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毕至,共话未来|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与转化及临床新技术研讨会召开

2021-07-17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3028   我要说

2021年7月16-18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主办,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骨科在线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与转化及临床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围绕脊柱脊髓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及临床新技术、康复等主题,邀请来自国内脊柱脊髓及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针对脊柱脊髓最新基础研究,临床新技术、临床诊治、护理、康复等内容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深入地探讨和交流。

冯世庆教授致辞

“创新来源于基础,转化服务于患者,无论是国家的发展还是人民的需求,医学科学研究的进步都至关重要。”大会主席、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希望与学组成员一同肩负使命,扎扎实实将脊柱脊髓基础研究与转化的工作做好,团结不懈地努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期间得到了邱贵兴院士、侯树勋教授、刘忠军教授、邱勇教授、吕国华教授以及各位专家的关注、支持与帮助,更是在中国康复医学会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青年委员会。同时,会议的成功召开离不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鲁世保教授团队的努力,他们秉承高效办会、节约办会的精神实现多会合一。对此,冯世庆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学组发展。

岳小林书记致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在致辞中介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在鲁世保教授的带领下,致力于老年骨科和脊柱畸形疾病的诊疗,依托宣武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疗研究中心,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了以高龄骨科疾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体系,建立了首都医科大学高龄骨科和高龄脊柱中心及高龄骨科研究型病房。

同时,骨科基于围术期多学科疾病治疗模式,提倡并积极研究脊柱外科快速康复流程和术后多模式镇痛,锻炼出了一支经验丰富、水平过硬的医疗和护理团队,实现了脊柱患者常规手术后2小时进水、6小时进食、24小时内下地行走的快速康复模式。该诊疗模式在提升患者手术体验的同时,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长,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邱勇教授致辞

“一位优秀的脊柱外科医生不仅仅要做好临床工作,还应该时刻保持对科研工作的热情,同时具备科研的思维和思路。”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邱勇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基础研究与转化对于临床医生的重要性。

他指出,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是一个年轻的学组,学组为临床医生特别是中青年医生搭建了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不仅有助于中青年医生的成长,还对中国临床医生诊疗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冯世庆教授一直以来坚持推进临床与科研共同发展,作为“两栖楷模”是广大临床医生学习的典范。

侯树勋教授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侯树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在冯世庆教授的领导下,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刘忠军教授和现任主任委员邱勇教授的领导和支持下,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多成绩。

该学组集中了中国脊柱脊髓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众多专家,他们将基础研究的方法通过workshop的形式向医生推广,把基础研究和优秀人员评审及年轻医生的培养相结合,把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相结合,最近还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展多中心研究以及多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这极大地促使了基础研究工作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主办方的努力,鲁世保教授团队为会议召开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他相信本次会议一定会呈现国内脊柱外科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各领域深刻的见解,展示最新的技术及正确的治疗原则。

邱贵兴院士致辞

“国家强调科技兴国、原始创新,学组的发展也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身体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基础学组的工作也要围绕“四个面向”展开。

近年来,冯世庆教授带领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成员,在脊柱脊髓疾病、损伤以及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尤其强调创新转化。他欣然地看到,本次参会人员不仅是基础研究人员,更多的是临床大夫,这样的结合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邱院士在致辞中感谢鲁世保教授团队为本次会议召开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特别指出该团队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贯彻的ERAS理念,不仅要求发展诊疗技术,更要树立为人民服务、为患者着想的理念。邱院士认为该理念的落实比发展新手术、新技术更重要。

鲁世保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执行主席、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鲁世保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出席嘉宾。

聚焦基础,创新转化

刘忠军教授作报告

开幕式后,学术交流活动紧密展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忠军教授通过大量的临床应用数据,形成了《3D打印微孔内植物:“内植物-骨”界面融合修复巨大骨缺损的新理念》和方法,应用微孔假体修复大跨度骨缺损,为骨创伤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技术和理念,显著提高了骨创伤的临床疗效。

邱勇教授作报告

邱勇教授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遗传学特征:发生与发展均可预测吗?》的报告中提出,SLC39AB、FBN1/FBN2等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与AIS病有关。但目前AIS仍是一个复杂的遗传学疾病,仍需要在易感基因功能上进一步研究。

吕国华教授作报告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吕国华教授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新理念,进行了题为《MIS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噱头还是潮流?》的报告。他批判性思考了前路胸腔镜技术和后路微创技术在AIS治疗中的价值,提出了MIS技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袁文教授作报告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袁文教授作了《如何防范颈椎手术后血肿?》的专题报告。他从颈椎手术后血肿的分类、危险因素以及如何规范化处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强调对于颈椎术后血肿的预防非常重要,医生的处理需要果断、及时。

冯世庆教授作报告

“人工智能辅助疾病诊断对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减轻国内医疗资源压力,改善医患关系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冯世庆教授在《AI腰椎疾患诊疗系统研发与应用》的专题报告中,介绍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团队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腰椎疾病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杨惠林教授作报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惠林教授从一例特殊病例的诊疗经验出发,进行了题目为《OVCF骨不连诊治思考》的专题报告。他对OVCF骨不连的临床概念、病情分析、临床分期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强调该类疾病不同类型的手术技巧和骨质疏松的防治经验。

宋跃明教授作报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宋跃明教授就临床诊疗中、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难题以及前路手术松解困难等问题,对比了前路松解和后路松解的优缺点,给出了《单纯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松解治疗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新技术。

朱庆三教授作报告

“颈椎单侧关节突损伤性脱位是累及‘四柱’的损伤,诊断明确后应行手术治疗。”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朱庆三教授在《颈椎单侧关节突损伤性脱位的解剖学基础及影像学特征》的报告中,对该类损伤的解剖、生物力学、影像学特征、分型以及治疗原则进行了讲解。

刘晓光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晓光教授在《同节段胸椎后纵韧带骨化合并黄韧带骨化患者的一期后路手术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的专题报告指出,胸椎椎管后壁切除、术中B超探查联合环形减压术可有效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同时神经功能恢复与术中失血量成负相关。

郝定均教授作报告

西安市红会医院郝定均教授从人工椎间盘的必要性及术后并发症出发,针对目前人工椎间盘存在的问题,讲解了《3D打印个性化颈椎间盘假体的设计与仿生治疗》的内容。他利用仿生治疗理念设计并制造出个性化颈椎间盘假体,有效地提高了颈椎病手术的成功率。

大师引领,群星璀璨

会议期间还特别举行了大师访谈和脊柱微创辩论赛,大师们高屋建瓴的见解,辩手们精彩纷呈的唇枪舌辩,赢得了与会学者的阵阵好评。

大师访谈掠影

大师访谈栏目由冯世庆教授主持,侯树勋教授、邱勇教授和刘忠军教授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脊柱外科大夫这一论题,从医生的三重境界、团队建设、科室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最终他们一致认为,脊柱外科医生不仅要胆大有担当,更要细心有耐心,同时也离不开外出学习、交流和学会、协会的培养。

辩论赛掠影

脊柱微创辩论赛由吕飞舟、宁广智教授主持,大家围绕微创单通道/双通道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选择问题展开辩论。正方辩手由邓忠良、冯皓宇、孙浩林、王新涛、任永信教授组成,反方辩手由刘新宇、武汉、张涛、朱如森、吴永超教授组成。

正反两方辩手结合自身经验阐述了两种技术的优劣,冯世庆教授在总结中强调,技术都是好技术,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才最重要。

百家争鸣,共谋发展

在17日的学术交流中,50余位讲者带来精彩演讲。他们围绕脊柱脊髓的基础研究与新技术转化,脊柱疾病的诊疗进展,脊柱病例展开讨论,通过高效地交流,与会者提纷纷表示获益匪浅。

部分讲者风采

会议以凝聚前瞻共识、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将成为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及临床新技术的一次盛会,也是促进脊柱脊髓基础研究及脊柱创新技术发展、交流与推广应用的高端平台。

期间还开展了青年优秀论文比赛和科研WORKSHOP,青年优秀论文比赛分六节进行,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科研WORKSHOP分主旨演讲、脊柱基础与临床、科研方法论、新技术与新材料、研究生与实验室管理五大专题,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充实新颖,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WORKSHOP掠影

青年优秀论文比赛结果

一等奖:

王健豪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李亚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二等奖:

潘福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杨 明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琪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三等奖:

陈 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田镇铭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张旭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曲浩东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杨欣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青年优秀论文比赛一等奖颁奖掠影

青年优秀论文比赛二等奖颁奖掠影

青年优秀论文比赛三等奖颁奖掠影

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为学组注入新鲜活力。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换届会议及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广智教授主持会议并进行2020年工作汇报,冯世庆、吕国华、邱勇教授分别进行致辞。

(滑动查看)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中国医学的基础研究与转化事业任重道远,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基础研究与转化学组将与各位骨科同道一起,为推动中国基础研究与转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与会嘉宾合影

特别鸣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李俊瑾医师学术支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