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聚首再探究,脊柱非融合技术发展更上一层楼

2020-08-2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662   我要说

固定融合技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公认的标准方法。但经过多年研究已经表明,腰椎融合率与临床满意率并不成正比,尤其是腰椎融合术后引起相邻节段退变更是引起了众多学者重视。同时腰椎融合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恢复时间长也使很多患者望而生畏。因此固定非融合技术应运而生。与传统的融合术相比,非融合技术不仅能重新建立脊柱的稳定性,还能保持手术节段的运动功能以及预防邻近节段的退变。

为进一步推进脊柱非融合技术在全国的良性发展,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骨科在线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腰椎内固定非融合及新技术学习班暨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北京培训部高峰论坛”于2020年8月22日在线上举办。

会议集中展现脊了柱融合与非融合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内容丰富,形式精彩,通过主题演讲、学术报告、视频演示、病例讨论、资深专家点评等形式,对脊柱融合与非融合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并由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网、骨科在线APP在线全程直播,据悉,线上观看直播数量为10175人次,可谓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云端聚首,隔空传情

杨雍教授主持开幕式

学术交流正式开始之前,大会主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杨雍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了参与此次线上交流的嘉宾。随后,三位嘉宾代表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开幕致辞。

刘忠军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在致辞中介绍说,去年6月份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北京培训部正式成立,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腰椎内固定非融合及新技术学习班,今年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第二届学习班改为线上交流的形式举行,大家虽然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但网上交流相聚的人更多,直播的覆盖面更广。

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是学科内探讨的重要话题,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针对该技术无论是学术理念还是技术操作都需要再进行深入探讨,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北京培训部不失时机的成立承担起了这部分责任,为该技术规范化操作的推广提供了契机,有利于技术在国内的良性发展。

最后他讲到,通过会议日程不难看出,本次会议讨论内容深入,可以预期在杨雍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的努力下,各位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下,会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马远征教授致辞

“2019年杨雍教授团队举办第一届全国腰椎内固定非融合及新技术学习班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OSCG)脊柱融合与非融合北京培训部成立大会,大家围绕相关技术、研究进展、适应证及并发症防治等主题,共同探讨脊柱非融合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之路,同时在会上成立的培训部,将非融合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和普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OSCG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马远征教授在致辞中讲到,今年由于疫情防控改为线上交流,但可以看出大家对学习班的召开充满期待,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理性思考中持续发展。

他表示,学会会一如既往的支持脊柱融合与非融合技术的推广,助力该技术未来规范化发展。

骨科在线丁晓榕女士作为主办单位之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首先,她对各位专家和医生同道的参与表示感谢,对杨雍教授团队为本次会议筹备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感谢,相信这次主题聚焦的线上会议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她介绍说,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学术会议转为线上召开,骨科在线也顺应趋势,积极组织直播等学术活动,提供线上便捷的学术交流方式,真正成为骨科一个“在线”交流的学术平台。今后骨科在线还会为这种快捷、广泛、方便的线上学术交流方式做出更多努力。

聚焦热点,各抒己见

仉建国教授作报告

开幕式过后,学术交流正式开始。北京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作了《腰骶椎固定技术及适应证选择》的专题报告。他通过比较不同腰骶固定技术的优缺点,结合生动的病例进行分析,介绍了腰骶椎固定技术及适应证选择的经验。他认为,虽然腰骶椎固定技术比较难,风险也比较高,如果临床上方法选择正确,通常很少发生神经、血管相关的并发症。

徐林教授作报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徐林教授在《颈椎前路融合、非融合及Hybird术式选择》的报告中,介绍了“三合——融合、非融合、杂合”共存的未来趋势。他认为,颈椎非融合技术不能完全替代融合技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规范培训和准入制度,其中人工颈间盘设计还应更符合人体生理需求。

海涌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结合融合与非融合理念,在《早发型脊柱侧凸的非融合手术》的报告中指出,生长棒技术是早发型脊柱侧凸治疗中常见的操作,在手术治疗前通过评估可对患者进行牵引,同时术中应避免使用自动撑开器以防止对软组织产生损伤。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适应证选择和并发症处理的相关内容。

杨雍教授作报告

杨雍教授在《腰椎固定非融合技术应用》的报告中,详细分享了椎板间动态固定装置(Intra SPINE)和半刚性动态内固定系统(Wave-fleX)的临床应用经验和典型病例,并针对两种腰椎固定非融合技术的作用原理、适应证、禁忌症、应用体会、优缺点、短期疗效、随访结果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地讲解。

目前北京友谊医院杨雍教授团队已经尝试应用Intra SPINE治疗中青年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腰痛、软性腰椎管狭窄症及Topping-off技术等近百例,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应用Wave-fleX于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等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腰椎固定非融合技术的合理开展是对传统腰椎手术方案的必要补充,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制定个体化的腰椎手术方案。

李危石教授作报告

“临床上,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在出现影像学表现的前提下,无症状的称为退变,出现症状的称为病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危石教授在《椎管形态评估在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诊治中的意义》的报告中,介绍了这一概念。他认为,筛选评价术前相邻节段退变程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椎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具体可通过观察椎管内脑脊液闭塞程度得出。

费琦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费琦教授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精准“PVP”手术》的报告中,通过分析各种PVP技术的相关并发症指出,对于术者来说,预防大多数PVP并发症的关键是皮肤入点、穿刺方向和进针深度,并根据目前临床上应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精准“PVP”手术,详细介绍了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北京友谊医院作为北京市最早开展PVP手术的单位之一,费琦教授团队积极开展了两种有前途的“精准”PVP改良手术方案——“靶向”PVP(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PVP)和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PVP,通过其关键的操作步骤可以看出,该改良方案有助于减少PVP术中术者和患者的放射学暴露,节省手术时间和降低初学者的学习曲线。

临床探究,直面争议

孔超医师作报告

在病例讨论环节,5位讲者带来了各自工作中有“故事”可讲的病例进行分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孔超医师,介绍了一例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近20年的随访和治疗经过,并与现场专家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郝延科教授作报告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郝延科教授,围绕一例63岁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患者,介绍了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固定融合术后翻修和随访记录。针对初次手术疗效不好的原因和进一步手术方案,与现场嘉宾进行探讨。他认为,Wave-fleX联合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良好效果。

藏磊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藏磊教授带来了一例特征性腰椎退变的病例分享。患者为39岁女性,主因腰痛8年,加重伴左下肢放射痛7月余就诊,经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滑脱症、腰椎失稳,并行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随后,他结合该患者的诊断过程、手术操作流程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现场嘉宾进行了精彩的讨论。

胡明教授作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胡明教授,分享了一例随访近10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变性滑脱的病例,在行椎间融合术后患者出现相邻椎体的病变。他针对如何降低邻椎病的发生率、融合与非融合技术如何取舍以及微创技术是否可以使用等问题,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林吉生医生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林吉生医生在病例分享中,介绍了Topping-off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融合节段的邻近退变节段植入Intra SPINE动态稳定装置,可以限制其过度活动,并能够扩大椎间孔和椎间隙的高度,延缓椎间盘的退变。通过诊断经过和治疗过程,分享了责任节段判断与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经验,并介绍了脊柱非融合技术Intra SPINE的相关适应症和禁忌症。

讨论嘉宾掠影

经典手术,精彩展示

会议期间,杨雍教授还特别带来了一例腰椎非融合手术的直播,为与会学者未来的规范化操作提供依据。

患者资料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腰痛伴双下肢麻木疼痛三年,加重三个月。

患者术前步行100米即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部位在双侧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后方至足背,右侧症状为重。查体:右侧小腿外侧针刺觉减退,此外没有其它神经损害的定位体征。

影像学显示:腰5椎体前滑脱,腰5双侧峡部裂,腰4、5椎间不稳,腰4、5椎间盘退变。

术前资料

手术方式:腰4到骶1固定,腰5骶1椎间融合,腰4、5弹性固定。

术后资料

点击下图

观看详细手术及会议直播回放


最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炳强教授进行会议总结。他对参与此次交流的嘉宾学者表示感谢。

王炳强教授进行会议总结

“新冠疫情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他感叹,目前脊柱非融合技术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但其中仍有一些内容需要进一步探究,比如脊柱非融合技术中尚存在未明确的概念;临床上应用的脊柱非融合技术同融合技术的随访疗效差别不大等。他认为,该技术未来仍需要更加细致的研究和更长时间的临床随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