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医师节,AOSpine脊柱脊髓损伤基础学习班在天津召开

2019-08-17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32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9年8月19日是我国所有医师的节日,就在医师节的前夕——8月17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团队邀请了骨科届同仁在天津召开了“AOSpine脊柱脊髓损伤基础学习班”。大家齐聚天津,谈骨论脊,为迎接医师节的到来做好准备。

本次学习班主席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文教授共同担任,并邀请到国内外知名脊柱脊髓损伤领域的专家担任讲师。在为期一天的学习时间里,授课专家详细讲解了脊柱脊髓损伤的相关诊疗技术,并在课堂上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参会学员收获颇丰。

学习班现场

冯世庆教授致辞

在开幕式上,冯世庆教授对与会授课专家及学员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对AOSpine学习班进行了详细的介绍,AO在2000年成立了脊柱专家组,2003年初,在AO脊柱专家组的基础上成立了AO国际脊柱学会,AOSpine中国理事会也在同年成立,在AO的组织框架内专门从事脊柱外科学的科研、发展、临床资料收集和教育工作。旨在通过其理论、操作的培训,使全世界脊柱和创伤骨科医生接受并使用先进的治疗概念和理论。

冯世庆教授提到本次学习班在医师节的前夕召开,是对所有骨科医师的致敬。这是AOSpine学习班第二次来到天津,为天津的骨科同道提前带来了学术凉爽之风。

袁文教授致辞

袁文教授介绍了此次学习班的讲师,分别是学习班主席和联合主席: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文教授;国际讲师: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哈伯维尤医学中心Fangyi Zhang教授;地区讲师:日本千叶大学医学院Seiji Ohtori教授;国内讲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宇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天胜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客座讲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广智教授和雪原教授。

讲师风采

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一般治疗原则

在这一章节中,Seiji Ohtori教授分别讲解了《胸椎骨折脱位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和《微创技术在腰椎骨折中的应用》的讲题。在第一个讲题中,Seiji Ohtori教授介绍了胸椎骨折诊治的发展历史,结合胸椎解剖学特点及骨折分型,通过对手术病例的回顾分析,详细讲解了胸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原则,并推荐使用AOspine胸椎骨折分型系统,提出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合理选择前、后及前后路结合的手术方式。

Seiji Ohtori教授在第二个讲题中,通过手术病例讲解在老年病人中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骨折,分析不同损伤节段如何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并结合手术视频,重点介绍老年患者在胸腰椎骨折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后凸畸形,此时OLIF术式可以作为纠正这种后凸畸形的一种手术选择。

宁广智教授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注意事项》的讲题中,分享了PKP手术中医生应该注意穿刺相关问题(硬膜下血肿、心脏或大血管损伤、气胸和肋骨骨折);骨水泥相关问题(周围组织渗漏、椎间孔或椎管内渗漏、血管内渗漏、肺栓塞);新的椎体骨折(相领椎体骨折、手术椎体再骨折、骨水泥松动);感染,并通过丰富的病例讲解了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情况的措施:①掌握手术适应症,根据自己经验和水平选择病例;②规范的手术操作,良好的成像;③术后严密关注患者情况,有异常及时检查处理;④正规全程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椎体成形术是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术式,董健教授在《OKP、PVP的手术技巧》的讲题中,强调了在术前需要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责任椎体;医生要根据患者骨折节段及形态来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及方式;穿刺及骨水泥入路过程应利用影响密切监测,分次注入,骨水泥弥散要好,关键是注意预防渗漏;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是椎体成形术围术期管理的重点。

在《腰椎骨折术后感染的处理原则》中,董健教授分享了团队的成功经验。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治疗目的在于根治感染、维持脊柱稳定性、防止并发症产生和缓解疼痛。感染确诊越早,使用抗生素的疗效越显著,因此患者术后情况的随访尤为重要。对于创口持续渗液、红肿、疼痛进行性加剧及深部感染(尤其是硬膜外脓肿)的患者,手术干预则十分必要。

冯世庆教授在《腰椎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的讲题中介绍,术前要根据腰椎骨折分型,规划科学手术方案,特别注意骨质疏松患者的手术治疗;关注患者自身情况、内固定器械、手术操作方式及感染等容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因素,采用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内固定失败要及时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损伤;针对不同患者可以选择前路重建术、CBT螺钉固定技术等术式进行翻修。

颈部脊髓损伤的诊疗

Fangyi Zhang教授在《当今枢椎以下颈椎创伤的手术治疗新理念》的讲题中,通过病例详细讲解了枢椎以下颈椎创伤手术时,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关注患者小关节情况、注意预防并发症等,并介绍了最新的治疗理念:骨折尤其是骨折线超过圆锥孔的患者,需要探测椎动脉损伤。在手术时机方面,Fangyi Zhang教授建议24小时内手术可以更有效地挽救患者神经功能,而对国内流行的“病人有低钠、高热或者呼吸不好是手术禁忌症”说法表示不敢苟同。

孙宇教授在《颈脊髓损伤院前急救、转运和影像学评估》的讲题中,强调了在颈椎损伤的院前急救中,固定十分重要,可以采用硬质颈托、固定带、海绵包等固定,但不建议使用沙袋固定。在转运时,要准备吸引器、关注转运超过2小时患者压疮的情况、一定要制动体位。必须迅速、小心地利用最恰当的方式,把伤者从事发地转运至最近的、具有诊治脊髓损伤患者能力的医疗机构,只要有可能,推荐将伤者转运至治疗脊髓损伤的专科医疗机构。时刻谨记救助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

孙宇教授还分享了《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的手术治疗技巧》的讲题。在AO分型中,颈椎骨折脱位分为A型:压缩性损伤、B型:分离性损伤、C型:旋转性损伤,并分析了闭合复位、前路或者后路切开复位的治疗效果。

袁文教授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原则》的讲题中,分析了AS颈椎骨折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中容易发生遮挡,建议行CT三维重建、MRI明确诊断。治疗原则为复位骨折、重建脊柱稳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体位、手术途径、复位技术等均为手术难点,需要大家掌握。

在《颈椎骨折术后食道瘘的治疗及预后》中,袁文教授指出,预防食道瘘需要遵循颈椎外科手术原则、充分考虑生物力学原理、专业训练、术中牵拉等保护食道、术后及时发现食道瘘并及时处理。

在C2骨折中,II型齿状突骨折占比最高。杨惠林教授在《颈椎齿状突骨折分型及治疗进展》中,讲解了颈椎齿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型、解剖结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颈椎齿状突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并发症概率都是10%左右,前路手术容易并发骨不愈合、齿状突螺钉松动、吞咽困难、感染等。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来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制定手术方案时要考虑个体化、精准化、微创化。

董健教授讲解了《上颈椎骨折的治疗原则及手术方式》的讲题。上颈椎骨折缺少特异性症状,容易出现漏诊、误诊;部分可以保守治疗,如果不能保守治疗需要及时手术;上颈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需要良好的手术技术。

胸腰段骨折脱位的特点及治疗

雪原教授在《胸腰段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的讲题中,讲到胸腰段椎体前缘高度丢失产生更大的屈曲扭矩——椎体再骨折;胸腰段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导致疼痛、松钉;TLIO是应当考虑的力学因素;推荐短节段固定并伤椎置钉;推荐使用PKP,尽量恢复前缘高度丢失。

孙天胜教授分别讲解了《胸腰段骨折的分型、评分及临床指导意义》和《伤椎置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原则》的讲题。掌握AO分型、TLICS分型,可以明确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能够指导手术操作,制定手术入路以及复位方法。伤椎置钉能够很好预防椎体塌陷等问题,孙天胜教授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分析了伤椎置钉的临床疗效。

Seiji Ohtori教授在《微创经皮螺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进展》的讲题中,分享了不同年龄、损伤节段及损伤程度胸腰椎骨折应用微创经皮螺钉技术治疗的手术病例,分析了微创经皮螺钉技术在青年和老年患者胸腰椎骨折中的正确应用,并可有效减轻疼痛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Fangyi Zhang教授在《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截骨矫形策略》的讲题中分享了治疗心得。这种畸形常发于胸腰椎骨折治疗不当或者不予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此时不需要手术治疗。一旦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黏连、疼痛等症状时,需要手术干预。

冯世庆教授在《PVP、PKP治疗OVCF的临床疗效原则》的讲题中讲解了PKP、PVP的治疗优势。OVCF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保守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量化评分系统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早期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疗效,1周内手术效果更优;PVP或PKP可显著缓解OVCF患者腰背痛,相比保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PVP无法恢复后凸畸形,远期效果不理想,而对于陈旧性骨折未愈合患者,认可进行PKP治疗而获得较好的疗效;骨水泥渗漏是PVA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想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杨惠林教授在《PVP、PKP以及囊袋扩张技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选择》的讲题中讲到,骨质疏松性骨折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OVCF的漏诊率为82.57%,漏治率为75%,死亡率高达50%。对于PKP、PVP这两种术式,杨惠林教授表示,虽然两者都能达到止痛的作用,但PKP的安全性会高于PVP。

脊髓损伤的诊疗

宁广智教授讲解了《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讲题,国际标准自1982年首次推出以来,共进行了8次修订,在2019年公布了最新版。最新版引入了两个概念:①介绍了一种用于记录非SCI相关损伤的新分类法;②完善了部分保存区(ZPP)的定义,并将ZPP的确定单独列为了神经学分类的第六步,将指导语修订为“仅适用于S4-5感觉或运动功能消失的患者”。

杨惠林教授在《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中,分析了治疗该类脊髓损伤需要注意的事项。儿童由于解剖学上的弱点、发育中的颈肌不够强大、颈椎韧带松弛等原因,导致发生无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概率高于成年人。该疾病需要积极采取院前急救,可以使用MRI等影像检查、推荐保守治疗,慎用大量激素冲击疗法、手术治疗一定要满足适应症,警惕合并脊柱结构不稳定及脊髓受压。

雪原教授在《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治疗及预后评估》的讲题中,从症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愈后等方面,全方面介绍了该疾病,并推荐使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200mg/天、适当速度补充浓钠、适当升血压等治疗方式。

Fangyi Zhang教授在《急性脊髓损伤救治中的药物治疗:什么有效?什么无效?》的讲题中,分享了一个急性脊髓损伤的病例。通过和现场学员的互动,Zhang教授详细分析了各种治疗药物的疗效,为同行指明了药物治疗的方向。

孙天胜教授在《急性脊髓损伤的最佳手术时机选择》的讲题中分析了早起手术时间的界定。其中,8小时内采用手术的不多,24小时内手术由于神经细胞尚未坏死,操作性高,已被大多数医生接受。而早期手术能够促进神经更快康复、安全性更高、减少治疗时间、减轻医疗费用。

冯世庆教授在《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回顾了脊髓损伤的研究历程,并介绍了脊髓支架、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等最新研究进展。冯世庆教授推荐同道要开展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建立规范化诊疗体系(包含积极采取院前急救、入院评估、采取正确的治疗策略)等。

冯世庆教授总结学术内容

随着闭幕式上冯世庆教授对本次学习班的总结以及对所有与会讲师和学员的衷心感谢,本次学习班圆满划上了一个句号。这次学习班旨在强化年轻医生及学者专业知识,并将之融入到日常临床工作中去,从而使患者受益。

此次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AOSpine学术活动,为授课专家与学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准、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对我国脊柱脊髓损伤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班合影

在8月16日,冯世庆教授团队组织下,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OLIF高级培训班也胜利召开,冯世庆教授、范顺武教授、丁文元教授、宁广智教授等国内OLIF专家和冯世庆教授团队中具有丰富OLIF手术经验的张蒂、刘洋医师出席授课,为大家带来了OLIF领域的前沿学术理念和最新操作技巧,现场近有百位学员共同参与学习。

讲者

高级培训班合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医师节的前夕,骨科同道们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上潜心学习前沿脊柱外科知识,充实自己的业余时间,为造福脊柱脊髓疾病患者打好基本功,为奉献健康中国的事业做好准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