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创新发展|群贤齐聚中关村健康论坛共襄盛会
2021-06-1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422 我要说
特别鸣谢: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张捷迅医师学术支持。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赏北京夏日美景,览微创学术进展,2021年6月12日,中关村健康论坛之脊柱微创新技术进展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暨第八届北京市海淀医院脊柱内镜学习班暨第五届京津冀脊柱微创论坛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脊柱微创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为会议的召开送来祝福。据悉,截止会议结束,共计吸引了近2万人次学者参与线上交流。
会场掠影
本次会议由骨科在线主办,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微创学组、中华中医药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脊柱微创研究学组共同承办。
盛大开幕,嘉宾齐聚
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脊柱微创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而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Biportal Endoscopic Spinal Surgery,BESS)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有视野全面、操作灵活、高效减压等微创优势,是近年来国内外脊柱微创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揭牌仪式掠影
会议开幕式上,由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联合主办,“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双通道(BESS)手术设备整体研发与技术规范项目多中心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国家科技部项目负责专家王卫东教授、北京市海淀区领导、北京市海淀医院张福春院长、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蒋毅主任以及牵头单位负责人陈勇董事长共同参加揭牌仪式。
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中心建立后将与各中心基地一起,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突破技术瓶颈、展开临床研究、形成技术规范,以利于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更好地与前沿创新理念相融合、与基层医生培训相融合、与患者治疗需求相融合,让更多腰椎疾病能通过微创技术得到治疗,让更多基层脊柱外科医生掌握微创技术,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脊柱微创技术的更好治疗效果,引领该项技术规范化开展。
蒋毅主任主持开幕式
大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蒋毅主任主持会议开幕式。他介绍了出席会议的主要嘉宾,并对与会嘉宾的支持表示感谢。
周跃教授致辞
“北京市海淀医院脊柱内镜学习班至今已是第八届,这八年也是脊柱微创技术快速发展的八年,该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推动中国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讲到。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双通道(BESS)手术设备整体研发与技术规范项目多中心基地项目于今日正式落地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这进一步要求科室成员未来在该技术的教育、培训、共识以及指南等内容的制定方面贡献力量。他希望,通过国内广大同道的参与,中国的民族创新品牌能够快速发展,脊柱内镜技术能够走向更大、更好的未来。
刘晓光教授致辞
“大家要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临床问题,理智看待每一项技术的发展。”大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强调了个体化诊疗在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性。
他指出,回顾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科创立以来,蒋毅主任带领科室成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顺应微创化的趋势下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在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极大地反映了脊柱微创技术发展的广阔未来。他希望,在当今脊柱微创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状下,每一位临床医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大师讲坛,创新引领
周跃教授作报告
开幕式过后,学术交流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周跃教授在《脊柱微创技术的未来》的报告中介绍了各种脊柱微创融合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并对镜下融合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概括。他强调,相较于其他脊柱融合技术,镜下融合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临床上需要注意其融合率的相关问题。
海涌教授作报告
“退行性脊柱侧凸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不仅需要医生谨慎评估,更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海涌教授在《退行性脊柱侧凸:2021年的焦点和趋势》的报告中讲到。基于退行性脊柱侧凸的焦点和趋势,他针对手术适应证及节段选择方面的问题,结合病例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通过最新文献解读对退行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方案进行介绍。
刘晓光教授作报告
刘晓光教授在《脊柱微创技术的现状》的报告中,对各种微创脊柱手术的基本理念进行了剖析。他将脊柱微创手术中的减压、融合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指出了脊柱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要点。他希望,脊柱微创医生能够合理应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解决开放手术解决不了的问题,为更多患者解决疾病的困扰。
戎利民教授作报告
“XLIF技术在脊柱翻修和临近节段退变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临床要注意其融合器下沉的问题。”中山大学第三医院戎利民教授在《XLIF术后融合器下沉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强调。此外,他结合多个临床实际的病例,详细讲解了应用XLIF技术的适应证选择的问题和操作要点。
冯世庆教授作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作了《UBE微创技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思考》的专题报告。他就目前脊柱微创外科领域的热点—UBE技术的发展概况,介绍了UBE技术的优势、解剖基础、手术设计、实操技巧以及并发症的处理问题,强调临床上要严格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聚焦微创,百家争鸣
在接下来的学术交流中,会议以全国范围内在脊柱微创领域实践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基础,将内容细分为7个章节进行深入讨论。
讲者风采
在Morning Course手术视频精讲环节,讲者们围绕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的技巧进行讲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孙凤龙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李永津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刘正副教授以及天津医院徐宝山教授分别就单通道内镜下的TLIF、PLIF技术,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手术以及微创前入路腰椎融合术,结合手术视频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线上讲者风采
讲者风采
在精准手术与数字智能相关内容讨论环节,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李长青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何达主任医师介绍了导航辅助下和机器人辅助下的数字智能脊柱微创手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鲁世保教授对于高龄患者脊柱手术的安全控制具有独到的见解,并带来了一组高龄患者的病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王冰教授介绍了脊柱畸形截骨的安全控制;中山大学第三医院董健文教授详细讲解了导航引导大通道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手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意义。
讲者风采
在颈椎手术技巧的讨论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唐家广教授探讨了颈椎前路手术适应证及常见并发症预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宝戈教授介绍了复杂颈椎畸形的手术治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杜俊杰教授讲解了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关键技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肖嵩华教授分享了颈椎前路手术的减压要点。
讲者风采
在腰椎侧方融合与MIDLF技术专题讨论中,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张为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吴四军教授分别介绍了XLIF、OLIF两种腰椎侧方融合手术方式,点明了手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天津医院杨强教授在侧方融合手术的适应证和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玉增教授介绍了腰椎皮质骨螺钉(CBT)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讲者风采
在单通道内镜技术的专题讨论中,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周传利副主任医师着重介绍了电磁导航下的脊柱内镜手术技术的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范伟力副主任医师带来了内镜下的新型动力工具的应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孙垂国副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祝斌副教授分别介绍了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下进行全可视化减压技术。
讲者风采
在双通道内镜技术讨论环节中,北京协和医院余可谊副教授介绍了双通道技术(UBE)的历史渊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杨晋才副教授介绍了颈椎后路肌间隙入路“起轿式”椎管扩大成形术可行性的研究;蒋毅主任介绍了单通道和双通道内镜的核心要点与区别。
讲者风采
在OVCF专题研讨中,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孟斌教授介绍了PKP应用的梯度和温度技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许崧杰副主任医师总结了PVP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北京市海淀医院袁帅医师带来了关于PKP技术的创新设计。
点击下图,查看会议精彩内容
直播回放
http://api.orthonline.com.cn/video/8103
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骨科专家通过手术视频精讲、学术报告、病例讨论以及问题交流等多种形式,围绕经皮内镜、脊柱显微镜、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BESS/UBE)、融合固定、机器人与导航等技术的最新应用进展,籍此普及并推广脊柱微创相关知识,推动北京地区乃至全国脊柱微创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