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在京成立

2019-05-25 文章来源: 点击量:1355   我要说

2019524日,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在北京正式成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担任学组名誉组长,天津医院徐宝山教授担任学组组长,学组副组长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银和平教授、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召民教授、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医院程黎明教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黄博教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王岩教授、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跃教授为学组成立大会致辞并颁发证书。

周跃教授致辞

周跃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在王岩会长的引领和支持下,在各位同道的共同努力下,得到迅速发展;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在推动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进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但使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在基层医院得到普及,通过这个平台举办的两次国际大会更是将中国的脊柱微创技术推向世界,同时坚持慈善公益事业,受到了同行业其他专业委员会的高度认同和尊敬。周跃教授指出在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平台上已经成立了脊柱内镜学组、显微镜学组微创融合学组、数字化导航学组四大专业学组,这些学组的成立实实在在地推动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脊柱外科的修复与重建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技术,他能够赋予脊柱新的功能和生命。脊柱修复与重建涉及外科缝合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干细胞技术、非融合技术、微创重建技术等等多方面的技术的研究,这都是学组未来所承担的使命。学组的成立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搭建了新的平台,周跃教授祝愿学组在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及所有委员的支持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王岩教授致辞

王岩教授在致辞中首先祝贺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的成立,高度认同该学组相关技术与世界脊柱外科技术接轨的价值,王岩教授充分肯定了所有脊柱微创专家对中国脊柱微创技术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通过实例说明中国脊柱外科在世界脊柱外科舞台上发展的重量。王岩教授希望学组的专家在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真正走到国际前列,通过学组将该专业更加精确化、精准化并与国际接轨,使更多医生受到培训并推动学组不断发展壮大。

徐宝山教授宣读学组委员名单、汇报学组工作计划

徐宝山教授做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工作计划汇报。徐教授指出椎间盘切除后不可再生,会加速退变,外科缝合技术可以修补纤维环,已大量临床应用,取得良好近期效果。目前各种治疗技术对于修复与重建椎间盘功能仍存在一些问题,很多椎间盘疾病不仅要解决目前的临床症状,还要考虑远期疗效,根据早中晚期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通过生物学修复延缓退变,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细胞治疗、因子治疗、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临床治疗方面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减压、固定、融合曾是脊柱外科“金标准”,但导致椎间生理功能永久性丧失及相邻节段退变;非融合技术保留了椎间运动,但还存在疲劳、磨损、移位、翻修等问题;椎体强化技术存在应力集中、再骨折,需要研究技术规范化、生物材料等问题;因此,如何达到满意的疗效和理想的永久性生物学修复与重建,还需要大量RCT研究、多中心研究等,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证明长期疗效、价值、适应证、临床诊疗技术规范等问题是学组未来要承担的使命,修复与重建技术任重而道远。

徐宝山教授强调,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的成立能促进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交流与提高,评估修复与重建技术的临床价值、促进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训达到技术一体化。同时,徐教授还指出学组将通过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术交流、建立培训基地、通过教育和培训促进诊疗技术规范化等,力将学组发展成为有权威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

王岩教授为周跃教授颁发荣誉组长证书

王岩教授和周跃教授为徐宝山教授颁发学组组长证书

周跃教授和徐宝山教授为副组长代表颁发证书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

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名单

名誉组长:周 跃

组 长:徐宝山

副组长:银和平 郑召民 程黎明 黄 博

委 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常 峰 陈 刚 陈书连 陈子贤

程细高 董健文 段满生 方向前

冯 刚 关邯峰 贺宝荣 胡永生

黄 鹏 蒋 毅 孔清泉 黎庆初 

李 斌 李功伟 李 越 李振宙

廖 博 刘新宇 马海军 马维虎

马学晓 孟 斌 倪文飞 宁广智

桑宏勋 宋 恩 孙兆忠 汤 宇

王 冰 武 汉 吴小涛 徐本惠

杨 操 杨大志 杨晋才 叶正旭

俞海明 余可谊 曾建成 詹新立

张春霖 张 涛 张 为 朱卉敏

朱如森 朱泽章 祝 斌

秘 书:刘 越


部分脊柱微创修复与重建学组成员合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