致辞。
毛远青教授主持会议
符培亮教授致辞
李慧武教授致辞
上海交大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姜闻博副主任介绍了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的情况。他首先讲述了3D打印技术备受关注的时代背景和在医学领域应用的核心价值,3D打印中心的历史沿革和现有软硬件情况,并和出席的各位临床专家就3D打印金属零部件的机械性能和如何加强医工紧密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姜闻博副主任介绍3D打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
上海九院李慧武教授分享了3D打印技术在复杂髋臼翻修重建中的应用经验,介绍了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骨缺损评估及手术方案设计,3D打印增强块、Cage等假体重建骨缺损等内容,以及在利用3D打印技术时需格外注意的骨质量判断困难、打印金属假体抗疲劳强度不如锻造假体等问题。
李慧武教授分享打印技术与复杂髋臼翻修重建
长海医院汪滋民教授介绍了一例Paprosky ⅢB型髋臼严重骨缺损采用cup-cage技术进行翻修重建的病例,对于该型骨缺损采用Jumbo Cup+Cage技术进行重建可有效修复髋臼骨缺损,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为假体提供坚强的初始固定,短期随访结果良好。
长征医院符培亮教授介绍了一例THA翻修术后发生双侧股骨假体柄断裂患者的坎坷治疗过程,结合文献指出全涂层珍珠面远端固定长柄翻修假体发生疲劳断裂的高危因素有:1.假体柄直径小于12mm;2.股骨距缺少自体骨支撑;3.股骨近端广泛骨溶解;4.年轻人活动量大。
汪滋民教授和符培亮教授与参会者探讨cup-cage翻修技术
上海九院严孟宁教授结合病例分享了3D打印技术在复杂膝关节翻修重建中的应用。针对一例股骨远端严重骨缺损的膝关节翻修病例,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制造出个体化的股骨远端填充块,有效解决了骨缺损,恢复了正常的关节线,实现了与临近解剖结构的完美匹配。
严孟宁教授分享3D打印技术与TKA翻修重建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关节工程专委会夏军、李祥、王琦、吴宇黎和沈灏等教授以及上海关节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会成员参加沙龙并进行深入讨论。全体参会成员参观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并达成部分合作意向。
与会人员参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得与君同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乐无穷。希望借助本次学术活动,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关节外科领域的医工紧密合作,深入推进3D打印技术在复杂关节翻修与重建中的应用,提高手术的个体化、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