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献礼:七载荣光不忘初心,津门骨科再创辉煌

2019-08-1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25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2019年8月18日,在天津市骨科医师殷切的期盼下,第七届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四届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年会、第四届天医—新桥脊柱微创培训班终于如期而至。会议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骨科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及新技术培训,内容聚焦前沿、覆盖广泛,有利于帮助天津骨科同道整合资源,发展基础研究及和创新转化工作。

大会由天津市医师协会、天津市康复医学会和骨科在线主办,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承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协办。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在医师节的前一天召开,为天津市的骨科医师创造一个由国内外骨科大师带领,共同探讨、交流的学习环境。在引领同道学习的同时,冯世庆教授代表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向奋斗在维护人民健康第一线的骨科医师们致敬。

大会合影

冯世庆教授致辞

“金秋悄然而至,相聚渤海之滨。”会议主席、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对远道而来的授课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积极支持天津骨科发展的有关单位领导、同仁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在大家的支持与鼓励下,成功走过了七个年头。在这每年一度,属于天津所有骨科医师的盛会上,来自海内外的骨科专家不辞辛劳,赶到会场传经送宝,让天津骨科学术界焕然一新。每年的大会都选在医师节前夕这一特殊的日子召开,向大家展示天津市骨科同道将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健康使命,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的决心。

雷平院长致辞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雷平教授表示,骨科作为医院的支柱科室,在科室主任冯世庆教授以及科室成员的努力下,紧跟世界发展,大力提高科室诊疗水平,对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起到支撑作用。本次大会讲者阵容强大,会上交流成果一定能够促进医院骨科和天津骨科的发展。

华勇副会长致辞

天津市医师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华勇教授代表协会对支持、参与本次会议的各位专家、骨科医师表示感谢。感谢各位专家牺牲宝贵的休息时间,来到天津传授骨科知识,为天津骨科的发展无私奉献;感谢冯世庆教授对天津骨科的贡献,在冯世庆教授的带领下,天津骨科医师能够团结一致,齐心发展,才能取得一系列的成绩;还要感谢在座的各位骨科同道,骨科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正是在座的各位同道不畏艰苦,奋斗在医疗前线,坚决捍卫人民健康。

邱勇教授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邱勇教授表示,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在冯世庆教授的带领以及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年来,冯世庆教授团队在脊柱脊髓损伤领域默默地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康复希望。

王坤正教授致辞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表示,来到天津后,深刻感受到这里骨科发展日新月异。本次会议授课嘉宾阵容庞大,汇聚大量国内外知名骨科专家,集中授课,内容详实、精彩,为天津骨科界带来更多权威、全面、前沿的学术知识,促进骨科发展。

王岩教授致辞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王岩教授表示,自成立以来,天津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一直致力于继续教育工作,全力支持住培、专培工作,为我国骨科输送大量骨科人才。本次大会邀请了很多名师大家授课,能够在医师继续教育培训之外,给予骨科同道们更多的学习机会。

大会开幕式由宁广智教授主持

大师授课 如沐春风

隆重的开幕式后,来自海内外的骨科大师分别登台授课,传授权威、前沿的学术知识,在秋天为天津骨科界带来了一阵学术春风。

张英泽院士授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英泽院士带来了题为“骨科理论创新”的精彩报告。他基于团队的多年研究提出了以下六大理论创新:骨折顺势复位固定理论、骨折内加压理论、骨动态形变定律、次生损伤、仿生固定理论和膝关节不均匀沉降理论,并以“理论讲解+动画演示+病例分享“的形式对上述创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与会听众收获颇丰。报告最后,张英泽院士希望用自己的研究来激励后辈,期待大家会有更多的新的理论创新来推动骨科的不断发展进步!

王岩教授授课

强直性脊柱炎作为一种高发病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性疾病,晚期常表现为全脊柱强直,胸椎后凸,头部前伸,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王岩教授在题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综合外科治疗”的报告中将其首创的3D脊柱截骨术创造性的应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外科治疗手段,针对合并关节挛缩强直患者个性化设计并规范了关节置换技术体系,并以典型病例形式分享了手术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广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福音。

田伟教授授课

北京积水潭医院田伟教授在《手术机器人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的讲题中首先分析了目前骨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需要实现技术的突破来解决问题,并引出骨科脊柱手术机器人技术,详细讲解了脊柱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各类脊柱手术机器人性能对比,以及在脊柱手术病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特别强调其在远程控制中的强大功能。田伟教授认为机器人智能技术开启了脊柱外科手术的新篇章。

王坤正教授授课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坤正教授带来了“人工髋关节发展的进程和存在问题”的精彩报告。王坤正教授回顾了中国髋关节的历史进程,他讲到中国的的关节置换研究增长迅速,但同时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复杂病例多,手术难度大;缺乏自主创新产品,快速康复,地区发展不平衡及缺乏规范登记随访系统等问题,还需要大家的不断创新和努力。

邱勇教授授课

腰骶部畸形合并骶髂关节发育不良对其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邱勇教授带来了“伴骶髂关节发育不良的腰骶部畸形:一种少见又难治的先天性脊柱畸形”的精彩报告。报告结合典型病例介绍疾病自然病史的进程与发展,骶髂关节发育不良对于腰骶部畸形手术治疗的影响。特别强调了手术治疗中骶髂关节重建、腰4-5水平化、髂骨固定等要点的重要性,修复解剖结构的同时更要关注患者功能恢复。

讲者风采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袁文教授带来了“严重颈椎OPLL何时选择手术”的精彩报告,并阐述了严重OPLL保守治疗无效,风险更大,压迫重应及早手术治疗。袁文教授具体讲解了相关的流行病学,表示无症状的严重OPLL会迅速或缓慢进展,进而可能造成脊髓损伤,提出骨化椎管侵占率高,时间长的患者应尽早选择手术,还提出应注重术前评估和术式选择,术中神经监护避免并发症。

天津市天津医院马信龙教授带来了“数字化技术在骨科精准手术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通过对比骨科数字化精准矫形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比,应用数字化技术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数字化手术能够制定出最精确、最优化的手术方案,将手术进行虚拟设计,从而明显减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具有手术精度高、可视化等优点。使用先进的数字化骨科技术,经过模拟仿真可以对手术方案进行模拟,把临床相应的数据进行整合,让实际手术操作更加安全、精准、有效。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蒋青作了题为“MAKO机器人全髋关节置换”的精彩报告。蒋青教授首先介绍了MAKO机器人的诸多优点,包括个性化,精准,安全及结果可预测等优点,但也存在如昂贵,假体选择小等缺点。随后蒋青教授对MAKO机器人的术前规划,手术操作等进行了详细讲解。蒋青教授在报告中亦提出了几点思考:到底是什么限制了MAKO的适应症选择?对于复杂THA如何实现完美的术前规划?

脊髓损伤是一种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基于此,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天胜教授提出了“脊髓损伤我们还需要关注什么?”这一科学性临床问题。他认为,医务工作者应重点关注血压、脑脊液引流、损伤程度及损伤平面与预后的关系,注重患者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收益。此外,他倡导规范科学的术前规划、合理的术中操作以及规范的术后康复等全流程围术期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北京博爱医院李建军教授在《脊髓损伤后脑和运动终板的多模态研究》的讲题中,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脊髓损伤后脑和运动终板的多模态研究展开讲解,首先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大脑变化在脊髓损伤后的重要作用,并针对脊髓损伤后大脑不同区域形态、功能等随时间变化情况展开研究,并探讨了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运动想象及神经调控等康复治疗的应用,在保护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日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讲师风采

脊柱侧凸是危害青少年和儿童的常见疾病,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其中胸腔镜手术、导航辅助微创椎弓根置钉、OLIF等是目前用于治疗脊柱侧凸畸形的微创手术方式。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悦教授带来了“机器人辅助脊柱侧凸微创矫形”的精彩报告,探索机器人辅助的微创矫形技术用于治疗脊柱侧凸的可能性及其优势。朱悦教授提出针对青少年特发性侧凸、成人特发性侧凸不同的处理方案,强调做好术前规划、应用机器人辅助置钉、加压矫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北京博爱医院曲铁兵教授带来了题为“我们需要中国人的膝关节假体”的精彩报告,中国的膝关节置换日趋增加,然而我们在手术时常发现假体覆盖不匹配、型号不合适等问题,导致我们被迫接受-轴线优先/解剖匹配为辅的理论。究其原因是国人与西方人的解剖几何形态的不同。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股骨髁相对较“薄”,胫骨平台相对较“圆”,胫骨平台后倾角(PSA)相对较大。我们需要规范化的技术、真正国人的假体、个性化的假体、简化而精确的工具。

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患者,易致髋关节骨折,同时也可导致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以及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和下沉。山西大医院刘强教授带来了“重度骨质疏松髋关节置换—假体选择及手术要点”精彩报告。刘强教授为大家讲解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分析、 髋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结果对比、从假体设计谈疏松患者假体的选择、以及手术经验分享髋关节置换术与抗疏松治疗。刘强教授针对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情况,论述了治疗方式的选择,手术方案的选择,假体的选择,并对全髋关节置换进行了着重说明,很有指导意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董健教授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的讲题中,从脊柱转移性肿瘤流行病学特点,治疗理念,围手术期管理和术后康复等几个方面展开讲解,明确指出其发病多集中于老年人群,治疗理念包括考虑独立危险因素、精细化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等。治疗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神经功能的影响,并通过应用多种评分手段评估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进行精确指导。

讲师风采

什么是微创,微创脊柱手术有哪些优势?来自美国的Fangyi Zhang在题为“Evidence and based medicine in spine surgery: Is MIS better than open“报告中做出了基于循证医学的解答。Fangyi Zhang 教授首先介绍了微创手术的定义,微创理念以及优势。他讲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尽管通道微创手术复发率要高一些,但手术效果更好,如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综合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从长期效果来看,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无差异,但短期效果微创手术更具优势。

科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科研过程中一定会面对的,也是必须克服的。《中华创伤杂志》编辑部主任刘国栋教授针对科研分组的可比性作了精彩的报告。报告中简述了论文发表的全过程,并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揭示了科研设计中存在的教训和警示,且给出了恳切的建议:提前探路,多向专家们请教、多看文献;适时抬头看路,调整和完善研究。使人受益匪浅。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张正丰教授带来了题为“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治疗颈椎小关节脱位”的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并且结合病例,着重阐述了撑开复位的不同方式方法。其中他开发的前路小关节切除术克服了前路复位困难的问题,开发的前路椎弓根撑开复位技术直接撑开小关节,并通过加压使上关节突后移,开发的前路椎弓根螺钉钢板内固定技术使得前路得以坚强固定,从多个角度客服了诸多难题,为颈椎小关节脱位带来了更佳的治疗方案。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贺宝荣教授带来了题为“创伤性寰枢椎失稳脱位的治疗策略”的精彩报告,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创伤性寰枢椎失稳脱位的分类、诊断及治疗策略。寰椎骨折的治疗策略:对于稳定的寰椎骨折,推荐采用硬颈围或头颈胸支具对颈部进行制动;对于不伴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寰椎骨折,推荐采用头颈胸支具或halo支架对颈部进行制动;对于伴横韧带断裂的不稳定寰椎骨折,推荐采用halo支架或手术固定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是脊柱常见疾病,常导致相邻脊神经根受压迫,也是腰痛常见病因之一。人工智能已逐步应用于各大重要领域,人工智能结合临床应用是目前发展的重大趋势。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在“人工智能在腰椎间盘突出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的报告中详细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外科大夫的关系,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通过MSU分型、Pfrimann分型对腰椎盘突出程度、突出部位进行评估,实现对腰椎间盘突出正确快速诊断及鉴别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

主持人风采

18日下午,专家分别从脊柱、创伤、关节、运动医学和骨肿瘤领域进行授课,专家和学员分别围绕病例、学术内容丰富精彩,参会代表收获满满。

会场掠影

握手新桥 相得益彰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作为国内脊柱微创领域龙头之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居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为促进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乃至整个天津地区骨科微创脊柱的发展,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携手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在18日下午召开了第四届天医—新桥脊柱微创培训班。

冯世庆教授致培训班开幕辞

嘉宾合影

天津和新桥医院的骨科微创专家围绕着OLIF、ZELIF、数字导航等各种微创技术授课,将大会学术气氛推向了一个新高潮。

聚焦康复 关爱患者

值此大师汇聚之际,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在18日下午召开了“第四届天津市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年会”。会议分为“骨质疏松”“脊柱微创”“创新与转化”“护理专题”“青年论坛”共5个专题,从骨科各个领域聚焦了骨病患者的康复问题,呼吁骨科医师更加关注患者康复,为患者带来更快的康复、更好的疗效。

会场掠影

创新来源于基础,转化服务于临床。本次会议采用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等形式,就当年骨科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交流,极大促进了天津骨科学术理论的发展,能够推动骨科创新与转化工作,将研究硕果更快地分享给骨病患者。

闭幕式合影

学术支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