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 | 枕颈固定融合术治疗颈椎骨转移瘤

2024-01-05   文章来源: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外科疾病病例精解   作者:蒋毅主编 点击量:674 我要说


脊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好发部位,而颈椎转移瘤占其中的10%~17.3%。颈椎转移瘤常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以往研究表明在颈椎转移瘤患者中,下颈椎(C3-C6)是相对常见的转移部位,上颈椎枕颈结合部转移少见,颈椎转移瘤发病率虽比腰椎和胸椎低,但颈椎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相对复杂,且与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毗邻,常因颈椎转移瘤破坏颈椎基本结构而导致颈椎不稳、椎体塌陷、顽固性颈肩疼痛甚至是脊髓压迫,严重时还会导致高位截瘫,加速病情恶化。


颈椎转移瘤的治疗仍存在争议,但随着近年来外科手术技术及相关内固定器械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手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手术目的是通过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缓解或消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对于颈椎转移瘤仍没有公认的手术指征,一般认为,当患者出现顽固性疼痛、颈椎失稳、脊髓受压等临床表现时,应选择手术治疗,生存期小于6个月的患者不建议行手术治疗。当然,术后的综合治疗同样重要,合理的治疗计划必须建立在多学科综合评估患者疾病的基础上。患者临床表现、颈椎不稳进展程度、肿瘤侵犯椎体数目、患者对术后活动度的预期、肿瘤放疗和化疗、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等均应进行个体化评估才能得出最优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入路、切除范围及重建方式。而颈椎转移瘤预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尤为重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病历摘要


患者,男,72岁。


[主诉]

颈肩部间断疼痛5年,加重1个月。


[现病史]

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疼痛,间断发作,否认双上肢放射痛,否认四肢无力、胸廓束带感及踩棉感等不适,口服药物及理疗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未行规律治疗。1个月前颈肩部疼痛明显加重,伴颈部活动受限,口服抗炎止痛及营养神经药物效果不佳,于外院行颈椎MR示C2/C3附件骨质破坏、软组织肿块形成,C2-C7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为进一步治疗,患者就诊于我院门诊,以“颈椎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一般状况可,饮食可,睡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

步态无异常,颈椎无后凸畸形,颈部呈前屈强迫体位,后伸及左右侧屈、旋转活动均受限,C2-C;颈椎棘突间压痛(+),椎旁压痛(+)。压头试验(一),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上肢肌力无异常,双侧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无异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双侧肱三头肌反射、双侧桡骨膜反射正常引出,双侧 Hoffmann 征(-),双侧Rossolimo征(-),双侧Babinski征(-),双侧 Chaddock征(-),双侧Oppenheim征(-),双侧Gordon征(-),双侧髌阵挛(-),双侧踝阵挛(-)。VAS评分:颈痛7分。NDI:70%。


[辅助检查]

(1)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782.4 ng/mL(+)。游离PSA >50 ng/mL(+)。泌尿系统超声:前列腺增生伴结节样改变伴多发钙化。PET-CT:前列腺癌,颈椎为骨转移癌。盆腔增强MRI:前列腺癌伴双侧精囊腺及膀胱后壁受累,盆腔内多发转移淋巴结。


(2)术前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颈椎C3棘突局部骨质破坏(图1)。


图1 术前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X线片


(3)术前颈椎CT:C3棘突、椎板、侧块均有骨质破坏(图2)。


图2 术前颈椎CT


(4) 术前颈椎MRI平扫:瘤体巨大,侵占椎管,压迫颈脊髓(图3)。


图3 术前颈椎MRI平扫


(5)术前颈椎MRI增强扫描:局部肿块增强信号,提示为肿瘤(图4)。


图4 术前颈椎MRI增强扫描


[诊断]

前列腺癌骨转移(颈椎);颈部脊髓损伤;不完全性瘫痪。


[治疗经过]

患者人院后完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行颈椎后路转移性肿瘤切除+枕颈固定融合术。


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头颅牵引固定于轻度屈曲位,拉开椎板间隙,定位枕骨粗隆至C6棘突并标记,消毒铺无菌单。手术开始,自枕骨粗隆上方1.0cm至C6棘突做后正中直切口,长约15cm,依次全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止血,自上而下显露枕部和C1-C6,并从棘突根部分别向两侧椎板暴露,于C3棘突处可见肿瘤、瘤体大小约5.0cmx3.0cmx3。0cm,并已侵蚀双侧椎板及棘突,与周围组织无明显边界,用电刀切除瘤体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包括C3棘突、双侧椎板及左侧侧块关节,显露椎管及硬膜囊,彻底减压及止血,分别于C4-C6两侧侧块共置入6枚侧块螺钉,于枕骨颅中线枕骨粗隆下方区域铺置枕骨板,分别拧入5枚枕骨螺钉以固定枕骨板,将固定杆预弯后分别连接两侧枕骨螺钉及侧块螺钉,拧入螺帽并锁紧,使用稀碘伏盐水和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后再次严密止血,见内固定牢固、位置良好、肌肉组织无活动性出血后留置负压引流管1根,间断缝合椎旁肌后逐层闭合伤口,用无菌敷料覆盖,术毕(图5至图7)。


图5 术中剥离瘤体


图6 术中内固定位置良好,减压彻底,瘤体完全切除


图7 术后颈椎X线及颈椎CT三维重建示内固定位置良好


[随访]

术后规律行精准放疗:前列腺7000cGy、腹腔淋巴结6440cGy、预防部位5040cGy,28次。化疗: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6mg,每28天1次,皮下注射;比卡鲁胺片50mg,每天1次,口服。目前颈痛基本缓解,VAS评分:1分,NDI:35%。术后4个月总PSA1.71 ng/mL(-),游离 PSA0.324 ng/mL(-)。


病例点评


该病例明确诊断为前列腺癌颈椎骨转移,PET-CT 提示除局部淋巴结、颈椎转移外并无其他内脏器官转移,预估生存期大于6个月,临床表现除颈部疼痛外还有脊髓受压表现,符合手术指征。在影像学表现上,肿瘤侵犯了部分椎体的棘突、椎板及侧块,造成颈椎不稳定并且对椎管造成了压迫,手术目的是为了完整切除瘤体、尽量减压椎管、恢复正常肌力、改善高位颈椎稳定性的丢失,因此颈椎后路钉棒系统+枕颈融合术是最佳的手术方案,虽然丧失了颈椎部分活动度,但能达到治疗目的。术中发现瘤体较大且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除瘤体后留取病理,椎管减压后可见脊髓膨胀良好无明显受压表现,而术后病理回报为明确的转移癌。术后患者颈部疼痛较术前明显减轻,四肢肌力恢复正常,该患者经过术后规律的放疗及化疗后肿瘤指标转阴,前列腺及转移淋巴结明显缩小,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摘自:北京市海淀医院微创脊柱外科疾病病例精解/蒋毅主编.一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2.6,ISBN:978-7-5189-8788-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