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验传承,“椎”根溯源——马迅教授30年颈椎手术经验分享课程圆满结束

2019-07-14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48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9年7月13日,由山西省医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脊柱外科学组、骨科在线、山西大医院主办的颈椎疾患手术治疗研修班--马迅教授30年经验分享课程在山西大医院学术交流中心成功召开。

参会嘉宾合影

参会学员数量多,学习热情高涨

开幕式上,山西大医院院长徐钧教授、山西大医院骨科主任马迅教授、骨科在线创始人丁晓榕女士分别致开幕辞。山西省医学会秘书长柴志凯委托山西大医院科教处副处长张丽教授宣读贺电。开幕式由山西大医院骨科党支部书记兼骨科副主任冯皓宇教授主持。

徐钧院长致辞

马迅教授致辞

丁晓榕女士致辞

柴志凯秘书长委托张丽教授致辞

冯皓宇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后,学术内容拉开帷幕。马迅教授按照颈椎疾病的六大模块,深入剖析了各种颈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防治等内容。

马迅教授授课中

第一模块:上颈椎篇

本模块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上颈椎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手术两部分,均结合马迅教授三十年来自己进行的颈椎应用解剖学研究,在不断的应用与改进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一套手术治疗理念、经验和技术体系,深入浅出地讲述上颈椎前路和后路各种内固定手术的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流程与经验等等。

第二模块:颈椎创伤篇

马迅教授首先对30年来治疗的下颈椎损伤的大量病例进行了详细的回顾,从后路最初的钢丝捆绑,颈椎后路关节突钩板(自行设计),侧块螺钉、椎弓根钉固定术,到现在的微创通道辅助下的颈椎侧块螺钉置入内固定术;从前路单纯的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到前路椎间盘切除或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再到现在的微创通道辅助下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系统介绍了颈椎损伤的手术治疗策略、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另外结合自己进行的应用解剖学研究,对下颈椎侧块钉、椎弓根钉的置入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经验分享。

第三模块:颈椎病篇

颈椎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年轻化趋势。马迅教授在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很深入的系统研究。首先从颈椎病手术入路的选择方面讲解,对于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前后路联合手术的选择适应症进行了全面的讲述。对于颈椎病手术减压重建方式选择进行了系统讲述,介绍了前路、后路及前后联合的重建术式及选择策略。而对于颈椎前路手术,马迅教授详细阐述了如何正确把握ACDF、ACCF、人工间盘置换术(ADR)、Hybrid手术方式的适应症,并提出随着时间的变迁,技术的更新,人工间盘置换术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观察。颈椎后路手术主要有后路椎板切除和后路椎板成形术,其各自有优缺点,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那么对于前后均有压迫的“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前后联合手术是否必须,单一入路能否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和探讨。另外还提出了复杂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概念,并详细分析了这类颈椎退变严重,神经压迫症状重的颈椎病的分类和分型标准,结合具体病例充分阐述了根据标准应该如何正确选择手术治疗方案。对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前路骨化块的切除方法,马迅教授讲解了后路椎板减压固定的方式,骨化块“漂浮”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第四模块:颈椎特殊类型与并发症

在本章节中,对于颈椎病合并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如何选择手术部位,马迅教授进行了详细说明与讲述,并认为应以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来确定治疗方案。对于颈椎结核的手术治疗,应在严格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椎稳定性为主。颈椎围手术期并发症相对较多,如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不论前路还是后路,均应当重视手术操作,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在颈椎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当重视矢状位平衡的重建,这对于缓解术后轴性症状、提高手术疗效有重要意义。颈胸结合部位置特殊,比邻结构复杂,此处前路手术显露难度较大,必要时可以联合胸骨部分劈开,但是要注意保护好周围神经血管组织。

第五模块:颈椎肿瘤及畸形

脊柱肿瘤全椎切除手术难度大,术前要详细评估患者,通常需要两个入路完成。马迅教授对此处进行的要点进行了精彩的讲述和分享,还展示了很多典型与复杂的病例。而对于颈椎后凸畸形,由先天性、退变性和医源性原因导致,对轻度、中度后凸畸形,有效的神经减压是关键,而对于重度后凸畸形,在治疗神经压迫同时,兼顾矫形。

第六模块:微创篇

颈椎微创技术方面,展示了通道下颈椎ACDF、ACCF和ADR术式,后路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手术操作视频资料,将这些术式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并且对微创通道下全椎切除进行了视频展示,如何完成Enbloc切除,具体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但是这些操作必须建立在术者具备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和操作技巧的基础之上。

颈椎是人体重要中轴骨之一,有着骨性结构复杂,毗邻器官众多,血管及神经分布密集的特点。退变性改变、创伤、肿瘤、感染、畸形等病理现象均可在此处发生,并引发疼痛、四肢麻木、无力神经压迫或者神经损伤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引发呼吸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生命。而外科手术干预是治疗颈椎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40多年前的中国,颈椎曾被认为是所有外科手术中的“禁区”!如今,颈椎手术在华夏大地上早已经蓬勃发展,从最初的前路单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和椎板切除术,发展到各种手术减压和重建方式,再到现在显微镜、椎间孔镜、经皮微创通道下的颈椎减压、融合、内固定等技术。

本次研修班马迅教授结合他本人30多年来颈椎手术治疗经验,对颈椎疾患的手术治疗进行了系统完善的讲解,更好的普及和传播了规范、有效的颈椎疾患的诊治原则和手术技术,使学员了解了30年来颈椎手术的发展历史及新技术的建立,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同时为促进中国颈椎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学术讨论气氛热烈

学员听课聚精会神

学术支持:山西大医院骨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