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京豫而引八方,群贤云脊拓新篇——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2021-11-29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145   我要说

2021年11月26-27日,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和郑州两地同期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成功召开,在线参会人数峰值突破15000人。

本次会议由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与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联合承办。

本次年会首先进行了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常务委员会议和全体委员会议。会议首先肯定了专委会2021年的工作成绩并展望了2022年工作任务,专委会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是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调项目,分析总结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疾病现状;联合中央统战部的高原脊柱健康项目,开展对青藏高原地区的脊柱疾病调查、科普及医疗救助活动;与中国援藏基金会联合进行援藏医疗科普及脊柱疾病的科研工作,研究高原地区脊柱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随后,全体委员表达了对夏磊主任的沉痛哀思,感谢夏磊主任过去对专委会工作的卓越贡献;最后确定了2022年第四届年会的召开地点,讨论并通过了委员增补等事宜。


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议和全体委员会议

本届学术会议,在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海鹰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殷德涛院长、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教授热情洋溢的致辞下,以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宏建教授、皮国富教授的主持下召开。


刘海鹰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海鹰教授首先进行开幕式致辞,他指出,我国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专委会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联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及诊疗干预,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尝试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及干预治疗体系,希望能够在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建言献策。


殷德涛院长致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院区院长殷德涛教授代表医院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必将促进河南地区骨科领域的发展,使优质的医疗资源不再成为稀缺资源,让专家名医资源不再遥不可及,让先进的技术理念不再受地域限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立足河南,服务全国,为我国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冯子健秘书长致辞

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冯子健教授通过线上带来致辞。他表示专委会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刘海鹰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各位委员的共同努力下,脊柱疾病在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希望专委会在未来能够在学术交流、疾病科普、教育培训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进一步推动我国脊柱疾病防控事业的发展。


刘宏建教授和皮国富教授主持开幕式

郑州会场

本届大会邀请了国内众多顶级骨科专家出席,大家围绕脊柱疾病的诊疗、手术新技术新进展、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畸形预防与控制等热点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第一节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会议第一节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淳德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刘宝戈教授共同主持。刘海鹰教授首先针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一系列数据论证了中国脊柱侧弯流调工作的局限性和紧迫性,强调了该项目的社会意义。他展示了团队在过去一年做出的阶段性成果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并为后续流调工作正规正确地实施做好铺垫。目前,中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刘海鹰教授所带领的专委会勇担国家使命,定于2021~2024年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向12万中小学生开展脊柱侧弯流行病学调查及诊疗干预,并承担国家卫健委项目青少年脊柱侧弯患儿的干预治疗工作,补充并完善脊柱侧弯防控的国家标准,将经验推广至全国,逐步建立起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筛查与救助的中国模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姜建元教授教授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何时需要内固定进行了经验分享和讨论,指出PKP/PVP的使用要把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建议综合应用DGOU分型和临床评分指导治疗,避免手术失败。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丁文元教授详细介绍了OLIF技术的临床优势及劣势,OLIF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等技术优势,但仍会血管、神经损伤的风险,在手术时要严格把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提高技术水平。

河南省人民医院高延征教授介绍了上颈椎手术失败原因与翻修策略,上颈椎手术翻修首先要明确翻修原因和目的,进行认真的术前分析和评估,合理内固定和植骨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危石教授介绍了胸椎管狭窄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硬膜外血肿,指出较大的局部后凸角和横截面积侵占率以及脑脊液漏要警惕症状性血肿出现,出现之后要尽快手术探查,挽救神经功能。


第二节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会议第二节由北京协和医院仉建国教授和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王征教授共同主持。仉建国教授首先介绍了顶椎控制在生长棒技术中的应用,指出对僵硬性脊柱侧弯,顶椎区域加强畸形的控制,增加固定螺钉或截骨矫形固定,可以增加脊柱侧弯的改善。

王征教授讲解了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的矢状位平衡,指出矢状位平衡的评价现状缺乏良好的指标,退侧患者应该评价整体的矢状位平衡,包括骨性力线、肌源性评价以及下肢的因素。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朱泽章教授通过多例病例讲解了儿童颈椎半椎体畸形应如何处理。单一后路半椎体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于植入颈椎椎弓根螺钉可有效增加低龄儿童颈椎内固定强度和精确性,实现短节段固定融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梁益建教授通过线上分享了一种新的极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方式。该手术技术在脊柱正常部位截骨,避开角状后凸病灶区域,次顶椎截骨,减少了要截除的角度,通过脊柱远端向后移位,再矫正,完全可以重建脊柱矢状位平衡。

刘宏建教授对腰椎退变性侧后突的诊疗策略进行了细致讲解。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明确症状是由畸形本身引起还是局限病变引起,根据Lenke-Silva分级采用微创手术、单纯减压、减压+短节段固定融合或长节段固定融合。


第三节授课专家及主持专家风采

会议第三节由李危石教授和毛克亚教授主持。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冯世庆教授通过定义、机制、危险因素、手术技术等方面分享了腰背痛的诊疗进展及治疗策略,指出腰背痛复杂多样,需要多模式、跨学科的治疗方式。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毛克亚教授总结了国内外大量文献及数据,细致介绍了脊柱融合器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廖文波教授通过临床病例的分享,总结了颈前路经椎体全内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颈椎结构和生理功能,同时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吕飞舟教授总结到对于严重骨质疏松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策略和内固定器械,术中操作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从而降低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王欢教授介绍了全新的Lift-open Laminoplsty椎板成形技术。新椎板成形术具有易愈合、对肌肉损伤小、无术中或术后铰链骨折及不愈合的情况出现等优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周强教授通过线上介绍了Dynesys技术在矫治腰椎退行性侧后凸畸形的应用。Dynesys能有效维持脊柱稳定和阻止侧后凸进展,在保留运动同时降低了应力集中,减少相关并发症。

皮国富教授通过多例病例分享了在脊柱翻修手术中的经验和体会。翻修手术具有黏连严重、内固定取出、再置入不易等特点,初次手术要严格把握适应证,降低翻修可能,在翻修前要严格把握术前评估,精准定位责任间隙并制定合理手术方案。


闭幕式致辞

最后由刘海鹰主任委员进行了大会闭幕式致辞。本次大会气氛热烈、成果丰硕,汇集了全国最高层次的脊柱外科专家学者,展示了我国脊柱外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脊柱疾病防控前沿热点问题,有力推动了全国的脊柱疾病防控工作。专委会积极践行“2030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将中国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调和诊疗工作作为专委会的工作重点,积极参与和承担国家对中小学生常规身体健康监测工作。专委会将始终关注全民脊柱健康,努力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减少脊柱疾病所带来的健康负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