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9学习笔记

2019-11-20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王景 点击量:1548   我要说

11月14-1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COA学术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召开。这是魔都上海首次迎来30000余位骨科同道参会,其中包括海内外特邀专家、骨科同道和相关产业人员。

会议期间,脊柱会场上云集了众多专家、学者,各位讲者由浅入深,对当今脊柱常见疾病以及当今的研究热点、难点进行一一剖析,带来了一场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

作者整理了其中的三场学术报告部分内容,分享给各位同道,希望和大家共勉:

①C5神经根麻痹的预测;

②颈枕融合时头颈不宜过屈;

③寰椎沟桥。

C5神经根麻痹的预测

11月1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韬教授在脊柱会场|颈椎退变专题中,进行了“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的学术分享,现将其中有关于“C5神经根麻痹的预测”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1.jpg

颈椎前、后路手术术后 C5 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平均4%-5%。

测量MRI的C4-5 椎管前后径 (APD)、椎间孔径(FD)以及脊髓-椎板角 (CLA),判断C5  神经根麻痹(C5P)与这些解剖参数之间的关系。

2.jpg

椎管前后径(APD)

3.jpg

椎间孔径(FD)

4.jpg

脊髓椎板角(CLA)

5.jpg

椎管前后径每增加 1mm,C5P降低 69%。

椎间孔径每增加 1mm,C5P降低 98%。

脊髓椎板角每增加 1°,C5P增加 43%。

椎管本身足够宽敞,C5P就不易发生。椎间孔减压明显有助于C5P减少。而后路开门椎板掀开太大,脊髓后漂过多会增加C5P发生。

6.jpg

根据多变量回归模型得出预测 C5 神经根麻痹的列线图,分界点0.17

列线图(Nomogram)可以用于多指标联合诊断或预测疾病发病或进展。根据列线图对应的每个参数找出对应评分,计算出三项总和,通过总分来预测 C5  神经根麻痹的可能性。

举例:

患者 APD:10.5,FD(min.fd):2.68,CLA(max.cl):41.8,图表最上面的Points找出对应的得分分别为  32、42、45,Total points为 119。对应的predicted value低于分界点0.17,那么 C5P  发生的可能性<0.001,不易发生 C5P。

患者 APD:4,FD:1.2,CLA:35,相应得分为 78、82、33,总得分为 193,C5P 发生率为 0.93,极易发生 C5P。

颈枕融合时头颈不宜过屈

11月1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立岷教授在脊柱会场Ⅱ上颈椎疾患专题中,详细讲解了“O-EA角对寰枢椎脱位患者枕颈融合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的预测作用”的讲题。在颈枕融合时,头颈过屈会造成患者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1.jpg

枕颈后路固定用Mayfiled头架,头颈处于屈曲位,使颈部牵张方便显露。但过度屈曲会造成气道和食道压迫。

2.jpg

测量Mc Gregor线和C2下终板连线的角度,定义为枕颈角(O-C2角)。nPAS为食管最狭窄部,位于悬雍垂U和会厌E之间。

3.jpg

头部屈伸主要由寰枕关节负责,即使下颈椎固定后头部还可以屈伸,食道不会被压迫(C&D)。但枕颈固定后,无论下颈椎如何活动代偿,O-C2角度都不会改变(A&B),意味着食道气道压迫持续存在,不会改善。

4.jpg

枕颈固定术中一定注意头颈屈曲程度,过度屈曲导致下颌骨M及舌根T向后方移动,造成咽部O狭窄,气管食管压迫。至少要保证O-C2角大于等于术前中立位影像。

O-C2角在术中很容易透视测量,一旦发现O-C2角偏小,务必调整。如果术后发现O-C2角偏小导致吞咽呼吸困难,不要指望会逐渐代偿好转,还是尽早进手术室翻修。

寰椎沟桥

11月16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张新亮教授在脊柱会场Ⅱ上颈椎疾患专题中,详细讲解了“寰椎合并沟环时植入C1椎弓根螺钉可行性的临床研究”的讲题。作者恰好有篇关于“寰枢椎桥”的读书笔记,在此分享给大家。

1.jpg

正常寰椎后弓上方为椎动脉沟,椎动脉横卧其中,再无其他骨性结构覆盖。

15%-35%的人颈椎侧位X线片可以看到寰椎后弓有一圆环状结构,称为沟桥或环桥。椎动脉穿过其中。

很多哺乳动物都有寰椎沟桥结构,固定保护椎动脉。进化为直立行走的人类,头部不需大范围扭动,寰椎沟桥的出现被认为是一种返祖现象。寰椎沟桥本身不是病,只是生理变异,绝大多数无需手术。

4.jpg

沟桥会使寰椎后弓显得特别宽大。千万别被迷惑,选择椎弓根钉进入点时以为位置合适,实际选的过于偏上,一下戳伤椎动脉。

术前仔细阅片,对沟桥病例进行寰椎钉道制备时,务必找到正确进针点,仔细显露保护椎动脉。

作者简介


王景

临床医学博士,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脊柱骨折防治学组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骨与关节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质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运动伤害理事;甘肃省老年医学会脊柱疾患专业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骨科读片大赛甘肃省2016、2017年冠军;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优秀医生、青年人才。

近年来发表SCI论文5篇,国家级期刊论文6篇,第一发明人获骨科临床国家专利4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