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学者汇聚脊柱微创峰会、国内外大咖聚焦软组织疼痛年会
2019-04-21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868 我要说
感谢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马维平、孙金子提供学术支持
2019年4月20-21日,第三届国际脊柱、软组织微创医学学术高峰论坛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年会在京召开。大会前一天进行了7台手术演示,通过骨科在线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近9000人;20日主会场和21日两个分会场的学术授课,每天通过骨科在线直播平台观看人数近13000人。
会议现场
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承办,北京博乾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中美联合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禾普疼痛医生集团和骨科在线协办。
王文主任致辞
“本次大会体现出脊柱微创与软组织疼痛学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其目的是提高疗效、增加病人的满意度。”大会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脊柱微创科王文主任代表中国软组织疼痛学会在致辞中强调,大会体现出了现代脊柱微创的治疗理念,即“以最小的创伤成本、最小的风险系数、最直接最简单的治疗方法,换取最大的治疗效果”。他讲到这种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绝非偶然,其蓬勃之势也将会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普及应用。
王福根主任委员致辞
“疼痛医学事业正在日新月异,砥砺奋进,形式令人鼓舞。”大会主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王福根主任委员在致辞中讲到,为进一步推动疼痛理论创新和诊治技术的攀升,加深对脊柱软组织疼痛治疗机制的认识,本次论坛充分提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思想自由、各领风骚、碰出火花、结出硕果的思想,并期望通过交流新观点和新理念来破解和诠释临床疼痛疑难征象,执着追求,为民除痛,最终为疼痛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富大鹏院长致辞
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秉承着“团结、奉献、严谨、勤奋”的精神,不忘初心、凝聚力量,以更宽广的视野和创新的眼光,在卫生事业发展中培育特色,凸显优势,为健康海淀发展及中关村核心区建设不懈奋斗。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富大鹏院长在致辞中讲到,大会精心筹备,邀请软组织疼痛治疗、疼痛康复治疗等领域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丰富临床经验的精英和骨干力量来参会,致力于为与会学者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李劲涛主任致辞
随着疼痛学科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其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也不断涌现,本次大会从中西医不同的角度对软组织疼痛的治疗进行深入解读剖析。海淀区委卫生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李劲涛主任在致辞中讲到,无论是东西方学术学识火花的碰撞,还是技术上脊柱椎管内外的优势互补,都会为切实解决广大百姓疾病疼痛做出巨大的贡献。
王亚煌主任致辞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的建会原则就是团结广大同仁,繁荣中医药事业,服务广大群众,发展至今100个分支机构,其建会原则始终没有改变。学术处王亚煌主任在致辞中回顾发展历史感慨到,软组织疼痛分会是其主要分支机构之一,也是成立最早的分支机构,组织了多次全国规模的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开展了西部义诊系列活动,颇受关注。他讲到本次大会搭建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秉承着开放包容、互相汲取经验和精华的精神,致力于提高临床诊疗,造福百姓。
丁宇主任主持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丁宇主任主持开幕式并致辞,他讲到近年来微创脊柱外科不断涌现,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而本次大会很好的起到了行业推动和引领作用,博采众长、开拓视野,让与会学者可以满载而归。
启动仪式
合影留念
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微创与软组织疼痛诊疗规范化培训正式启动,陈宇泽、李劲涛、富大鹏、王福根、陈峥郁、王亚煌、周跃、邓忠良、王文、徐仲煌、张春霖和于灵芝参与启动仪式并合影留念。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脊柱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合影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软组织疼痛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部分委员合影
部分与会嘉宾合影
点击图片看回放
国内外专家精彩演绎多学科交叉融合
主持人
专家授课
现代椎间孔镜技术蓬勃发展,其发展方向是孔镜与导航技术结合,以及内镜下融合技术。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讲到经典的经椎间孔入路的脊柱融合技术,手术区域小、难度大;而创新性ZELIF技术,辅助后路固定有优良的临床效果,该技术通过组合式膨胀通道植入普通cage,更好地保护神经根。他总结到这种创新入路方式,可配合内镜使用,具有靶点减压操作,损伤小,高度恢复好,更多植骨容量,有效术后融合等优势,可见创新是脊柱微创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韩国基督大学圣玛丽医院Jin-Sung Kim教授对内镜下退变:并发症的避免与决策和腰椎融合材料聚醚醚酮与钛两个授课题目作重点介绍。在第一个授课题目中,Kim教授就脊柱微创手术中的椎间孔入路及椎板间入路的内镜并发症原因、避免及补救方式展开综述;在第二个授课题目中,他强调腰椎融合材料包括聚醚醚酮与钛材质,而聚醚醚酮具有较少的骨传导性和生物活性,以及3D打印多孔钛材料融合器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理念是功能化、微创化,脊髓无创操作是其关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忠良教授在其授课中强调。在治疗策略上,他建议应根据压迫部位性质决定入路与技术选择,并且首选后路,难度较大可组合入路,实施计划性分次手术。最后,他总结道脊髓型颈椎病风险高,分阶段、组合技术是关键,目前手术技术基本成熟,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内镜治疗前景看好。
主持人
专家授课
银质针导热技术是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王福根教授根据陆氏伤科的银针治疗发展而来,治疗上由触发点、压痛点的治疗,发展至对神经、经络的调整治疗。王教授介绍到银质针治疗可以将热量完美导入软组织深层,改善局部血流,具有良好的热效应;通过银质针以针代刀改善功能,完成机体、能量、信息传递,使得银质针导热技术成为东西方医学的融合点。
康复医学近年来日益热门,并被各级医院重视。现代康复医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包括主被动训练,手法治疗与物理学方法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席家宁教授介绍到,康复医学技术发展潮流是由重治疗转向重评估,物理因子技术发展势不可挡,康复医疗机构的未来格局将是以康复医院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格局。
椎间孔镜技术立于脊柱微创发展潮头
主持人
专家授课
椎间孔镜技术下腰椎间膨胀式融合技术是椎间孔镜技术与腰椎融合技术的完美结合技术,王文教授在授课中强调这种技术前景广阔,临床医生掌握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椎间孔镜技术及经验,同时要把握住其适宜节段,即L4-5以上节段以及极少数L5-S1节段(高髂嵴从椎间板入路),重视椎间高度与CAGE的合理匹配,并关注残余症状的处理。
21日,王文教授对水刀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作介绍,他强调水刀与其他微创技术相比具有创伤更轻,学习容易、上手快,不损伤软骨终板的优势,但它的手术适应症较窄,不适于脱出、游离性和骨化性椎间盘突出症,也不适于混合型椎管狭窄。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扶贫与发展委员会国家级重点学科精准扶贫工程办公室金光玉教授介绍了大病不出县、小手拉小手工程。她讲到这是一个公益性、阳光性的医疗项目,由省级医院联手基层、省级专家联手基层医生,手拉手共同服务广大百姓,并为中国医疗疼痛事业贡献力量。
专家授课
在温针治痛的基础研究上,疼痛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尤浩军教授介绍了最新研究证据,即丘脑作为痛觉内源性调控器官,存在易化作用与抑制作用两种调控机制;而在温针治痛的治疗方法上,尤教授介绍了研究发现,即温针治疗提高痛阈值,穴位镇痛强于非穴位镇痛。
在颈椎微创手术选择策略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春霖教授通过多个病例分别讲述了颈椎前路非融合微创手术、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MEL)和颈椎微创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术式的临床应用,并分享了微创前后路联合安全性的体会,即先进性后路减压有利于增加前路手术的安全性。
多种临床镇痛技术大放异彩
主持人
专家授课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彭宝淦教授细致讲解了颈椎间盘退变与颈痛和眩晕的关系。他讲到颈椎间盘源性眩晕的发病机制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炎症反应从而引起颈痛,连同颈椎间盘退变引起的Ruffini小体伤害感受器共同形成异常本体感觉传入中枢,刺激前庭核,引起感觉错配,并最终引起眩晕。
疼痛治疗方法多样,超声引导下疼痛治疗具有安全、微创、非射线、定位准确的特点,它是交叉学科治疗疼痛的有效尝试,北京协和医院徐仲煌教授在授课中强调。他讲到超声使用的作用包括诊断需求、治疗介导和疗效观察,其治疗方向包括超声介导下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脊柱和关节定位治疗,均在临床上有独特作用。
专家授课
干细胞在不同生长因子刺激下细胞表现出不同分化潜能,具有可塑性、化学趋向性。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丁教授讲到,临床上根据干细胞治疗原理,采用干细胞治疗方式,在骨科和疼痛治疗上取得显著疗效。
超声是精准医疗,具有可视、可触、可听的特点。明确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在超声监控下采用正确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郭瑞君讲到,临床医生在可视化基础上,做到多学科联合,用超声这个“第三只眼”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慢性腰痛机制复杂,关节突来源疼痛有部分来源于神经根背支,神经根背支分布范围大,疼痛定位较困难,神经根内支消融治疗老年顽固腰背痛疗效明显。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许国华教授讲到,临床医生要严格掌握适应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点击图片看回放
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进行了四种类别的手术演示。王文教授用熟练的手术技巧和细致的讲解对椎间孔镜技术下经双侧入路双枚cage植入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病变手术和腰椎间盘水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作重点介绍;在北京协和医院徐仲煌教授的主持下,由三位术者分别进行了“B超”引导下(肌骨超声)软组织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与技巧的演示;最后由王福根教授对银质针技术治疗软组织疼痛的精髓及技巧作演示。
点击图片看回放
点击图片看回放
侯树勋教授授课
专家授课
专家授课
21日,在两个分会场同时进行了授课,第一分会场汇聚了脊柱微创的二十余位专家就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脊柱内镜的手术技巧和椎间孔镜的临床应用等话题进行专业讲解和经验分享;第二分会场的从事临床软组织疼痛方面的二十余位专家,就各类软组织疼痛的诊疗思路、治疗方法做了详细的分享,共同探讨了疼痛学科发展现状及未来。
春意盎然吐花蕊,万象更新天蔚蓝。春风拂柳露华浓,八方学者聚京城。为期两天的的大会可谓干货满满、精彩纷呈,丰富了学者的想象力,并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思想和新方法,让与会学者获益匪浅。
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
(滑动展示)
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始建于1957年,2014年3月12日海淀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北京市中关村医院框架协议》,至2015年11月18日挂牌“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经过近60年的历史积淀,秉承“团结 奉献 严谨 勤奋”的创业精神,现发展成为一所集医、教、研、防、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区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伴随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实施,医院将紧跟医改步伐,努力实现海淀区区域卫生规划目标及海淀区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中关村医院目标。医院将以“大专科 强综合”的理念做好协调发展,力争在五年内打造以老年、康复为主的三级专科医院。医院也将不断凝聚力量,以更宽广的视野和创新的眼光,在卫生事业发展中培育特色,凸显优势,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医院而不懈努力!
脊柱微创科作为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最具特色的重点科室,成立于1997年,经过近20年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在多年的学科建设与积淀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脊柱微创治疗领域是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学科。自当选为2013年度海淀区属卫生系统临床医学重点培育学科以来,在海淀区卫计委的大力扶持下,在院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梯队建设、技术引进以及提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在颈椎、腰椎脊柱内窥镜技术上保持了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自身的特殊和绝对优势品牌。尤其在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以及内镜技术下治疗颈椎病(前路、后路)方面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