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丨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

2024-03-16    点击量:1734 我要说

病例分享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

一、病例概述

患者老年女性,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休息好转,无下肢麻木,无大小便障碍。此后下腰部疼痛间断发作,症状同第一次,休息后好转。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腰部疼痛加重,伴双下肢麻木疼痛,不能平躺及行走。于当地医院行CT及磁共振(MRI)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变,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L3-S1椎管狭窄,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收入院。

(一)病史

患者女性,69岁,主因间断下腰部及右下肢疼痛5年,加重2个月入院。

(二)查体

患者神清语利,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呼吸音清,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右侧大腿外侧、小腿前内外侧、右足第25足趾及右足底略麻木,余感觉无明显异常。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0°),左侧阴性。

(三)辅助检查

术前磁共振(MRI)示:腰椎退行性变,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及突出,L4L5椎体终板炎(图1)。术前CT检查提示:腰椎生理曲度存在,稍侧弯。L4-S1椎间隙变窄,内可见真空征。L2-3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后缘压迫相应硬膜囊。L1-5椎体边缘可见骨质增生变尖(图2)。右侧L4-5椎间孔因骨质增生及椎间盘膨出变窄(图3)。各腰椎椎体小关节见骨质增生硬化(图4)。

(四)术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L3-5)。

1 术前磁共振(MRI)示 L3-S1椎间盘膨出及突出,L4L5椎体终板炎

2 术前CT矢状位示椎体后方骨质增生明显

3 术前CT轴位示L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骨化明显

4 术前CT三维重建,腰椎多节段椎体小关节见骨质增生硬化

二、术前讨论及临床决策

(一)手术指征

1. 患者老年女性,慢性起病,间断下腰部及右下肢疼痛5年,近2个月加重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 查体右侧大腿外侧、小腿前内外侧、右足第25足趾及右足底略麻木,余感觉无明显异常,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3. 术前磁共振(MRI)示 L3-4L4-5L5-S1椎间盘膨出,硬膜囊受压,L4-S1椎管狭窄。

4.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资料,患者腰背部疼痛、右下肢疼痛麻木与椎管狭窄相关。

5. L4-5椎间盘突出明显,且存在神经根症状,给予椎间盘摘除。

6. L3-4椎间盘为中度突出,可不予特殊处理,给予椎弓根螺钉撑开固定,恢复椎间隙高度。

7. 结合术前影像检查,患者椎体后方骨质增生明显,伴随多发侧隐窝狭窄,术中需重点处理,从而解决椎管狭窄问题。

8. 手术需去除增生椎板,可影响脊椎后柱稳定性,因此给予L3-5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二)临床决策

拟行腰背部后正中入路L4-5椎间盘摘除减压、L3-5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

三、治疗过程

(一)手术过程

全麻下行腰背部后正中入路L4-5椎间盘摘除减压、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患者取俯卧位,选择腰背部后正中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分离两侧肌肉,暴露L2-5棘突,找到L3L4L5双侧椎弓根,给予置椎弓根螺钉,可见L4椎弓根处骨质增生明显,咬除L4棘突,使用超声骨刀及椎板咬骨钳咬除L4双侧椎板,减压L3-4L4-5侧隐窝,探查L4-5椎间盘向右后方突出,骨化并粘连于硬膜,镜下仔细分离并切除之,可见L4-5后方骨赘增生严重,咬骨钳减压后可见硬膜膨隆,神经根无卡压,塑形钛棒并适当撑开L3-4L4-5椎间隙,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严密止血后,逐层缝合。

(二)术后恢复情况

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下腰部疼痛缓解。复查磁共振(MRI)及CTL3-4椎间隙后缘高度增加(图5),L3-4椎间盘较术前回缩,L4-5椎间盘切除彻底,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钉棒系统固定良好,腰椎曲度良好(图6、图7)。术后3个月复查磁共振(MRI)示硬膜囊无压迫(图8、图9),复查CT示腰椎生理曲度良好,椎体间隙高度良好(图10),钉棒系统位置良好,周围可见骨痂形成(图11)。

5 术后磁共振(MRI)矢状位示L3-4椎间隙后缘高度增加

a. T1像;b. T2

6 术后CT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

a.矢状位;b.轴位

四、经验与体会

本病例综合患者疼痛特点及影像学特点,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为主要病因;椎管狭窄是由于椎间盘突出及椎体后方骨质增生造成,鉴于椎间盘突出程度不十分严重,可不行处理,给予去椎板后方减压,并行切除椎体骨化,松解粘连硬膜;本病例椎弓根处骨质增生致椎间孔狭窄、隐窝狭窄,术中需重点处理,减压后见硬膜膨隆,神经根无卡压,鉴于增生骨质坚硬,术中可使用超声骨刀,以避免椎板咬骨钳、磨钻等损坏硬膜或神经根;椎间盘突出不严重时,可行给予椎弓根螺钉撑开固定,椎间隙升高后椎间盘突出常可缓解,椎间盘切除后,可导致椎间隙高度丢失,后期加速脊椎的退变,故应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7 术后三维重建

8 术后3个月磁共振(MRI)示硬膜囊无压迫,腰椎生理曲度良好a. T1像;b. T2

9术后3个月磁共振(MRI)轴位

10 术后3个月CT示椎体间隙高度良好

11 术后3个月CT三维重建示钉棒系统位置良好,周围可见骨痂形成

参考文献:

[1]曾朋,徐无忌,郑先波.经关节突入路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J].中医正骨,2023,35(12):60-64.

[2]朱小龙,章铁琦,华永均,王勇,郭志辉,陈威烨,陶其杰.脊柱内镜下单侧入路双侧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Ⅰ度退行性滑脱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11):1170-1173.

[3]魏礼,胡伟,黄辉.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滑脱二次融合手术的危险因素[J].颈腰痛杂志,2023,44(02):159-161+166.

[4]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骨科微创分会.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诊疗专家共识[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3,16(02):97-103.

[5]娄茜华,马守战,郭永传.对比PLIF术单侧或双侧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J].罕少疾病杂志,2023,30(01):79-80.

[6]韩中伟,朱贤友,胡昊天.内镜下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22,43(06):936-937.

[7]阳东升,沈雄杰.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刊,2022,57(10):1105-1108.

[8]范涛主编.脊髓脊柱外科典型病例诊治解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ISBN9787117254458.

声明:本文来源于专业期刊和书籍,由骨科在线编辑综合整理,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