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常见的六种股骨显露径路
2023-10-23 文章来源:骨科手术学:上册 作者:邱贵兴,戴尅戎 点击量:940 我要说
股骨显露径路是指在手术中通过切口来暴露股骨的特定方法。在骨科手术中,选择合适的股骨显露径路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直接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情况。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六种股骨显露径路,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一、股骨上端及转子部的外侧显露径路
适应证:
1.转子间或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转子下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手术。
3.转子间或粗隆下切骨术。
4.转子间或转子下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
5.良性肿瘤摘除术。
体位:
平卧,患侧臀部稍垫高。
操作步骤:
1.切口:始于股骨大转子上前方约5cm处,先弯向下后,然后沿大腿外侧与股骨平行向下延伸12~15cm(图1(1))。
2.沿切口切开皮肤与皮下组织,游离皮瓣至两侧,显露阔筋膜。在切口的下端沿切口方向将阔筋膜切开,然后向上恰在阔筋膜张肌的后缘用剪刀横形剪开阔筋膜。将阔筋膜及阔筋膜张肌向两侧牵开,即可显露股外侧肌及其在股骨大转子下缘的肌肉起点。
3.将股外侧肌沿股骨大转子的下缘横形切开,向下到股骨后外侧面(图1(2))。在离股骨粗线0.5cm处,用剪刀纵形剪开股外侧肌的后外侧部分及其筋膜。用这一方法,可将股外侧肌自其薄的部分切开。从后面深部剥离肌肉,在邻近股骨粗线处用骨膜剥离器按肌肉附着点成锐角剥离,并切断肌肉。逐步分段切开股外侧肌,每次不超过0.5cm。将股外侧肌向前侧牵开,如有股深动脉的穿支被切断,在该动脉缩回到股骨粗线内侧以前应钳夹结扎,否则动脉回缩不易止血。将肌肉分开至一定距离后,即可用骨膜剥离器将肌肉作骨膜下剥离,显露股骨干的外侧面及前外侧面(图1(3))。
图1 股骨上端及转子部外侧显露径路(1)切口;(2)切开阔筋膜,在大转子远侧切断股外侧肌,并纵形向下切开;(3)将股外侧肌作骨膜下剥离,显露股骨上端外侧面。
4.继续向上对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上段进行骨膜下剥离,可显露股骨转子间线及恰在此线之下的股骨前侧面。将髋关节囊附着于转子间线处切开后即可显露股骨颈的基底部。若需一更宽广的显露时,可将臀小肌在股骨大转子上的肌肉止点加以剥离。
5.在缝合手术切口时,使股外侧肌仍覆盖于股骨外侧面,缝合于遗留在股骨粗线处的股外侧肌纤维上。缝合阔筋膜,并按常规缝合其他各层。
二、股骨上部显露前侧径路
参考显露髋关节的前外侧途径的细节,然后再注意下述一些情况:
1.在分开肌肉以显露股骨颈时,有2、3层4层重叠的筋膜阻碍手术进路。这些筋膜层占有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之间的空隙,与这些肌肉鞘的深面相连。其中一层的深面有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其伴行静脉。先夹起这一层的边缘找到这些血管,然后再切开筋膜。
2.这些筋膜遮盖髋关节的前方,切开这些筋膜后,用一手指尖紧紧地压在关节囊上,向其上方插进去,在关节囊和其上的帽状覆盖物之间强行挤出一条途径。这个帽状覆盖物由臀小肌和臀中肌组成。在切开关节囊前必须先掀起这些帽状覆盖物。
三、显露股骨干的前外侧径路
股骨干的前侧由呈半个袖套状的肌肉所覆盖。这半个袖套是由包在筋膜内的股四头肌所组成,它的结合处在股外侧肌和股直肌之间,可作为手术切口部位。
体位:
仰卧位,患侧膝伸直,将足跟垫高,使股直肌松弛。
操作步骤:
1.在股骨中线沿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做切口。可根据需要利用其中一部分来显露股骨干(图2(1))。上端切口要准确,紧靠髂前上棘之下的浅窝的中心。最好用拇指置于这一浅窝上,切口的位置恰好平分拇指。易犯的错误是切口偏外而切入肌肉内。
2.切开皮肤和浅筋膜。在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之间切开阔筋膜。从肌间隙分开。在股骨大转子远侧一掌宽处,用手指找到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的间隙。在肌膜间远侧对一些小血管,可结扎、切断。再向远侧,当手指感到股外侧肌纤维与股直肌边缘邻接处,可切开之(图2(2))。
3.分清股四头肌的三层肌腱。进一步向下分开股骨干外的肌肉袖套可获得最大显露范围。在股骨下段,股内、外侧肌远侧邻接部分的深层纤维交织成一薄片腱膜,是第二层肌腱。其浅面为第一层肌腱-股直肌腱,深面为第三层,即股中间肌腱(图2(3))。
4.如拟移动股直肌的远侧部分,再向下显露股骨干,首先必须从股内、外侧肌组成的薄层腱膜上分开股直肌的后面,再将整个股直肌的外缘向前提起。这样就可以看到并分离股中间肌肌腹。顺肌纤维方向切开此肌腹及骨膜,并作骨膜下剥离,即可显露股骨干下段(图 2(3))。
5.找出血管神经束。在距股骨大转子顶部一掌宽之远侧股直肌深面与股外侧肌之间找到旋股外侧动、静脉和股神经至股外侧肌的肌支。此血管束由内侧斜向下外进入股外侧肌,并常分成2~3支作扇状展开。有一薄层透明的筋膜和脂肪组织将其连接在股中间肌上,因有脂肪容易分离。在下缘分开薄膜,即可将血管神经束作一整体用手指钩起,如不小心可遗漏近侧的横形部分;有时分支分布较广,需将薄膜进一步切开。在血管神经束的下方,纵形切开股中间肌的全长及其下之骨膜,作骨膜下剥离,即可显露股骨干的大部分。一般不主张经此切口显露股骨上1/3,因不仅显露困难,而且容易损伤旋股外侧动脉和由股神经发出至股外侧肌的肌支。
6.辨认髌上囊,可扩展到髌骨顶部上方约3横指处。在切开股中间肌时应稍高一些,以避免穿破髌上滑囊。如将股四头肌腱薄片分开,再用一宽骨刀紧靠股骨干自上向下剥离,就能将髌上囊从股骨上分离,将其推向膝关节,达股骨干下段。用牵开器将股中间肌向两侧牵开,即可显露股骨干(图2(4))。
图2 股骨干前外侧显露径路(1)切口;(2)分开股直肌及股外侧肌,再切开股中间肌,即可显露股骨;(3)手术进路横切面;(4)股四头肌袖套的横剖面。
7.外侧肌间隔附着处不规则,有股深动脉穿支自肌肉与骨形成的拱形孔中穿过。将股中间肌外侧半及股外侧肌向外后侧牵开,可将这些穿支推向后方,离开股骨粗线,如此可紧靠股骨切开肌间隔而不损伤穿支。
8.如只需显露股骨干的中段,可在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的中1/3做切口,分开股外侧肌和股直肌的间隙,先显露股中间肌,纵形切开股中间肌及骨膜,并作骨膜下剥离。此法不会损伤血管神经束及髌上滑囊。由于大腿内侧血管神经较多,如必须显露股骨干内侧,亦宜采用前外侧途径,而非前内侧途径。
9.术毕用弯止血钳插入股中间肌外侧部分和股骨之间,伸向后方,顶起皮肤,在其尖端做切口,可以安全地做好对口引流。由于外侧肌间隔挡住了止血钳,不致损伤坐骨神经,并可引导止血钳到手术野的后方。患者仰卧时,此肌间隔与水平面近乎垂直。在距膝关节几横指处,外侧肌间隔转呈冠状;但在此以上,则逐渐向后呈矢状。
四、股骨干外侧及后外侧显露径路
适应证:
股骨干广泛外伤、肿瘤或其他病变需彻底切除并需用各种植入物固定者。
体位:
斜俯卧位,患侧在上。
操作步骤:
1.将患者的患侧略垫高,在股骨大转子基底部至股骨外髁连线上作纵形切口,后外侧切口则稍靠后(图3(1)(2))。
2,沿髂胫束的前缘切开浅筋膜及阔筋膜。将股外侧肌及股中间肌顺肌纤维方向切开。
3.于臀大肌前缘切开骨膜,将其自股骨上适当剥离。在进入股骨上1/4段时,可遇到旋股外侧动脉的分支;而在进入股骨下1/4段时,则遇到膝上外动脉,均可切断结扎。必要时,可采用此途径(外侧径路)显露全股骨干,但不如后外侧切口更方便(图3(3))。
4.如拟作后外侧切口,应显露股外侧肌的后部,并将其牵向前侧。沿外侧肌间隔的前面继续进行分离直达股骨。外侧肌间隔附着于股骨粗线。将深部组织向前侧牵开,沿切口方向切开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下剥离股中间肌,其范围视需要而定(图3(4))。此途径的缺点是:如患者肌肉发达,股外侧肌较难牵开;此外,在大腿中1/3,从股外侧肌横形穿入的股深动、静脉第2穿支易被切断,应预先结扎、切断。不要分离股二头肌长、短头,以免损伤坐骨神经。
图3 股骨干外侧及后外侧显露径路(1)外侧切口(Ⅰ)及后外侧切口(Ⅱ);(2)横切面显露径路示意图;(3)外侧切口显露股骨;(4)后外侧切口显露股骨。
五、股骨干后侧显露径路(Bosworth径路)
适应证:
1.股骨干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
2.股骨干后侧肿瘤手术。
3.显露坐骨神经。
体位:
俯卧位。
操作步骤:
1.以大腿后侧正中线为切口方向,自臀部横纹以下作纵形切口,止于腘窝上缘(图4(1))。
2.显露股二头肌和半腱肌。以股二头肌长头作为标志,用示指作钝性剥离,在大腿中段可触及股骨的后面。股骨粗线中部的3/5被股外侧肌及股内侧肌所包围,用手指将这些肌肉分开后即可显露。沿股二头肌长头外缘进行剥离,分出股二头肌长头及股外侧肌间的间隔,再沿股二头肌长头的内侧分离,分出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间的间隔。
3.如拟显露股骨中3/5近段,可将股二头肌长头及坐骨神经向内侧牵开(图4(2));如拟显露股骨干中段的下部,可将股二头肌长头及坐骨神经牵向外侧(图4(3));如拟显露股骨干中段的全部,可在股二头肌长头外侧股骨粗线上进行钝性剥离,并将股二头肌长头的下端分开,切断其远端附着处,连同坐骨神经一并牵向内侧(图4(4))。
4.在股骨粗线显露后,作骨膜下剥离,剥离时将骨膜剥离器从肌肉附着点与骨成锐角处剥离,以免撕裂肌肉。显露股骨干。采用这一手术途径时,决不可将股二头肌长头向外侧牵开以显露股骨干中段的全部,因有可能使坐骨神经其遭受损伤。任何持久而用力的牵拉及粗暴动作都可招致坐骨神经损伤,引起下肢永久性残疾(图4(5))。
图4 股骨干后侧显露径路(1)切口;(2)股二头肌长头及坐骨神经向内侧牵开;(3)股二头肌长头及坐骨神经向外侧牵开,以显示股骨干中3/5远段;(4)将股二头肌长头远端切断,更好显露股骨后面;(5)扩大显露股骨后面,向外侧牵引股二头肌长头易损伤坐骨神经。
六、股骨髓内钉径路
适应证:
1.股骨干新鲜性骨折。
2.股骨干病理性骨折。
3.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体位:
植入股骨髓内钉时,可采用两种体位。仰卧位更容易控制骨折复位以及髓内钉的远端锁定(图5)。由于侧卧位可以更多地内收患肢,比仰卧位更容易显露股骨近端,尤其是在肥胖患者尤为有用。
图5 植入股髓内钉。
操作步骤:
1.通过股外侧肌触摸骨干。用标记笔在大腿外侧皮肤画一条曲线,标记股骨干,将此线向近端延伸越过大转子尖,向后方轻度弯曲。触摸髂前上棘,从髂嵴向下画一条垂线直至臀部。切口以两条线的交点为中心(图6)。
图6 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牵引和手法复位骨折。围绕牵引柱将患肢尽量内收。外展屈曲对侧髋关节,以便使C形臂机透视股骨全长。
2.以皮肤标记为中心做纵向切口,切口长度取决于所需要使用髓内钉的种类。近端锁定架远离髓内钉时,切口长约3cm,紧邻髓内钉时,切口则需长约7cm。
3.顺皮肤切口切开臀大肌表面皮下脂肪和筋膜。用弯钳顺臀大肌肌纤维方向将其劈开约3cm。
4.用长的弯钳继续向远端分离臀中肌肌纤维,直到显露股骨近端。小心地用手指作钝性分离确认大转子内侧面,往往也有帮助。完全分离后,在股骨近端植入标记导针(或棒),通过前后位及侧位X线透视调整导针的位置直至导针入钉点位置正确为止。在前后位及侧位平面上导针必须均位于髓腔力线上(图7-8)。
图7 顺皮肤切口分开臀大肌,劈开臀中肌,向深层扩展切口直达股骨。
图8 在股骨近端内置入导针(或棒),应用C形臂机在前后位和侧位平面检查它的位置。
摘自:骨科手术学:上册作者:邱贵兴,戴尅戎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5/1ISBN:9787117217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