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系列病例分享四:应用于年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019-12-10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点击量:71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在国内率先使用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DDD),我们就这一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从适应证、技术操作细节、诊断意义及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系列阐述,与同行们共同分享。

病例分享

患者男性,23岁,办公室职员,既往身体健康。主因“间断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3年余,加重伴双下肢放射痛10天”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无双下肢麻木、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行走不稳等其他不适。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椎MRI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遂行保守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3年间,患者症状间断发作,保守治疗后好转。10天前弯腰抬重物后,再次出现腰痛症状,伴双下肢放射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腰椎MRI检查示腰3-4,腰4-5椎间盘突出,建议手术治疗,为行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

查体:腰椎侧弯畸形(图1),活动受限,下腰部棘突压痛(+),椎旁压痛(+),

图1.术前大体像(A,B),提示患者腰椎侧弯(右侧为凸侧)

叩痛(-),腰椎活动受限。右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双下肢感觉未及明显异常,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力V级。双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会阴区感觉未及明显异常,肛门括约肌张力正常。双侧踝阵挛(-),双侧Babinski征(-)。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如图2)患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3-4,L4-5)。

图2.术前影像学资料:腰椎正侧位(A,B)提示腰椎退变,腰椎侧弯(右侧为凸侧)。术前MRI(C-E)提示:L3-4椎间盘突出,压迫右侧神经根,椎间盘退变信号(箭头),L4-5椎间盘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椎间盘退变信号(红色箭头)

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目前诊断明确,在治疗上,建议针对年轻患者可以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但是和患者本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后,患者及家属对椎间孔镜术后间盘退变及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存在疑惑。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我们向决定对患者应用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该技术为在脊椎椎板间置入动态稳定装置(如图3)。装置内部中空设计,材料为医用硅,外部包裹聚酯纤维材料。后段在器械的作用下可以被压缩植入,在移除器械后恢复原状,方便手术操作。配套的绑带也为聚酯纤维材料,能固定在上下棘突上限制相应节段前屈运动,减少内置物的松动。并且为弹性固定,能插入椎板间位置,撑开上下椎板从而恢复丢失的椎间高度达到减压效果。A.B.Darwono[1]关于装置的前瞻性随访研究中,报道了该技术能适用于改善脊柱节段稳定性和运动功能,保持矢状面平衡的作用,能有效地控制载荷分配,有利实现矢状面平衡,并且更接近脊柱的瞬时旋转中心,有利于节段运动和稳定,其棘突应力更小,发生术后棘突骨折的概率也更小。通过小切口,小范围剥离组织,在椎板间置入稳定装置,以达到稳定、支撑脊柱,增大椎管以及神经根孔面积的目的,从而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图3.结构及体内模拟图

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于2007年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其设计者 Giancarlo Guizzardi教授于2015年报道[2]了主要适应证: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慢性下腰痛,尤其适用于关节突综合征造成的慢性下腰痛;软性椎间孔狭窄;腰椎失稳;椎间盘切除术后的年轻患者;后纵韧带纤维复合体造成的腰痛;与融合手术联合应用;腰椎小关节滑膜切除术后;腰椎棘突吻合。目前已经有临床研究报道的适应证包括:较大腰椎间盘突出(突出椎间盘挤压椎管1/3至2/3);软性椎间孔狭窄;关节突综合征造成的慢性下腰痛;椎间盘切除术后防止椎间盘塌陷。

经过术前讨论,以及与患者及家属反复交代各种治疗选择利弊后,我们最终对这名年轻患者采用了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来处理L3-4,L4-5的椎间盘突出问题。手术过程约60分钟,出血50ml,患者术后第二天拔了引流管就可以下地活动,脊柱曲度恢复(图4),术后5日就出院回家了,明显改善了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对症状改善十分满意。

图4. 患者术后资料,患者术后大体像(A,B)。患者术后腰椎正侧位(C,D),患者脊柱序列较前明显恢复

患者术后3个月即恢复正常活动,无任何不适主诉,复查腰椎CT(图5),提示内植物位置良好。

图5. 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CT,可见内植物(红色箭头)位置良好,椎管通常,椎间盘突出无复发。

术后21个月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正常投入生活工作,复查腰椎MRI(图6),提示内植物位置良好,椎间盘突出无复发,间盘退变信号没有加重。该手术效果良好,并且可以减缓腰椎术后间盘退变。

图6.术后21个月MRI提示内植物位置良好(红色箭头),椎间盘突出无复发,椎管通畅,间盘退变信号没有加重

短期随访结果

截至目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共完成椎板间非融合内固定61例患者(植入假体71例),是北京地区完成该类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术后平均3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手术前后CT影像中,椎间盘高度、椎管宽度、双侧椎间孔高度及宽度都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图5,P<0.05);手术节段保留一定的活动度;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达98%。其中一例患者出现假体松动并发症,因术中患侧植入假体,在术后出现假体脱入椎管,产生神经刺激症状,予以翻修调整并丝线固定后,恢复满意。

但目前的随访时间尚短,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尤其是在减缓或者改善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还需要长期的随访予以验证。

患者一般情况及短期影像学随访结果

总结与展望

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椎板间动态稳定系统的出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和选择。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对于小关节突综合征、腰间盘突出症、软性椎间孔狭窄、椎间盘切除术后防止椎间盘塌等方面,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可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手术创伤小,有可能减缓或逆转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其另外的优势在于,对于初学者而言,椎板间固定非融合技术的手术过程并不复杂[3]更有利于作为一种广泛推广的技术。通过相对微创简便的操作,置入内植物,恢复病变椎间孔高度[4]和改善节段稳定性等优点。目前我科在国内较早开展该类手术,手术经验丰富,效果良好,并且承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使更多患者可以从该项技术中收益。

作者简介

范子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外科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

杨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脊柱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留日学者。长期致力于脊柱外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市局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共10余项,主持全国第一届腰椎内固定非融合及新技术学习班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北京培训部成立大会,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李锦军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中心主任医师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一直从事脊柱外科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SCI收录2篇),擅长各种脊柱疾病的诊治,1999年开始作经皮髓核切吸术,2000年最先在北京开展经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之后开展经皮椎弓根钉,腰椎后路微通道技术等微创技术,在国内最早开展椎体成形术。

参考文献:

[1]A.B Darwono.The New Dynamic Interlaminar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and Late Lumbar Degenerative Problems[J]. Global Spine J ,2014, 04 :132-138. DOI: 10.1055/s-0034-1376703.

[2]Giancarlo Guizzardi .Looking at the Future of Motion Preservation Surgery in the Lumbar Spine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st[C]. 11th International Turkish Spine Congress,2015.

[3]Arvind Bhave.Modern Techniques in Spine Surgery[M].Jaypee Brothers Medical Publishers,2014;416-431.

[4]Prof. Dr. Celso Fretes Ramírez, Prof. Dr. Piero Petrini.Manejo del Dolor neuro pático radicular severo debido a estenosis foraminal lumbar siguiendo a una fracturavertebral osteo porótica[C].Trabajo presentado en el 3rd International Users Meeting. 201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