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细节之美|上海市浦菁荟脊柱组2021年第一次学术沙龙掠影
2021-03-29 文章来源:上海市浦菁荟脊柱组 点击量:1916 我要说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莺飞草长的三月,阴霾散去的初春,浦江边,群英至,上海浦菁荟脊柱组召开2021年第一次学术沙龙。“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让技术走向艺术。本次会议主题聚焦脊柱外科手术操作技巧的细节,围绕热点,展现与会专家手术操作中的“绝活”、不为人知的技巧,结合手术策略、围手术期处理经验,平日里不为人道的“私货”,在会上无私分享,引发热烈讨论,既定时间一再推迟,与会专家均表示憾于时间有限,未能充分交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王洪立教授以一个10年经历多次翻修手术的病例开始,从10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重建腰椎前凸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引发关注。王教授指出,需要从摆放体位开始,到选择合适高度融合器包括长度及形态、术中应尽可能松解、上棒后加压。尽可能恢复腰椎前凸是提高术后远期疗效的重要考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赵长清教授围绕腰椎T/PLLIF手术中处理椎间盘组织的操作细节,阐述了髓核组织的残留或不正确的加压可能是导致术后对侧神经根受压带来症状的原因。赵教授对于后方过度抱紧会诱发对侧症状与之前王洪立教授主张尽可能抱紧来恢复腰椎前凸出现了矛盾,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赵庆华教授从每天辛苦工作引发的人生价值思考开始,带来四例零切迹融合器术后退钉的病例,从退钉的原因分析谈到了器械的改良设计,赵教授结合人生感悟的分享,让与会专家恍惚间有种坐在TED台下聆听的错觉。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曾至立教授以幽默风趣的开场,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向与会专家表达了他与MIS-TLIF从一见钟情到产生矛盾、从彼此磨合直至如胶似漆、最终始乱终不弃的心路历程。曾教授也指出,MIS-TLIF术中联合大剂量应用BMP是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最危险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郑新峰教授代蒋盛旦教授发言,以一个看似普通单节段腰椎减压融合术后发生剧烈根性痛的病例开始,引出腰椎手术完毕前术区探查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细节,最后揭开答案,给大家介绍了临床上罕见的糖尿病患者合并腰骶神经丛神经病,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处理方案及文献综述做了归纳总结。
海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刘洋教授从外科医生的师承谈起,结合自己颈椎手术在长征医院工作学习的经验,从颈前路手术的切口与暴露、术中操作的技术细节与注意事项包括椎体螺钉的置入角度、钢板螺钉放置的特点、钩椎关节减压的技术细节以及术后缝合切口、止血“两分钟理论”等等,介绍了颈前路手术的细节种种,引发大家热议。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周晓岗教授围绕为减少脊柱肿瘤术中出血的“滴血之争”,从术前放疗、术中操作技巧、具有争议的自体血回输、氨甲环酸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紧紧围绕控制脊柱肿瘤手术出血的各种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晓生教授结合自身颈前路手术的经验,围绕减压过程中不同型号枪钳的使用技巧,表达了自己对于枪钳的偏爱,引发了与会专家关于磨钻、枪钳、刮匙不同流派的争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文坚教授呼应之前曾至立教授的主题,谈到了自己对MIS-TLIF从新欢到旧爱的历程,引出对现在OLIF技术的追求与喜爱。吴教授阐述了他自己对OLIF手术中的操作技术与多数人不太一样的选择,精益求精,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谢幼专教授从一个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术后出现双下肢无力的病例开始,引经据典介绍了颈椎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解剖基础、可能机制,来试图启发大家对于是否存在L5神经根麻痹的思考,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兴趣。
诗经有云“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意思是说早晨起来,晚上睡下,都要想想,是不是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我们这些脊柱外科医生,早起晚睡,日以继夜,工作很忙,都要想想,有没有辜负我们的选择,有没有对得起培养我们的师长,对得起把生命托付于我们的病人。要经常思考,如何通过我们的知识与技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的病人,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浦菁荟作为上海骨科优秀青年医生汇聚的平台,分享彼此经验,交流彼此思想,已成为沪上骨科届备受关注的学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