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第十届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2019-10-1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291   我要说

论坛主席寄语

十年涵育,栉风沐雨;

十年践行,上下求索。

经过十年实践,国内外专家达成以下共识:

微创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

微创不应仅仅着眼于减压,还应该兼顾融合与重建;

微创不只是内镜的代名词,也应该包含其它技术手段;

微创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对脊柱外科地补充和优化;

微创不仅要勇于探索、创新开拓,也要重视规律、尊重边界;

微创不能夜郎自大、闭门自嗨,更要五湖四海、兼容并蓄。

2019年10月11-13日,第十届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暨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年会在上海举行。

开幕视频:https://url.cn/5bBv3UF?sf=uri

依托瑞金医院110年传统和学术传承,“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历经十年,业已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微创脊柱外科的高端国际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秉承国际化理念,围绕“微创脊柱手术的争议与思辨”这一主题,邀请来自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就脊柱微创手术的热点和争议问题,以专题演讲、病例讨论、专家争论等形式,与国内脊柱外科同道一起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开幕式掠影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微创学组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文坚教授主持,他介绍了出席论坛的嘉宾并邀请到四位嘉宾代表进行致辞。

梁裕教授致辞

“上海微创脊柱外科国际论坛今天10岁了,我谨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及大会组委会,向各位领导、同道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梁裕教授在开幕式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希望国内外嘉宾济济一堂,为10岁的上海微创脊柱外科国际论坛做一个阶段小结,让这个品牌学术会议走的更远、更好。

袁文教授致辞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袁文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作为10届会议的陪伴者和见证者,他看到了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的发展和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他希望与会者能不虚此行,满载而归。

姜建元教授致辞

“在过去的十年发展中,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在业内起到了引领、把握方向的作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进行致辞。在致辞中,他强调了引领行业发展的意义,即在青年医生的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指出治疗方法的边界与价值,是要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张友根秘书长致辞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张友根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和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创骨科年会的发展,未来将积极投身于为该会议申报国际会议的工作中,加强国内外交流,推动中国骨科事业地发展。

吴文坚教授主持开幕式

主题演讲,深入热点

姜建元教授作报告

简短的开幕式后,学术交流紧锣密鼓地展开。姜建元教授基于病理解剖、临床结果、手术操作、数据等思考,作了《腰椎融合入路选择之理性思考》的专题报告。他认为,腰椎融合术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目前呈现微创化、多样化的趋势,以OLIF为代表的侧前方融合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以后放入路为绝对主流,A/LLIF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他提醒脊柱外科医师应根据自身技术特点个性化选择。

袁文教授作报告

“临床上,检验一项手术技术是否是一项好的技术,那它需要具备可靠的临床疗效,平缓的学习曲线、易于推广且并发症少等特点。”袁文教授在《颈椎微创手术的并发症》的报告中指出。他围绕颈椎微创手术后脊髓损伤、硬脊膜撕裂、血肿、感染、椎间隙塌陷等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针对性讲解,他认为颈椎微创手术的并发症较开放手术高、学习曲线陡峭,且术者需要具备微创手术转开放手术的能力。

杨惠林教授作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在报告中回答了《脊柱微创手术就是ERAS吗》的问题,他指出,脊柱微创手术是ERAS的一部分,脊柱微创手术做好了,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其实就是ERAS的体现。他介绍说,ERAS是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系统,临床应用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式,重视脊柱手术的微创技术。

Jin Sung Kim教授作报告

来自韩国的Jin Sung Kim教授就《MISS是脊柱外科的未来吗?哲学倡导者》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他在报告中指出,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是微创化、智能化、可视化等,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及3D打印技术与脊柱外科的结合势不可挡。

刘晓光教授作报告

“每一项技术都是好的技术,但只有适应证选择对了,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要妄图利用一项技术解决所有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在《微创腰椎融合术—我的选择》的专题报告中强调。他认为选择微创腰椎融合术式的基本原则是要考虑技术本身的融合率;通过对比,他分析了传统的腰椎微创融合技术(MIS-PLIF和MIS-TLIF)、“较新”的腰椎微创融合技术(侧方/侧前方融合技术)及新的内镜下的腰椎融合技术(Endo-LIF)的优劣。

海涌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在《内窥镜辅助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之现状与思考》的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内窥镜辅助下腰椎减压椎间融合术的发展史,他认为进行该术式操作之前需要具备熟练地内镜下操作、终板处理等经验。此外,他还分享了PE-TLIF技术创新应用至今的临床随访结果,从手术入路扩大、可膨胀融合器的改进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优势。

梁裕教授作报告

“脊柱显微技术的未来将是显微镜、内镜和外视镜共同参与的,它们将从互相独立、互相依存逐步走向互相融合。”梁裕教授在《外视镜-脊柱显微技术的未来?》的报告中介绍说。他认为,外视镜是显微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改进,具有体积轻便,易于操控,具有较大工作距离,人体工程学优点及价格等相对优势,但不具备革命性和替代性。

通过交流,与会学者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在接下来的专题讨论中,讲者们进行了系统性、针对性的讲解。

专题一:脊柱显微技术

讲者风采

在脊柱显微技术的专题中,讲者们分别介绍了显微镜在上颈椎手术、上颈段椎管内肿瘤处理、OLIF手术及翻修术中的应用。他们通过对比分析和病例介绍,详细讲解了脊柱显微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优劣。

专题二:微创融合技术

讲者风采

融合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而微创融合技术无疑是目前脊柱外科同道讨论的热点问题。在微创融合技术专题,讲者们不仅介绍了椎间盘镜、手术机器人、显微镜辅助下手术及各类微创融合技术,还针对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变性疾病、腰椎感染性疾病的处理分享了相关经验。

专题三:脊柱畸形:微创vs开放

讲者风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脊柱畸形的治疗也逐步走向多样化。传统开放手术在脊柱畸形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等,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积极解决的问题,因而微创技术应运而生。本节讲者通过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处理脊柱畸形的疗效对比,回答了如何选择合理截骨术、有效地重建脊柱畸形的矢状面平衡的问题。

专题四:微创病例讨论

讲者风采

本节由两位讲者分别带来一个病例进行交流,中外专家共同讨论,学者们学习热情高涨。

专题五:脊柱内镜技术的一般问题

讲者风采

近年来,内镜技术一直是脊柱外科医生关注的热点技术,多通道内镜技术、磁导航技术、内镜下减压融合等技术的发展,无一不彰显出该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无限的活力和生命力。本专题中,讲者们围绕脊柱内镜技术的一般问题展开讨论,旨在给与会学者以启发,进而更好地应用,造福患者。

专题六:腰椎管狭窄症的内镜手术治疗

讲者风采

在腰椎管狭窄症的内镜手术治疗的专题中,讲者们着重讨论了经皮内镜技术能不能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治疗哪些类型的腰椎管狭窄症的问题。从手术入路的选择、减压方案的制定、个性化手术策略的实施、临床应用的思考等方面,对腰椎管狭窄症的诊疗进行了系列地讲解。

识别下方二维码

观看论坛直播全程回放

10月11日下午

10月12日全天

积跬步,至千里。通过十年的积累,上海微创脊柱外科高峰论坛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国际微创脊柱外科界的学术交流,增进友谊,促进中国微创脊柱外科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悉,10月13日论坛还将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培训班,围绕脊柱显微技术、脊柱内镜技术、腰椎侧路融合术、通道减压技术等内容进行专项标本操作培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将微创脊柱外科的工作扎实推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