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颈椎矢状位失平衡,2021年第二季度国脊沙龙成功召开
2021-06-23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558 我要说
2021年第二季度国脊沙龙于6月16日在北京召开,本期会议聚焦“矢状位失平衡对颈椎的影响”,沙龙由《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北京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共同主办,北京泰德制药承办。
北京协和医院王以朋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孙天胜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李中实教授共同担任沙龙主席并主持学术讨论。
综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宝戈教授首先汇报了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综述。
刘宝戈教授从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定义、相关参数、病因、评估等方面、结合典型病例展开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减压是改善神经症状的关键,而且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不应仅仅考虑颈椎序列的问题;此外,颈椎截骨对于纠正颈椎畸形和减少内固定失败至关重要。
在座专家针对该综述进行了广泛讨论。王以朋教授、孙天胜教授和李中实教授一致认为该综述内容丰富、病例典型、引用了最新的参考文献,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于颈椎矢状位失平衡的认识。
病例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李翔宇医师汇报了1例颈椎矢状位畸形的病例。该病例为一位75岁男性患者,因突发颈部活动受限1个月入院,查体:颈椎前屈畸形,伸直受限,约30度,颈段活动范围:前屈约30度,不能伸直,侧屈20度。四肢肌力、感觉、反射均正常,病理征阴性。针对该患者,制定了恢复视线水平、减压神经和改善脊柱稳定性的手术策略,采取了ACDF+后路颈椎截骨固定的手术方式。并进行总结,认为对于颈椎畸形的患者,要充分考虑颈椎的柔韧性;评估畸形的起始位置,颈椎局部畸形、颈胸段畸形、上胸椎畸形;评估颈椎局部矢状位平衡情况,有无颈椎矢状位失平衡;根据评估情况确定手术入路、截骨方式、下端融合椎位置。
在座专家针对该病例致病的病因展开了讨论,同时,专家认为颈椎的矢状位形态与脊柱整体矢状位形态相互影响,脊柱的局部畸形发生,其余部位出现代偿性改变,应将脊柱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评估,这有助于协助医师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病例二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伍骥教授汇报了一例外伤性颈椎关节突绞锁致颈椎畸形的病例,该病例为一位43岁男性患者,入院前2年因外伤致颈4/5双侧关节突绞锁,采取了保守治疗,但颈椎矢状位畸形逐渐加重并出现相应神经症状。针对该患者,进行了后路松解、前路ACDF、再后路固定的手术方式。通过对该病例进行讨论,专家们认为:不是所有颈椎矢状位失衡均要手术,面对颈椎矢状位问题,必须做出正确的病因(包括脊柱和脊髓)诊断,不能单凭脊柱骨盆参数来决定是否手术和如何手术,避免成为名符其实的“数字”脊柱外科或“数学”脊柱外科。
通过两个多小时精彩的学术交流,更好地推动北京地区脊柱外科的发展。最后,由李中实教授就此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第三季度国脊沙龙的议题和召开时间,据悉,2021国脊沙龙第三季将在9月15日召开,聚焦“颈椎二次手术”,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