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当谋远,蓄力好远航——2019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召开

2019-07-20 文章来源:上海市医学会 点击量:2081   我要说

7月19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共同主办的“2019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开幕。

本届大会聚焦骨科近年的趋势进展,邀请到了来自临床、管理、法律各领域的大咖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基础与热点并重、医学与人文互映的学术盛宴!也为上海骨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青年骨科医师展示风采的闪亮舞台!

开幕式

开幕式由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候任主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主持。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姜建元教授致欢迎辞,感谢骨科前辈们为上海骨科打造了一个广阔的圆梦高地。本次年会本着打造精英、培育英才的初衷,努力为青年医师提供一个增进交流、展示风采的学术舞台。不仅设立了青年医师优秀论文以及优秀壁报的评选,更让青年医师在七大分论坛唱主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院士致辞,指出参会目的就是要求技、学艺、明道,年轻医生需要经验丰富的前辈指导并加强相互交流,这样医学技术才能得到推广。医学技术做到得心应手和形成特色就成为高层次的艺术,成为一种风格或体系了。鼓励年轻医生要学习将骨科技术作为一种艺术进行交流。

上海市医学会会长、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致辞,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在学界专家大咖们的支持下,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分会连续多年荣获上海市医学会优秀专科分会、优秀主委和优秀秘书的“大满贯”。作为学会各专科分会中的佼佼者之一,骨科分会是以学会工作推动学科建设的典范。本次骨科年会,着重为青年医师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分七个论坛近260篇青年论文交流、病例讨论和辩论赛,全方位多形式展示了青年骨科医师的学术成果,用交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讨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从而促进青年医师努力学习,更好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也是作为一名医者的“不变初心”。

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邀请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央视法律讲堂主讲人陈云芳律师,围绕“骨科法治能力与学科建设”发表了精彩演讲。陈律师指出,医学专科建设、学科建设和行业发展都离不开法治,法治贯穿在现代医生需要具备的临床技术能力、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中。医学创新存在不确定性、突破性、前瞻性,而法治则是确定性、保守性、滞后性的。医疗机构采用新技术应当开展技术评估和伦理审查,实体上要求安全、有效,程序上要求规范、可控。在行业的发展上,医学会可在行业规划上把控政策方向,制定规范化行业指导和约束策略。

专题报告

脊柱学组倪斌教授介绍了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进展。颈椎骨折脱位致残率高,然而我国缺乏大样本、系统性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颈椎骨折脱位,早晨清醒状态下的闭合复位、手术固定,对神经功能改善至关重要,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复位,恢复颈椎序列,复位是最好的减压。

关节学组张先龙教授以“人工关节感染(PJI)现状与未来”为题进行了精彩演讲。PJI的诊断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组织学检查结果的最佳阈值、早期急性感染及不同PJI的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等。关于PJI的治疗,一期和二期孰优孰劣,目前仍难下结论,需要前瞻性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来寻找证据。我国亟需适合国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性文件,尚缺乏高质量中国证据。

创伤学组纪方教授针对年轻人股骨颈骨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目前年轻人股骨颈骨折的热点问题包括手术时间、复位质量及复位方式、股骨头血供研究新进展、内固定方式的不断改进、一期植骨选择及争议。纪教授指出,绝大多数证据支持尽早(24小时内)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优先选择切开复位;角稳定装置(DHS+抗旋转螺钉)固定更好;带血管骼骨植骨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和大样本验证,腓骨植骨是新的治疗策略,但手术难度大、损伤大。

脊柱微创学组叶晓健教授阐明了脊柱微创手术及数字化技术的现状、价值与前景。微创是全球性的手术趋势和医疗研发焦点。脊柱微创手术的目标是损伤最小。成功、漂亮的手术不等于有良好的疗效,小切口不是微创唯一标志,而是更少的组织损伤。借助椎间盘镜、内镜等工具,术野图像数字处理传输放大、术前术中3D解剖图像匹配等数字化导航技术,脊柱微创外科发展迅速。

关节镜学组王蕾教授深入剖析了肩关节置换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角色。严重肱骨近端骨折是肩关节置换的指征,反肩置换术是比较新颖的方法,其在临床已逐渐形成应用趋势。这种方法术后可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并有效缓解疼痛,且术后功能恢复不太依赖功能性肩袖。

足踝学组马昕教授围绕“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促进足踝外科精准化发展”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思路。哈佛学者发现,长期光脚走路产生的老茧比鞋子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足底触觉敏感度更高,膝盖收到的冲击力较弱。但光脚跑(五趾鞋)可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前足着地会导致踝关节扭伤,足趾各自为政增加意外损伤风险,没有气垫也很危险。人类的足趾进化到了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发挥最强大的功能才能避免受伤,钉鞋能起到护脚的作用。不同的运动模式需要不同的足部触地模式。

骨肿瘤学组郝永强教授传递了3D打印与个性化骨肿瘤医疗方面的新思维。前沿技术促推医学进入新时代。病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生需要拓展创新思维。我们应用3D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已取得了较好疗效,掌握了新模式的医师再也不愿回到传统治疗模式。

护理学组王晓宁教授就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在骨科护理中的体现,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骨科专科护士在伤口护理、患者快速康复、外来器械管理、护理模式创新(骨科护理门诊)、护理器具创新、设备管理和团队协作方面大有可为。未来骨科专科护士的发展可贯穿评估、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要着眼跨领域合作,学科综合化;实践循证化,照护个性化;技术信息化,模式创新化;设备精密化,配合团队化。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炳芳教授在总结点评时指出,今天各个学组交流的话题都是本学组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干货满满,很多新进展、新思维让大家耳目一新,对于提高骨科临床实践水平、拓展科研思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两年举办一次,是上海及华东地区骨科同道们交流的优质平台。7月20日,创伤骨科论坛、脊柱及脊柱微创论坛、关节外科及关节镜论坛、骨肿瘤论坛、足踝外科论坛、骨科护理论坛、青委会论坛七大分论坛的学术讲座将“全面开花”,相信与会者都会收获满满,获益匪浅。让骨科青年医师充分亮相,大展风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