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基础|骨折愈合过程的四个时期

2020-09-1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5424   我要说

骨折愈合过程分期一般按时间分为四期:

第一期:血肿形成期


骨折后1周,血肿形成期

A.骨折断端骨皮质 B.增生的纤维组织 C.凝结的血肿 D.骨外膜的外骨痂 E.骨内膜的内骨痂

(一)骨折后第一周血肿形成期,由于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损伤、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间、髓腔内,被掀起的骨膜下以及邻近的软组织间隙均有出血,另外,由于创伤后引起的炎症反应(血管扩张,血浆渗出,水肿),故在骨折后3~4小时便形成了血肿。血肿于伤后6~8小时即开始凝结成含有网状纤维的血凝块。骨折后1周,来自骨外膜、髓腔及周围软组织增生的纤维组织向血肿内伸入。

第二期:纤维性骨痂期


骨折后2~3周,纤维性骨痂期

断端间充填大量纤维组织并转化为软骨组织

A.骨折断端骨皮质 B及C.纤维组织转化为软骨组织 D及E.外、内骨痂

(二)骨折后2~3周,纤维性骨痂期。增生的纤维组织伸入血肿后,将其分隔成小块,并通过吞噬细胞和巨细胞将血肿吸收,同时骨折断端间的纤维组织逐渐转变为软骨组织。来自骨外膜及骨内膜的纤维组织由于新生血管的增生也开始进行膜内化骨,初步将两断端的纤维性骨痂粘连一起。

第三期:原始骨痂期

骨折后3~4周,原始骨痂期

骨折断端间,外骨痂均以软骨相连

A.骨折断端骨皮质 B.外骨痂 C.断端间

(三)骨折后3~4周,原始骨痂期。充填于断端间和骨膜下,由血肿机化而形成的纤维组织大部转变成了软骨,软骨细胞经过增生,以软骨内骨化的形式而成骨。包绕于骨折外周的来自骨外膜的纤维组织通过膜内骨化及部分软骨内骨化的新生骨痂称为外骨痂,来自髓腔骨内膜的纤维组织以同样的形式而形成的骨痂称为内骨痂。

第四期:成熟骨痂期


骨折5~12周,成熟骨痂期骨断端间,

内外骨痂间均以新生骨相连

A.断端间骨皮质 B.外骨痂 C.内骨痂

(四)骨折5~12周,成熟骨痂期。骨折5周后,原始骨痂中的软骨不断以软骨内骨化的方式生成新骨,骨小梁逐渐增,排列按照力的方向趋于规则,骨折端的坏死部分,通过破骨细胞完成清除死骨,通过或骨细胞完成新骨形成。骨髓腔为内骨痂所封闭,内外骨痂也不断地向骨折断端生长,逐渐达到坚固的骨性连结。

成熟骨痂期的时间最长,因为身体各骨的所处部位不同,血供不同,骨组织结构不同,所以各骨的骨折愈合时间有别。比如长骨的干骺端骨折比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快,就是因为干骺端血供较好,松质骨多,骨小梁丰富,成骨活跃之故。临床见到桡骨远端Colle's骨折,骨折5~6周便可愈合,而胫骨干骨折一般均在要伤后10~12周才能愈合。

总结

以上骨折愈合的四期过程未包括骨的最后塑形。骨的塑形完成实际上就是骨折后骨骼已恢复到未受伤前的状态,需要时间更长,一般需伤后2~4年。骨折愈合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继续发挥作用,多余的骨痂被吸收,不足的部位继续形成新骨,对位好的骨折,最后骨折痕跡完全消失,髓腔贯通。骨折愈合过程是连贯的,各期之间是交错进行的,并非截然分清。

还有一种骨折愈合过程与上不同,称为原发性骨折愈合。主要指松质骨的骨愈合,因为松质骨骨折处稳定,断端多无移位,紧触紧密,断端间的骨小梁表面直接接触,髓腔内的成骨细胞及新生血管通过增生分化而使骨折愈合,所以也称直接愈合,而上述四期的骨折愈合称间接愈合或续发性骨愈合。皮质骨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发生原发性骨愈合,比如皮质骨骨折在加压钢板作用下,而断端紧密接触,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骨细胞沿哈氏系统向断端骨间隙迈进而使骨折愈合。

原发性骨愈合与续发性骨愈合,在时间上无对比性,只是愈合的形式不同而已。

参考资料:《四肢骨折》

作者:梁克玉 邓小川 何承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