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医三院骨科召开全国脊柱外科新理念、新进展学习班

2024-09-28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333   我要说

秋意渐浓,学习不止。为进一步促进中国脊柱外科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骨科举办的2024年全国脊柱外科新理念、新进展学习班,于9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

会场掠影

本次学习班设置了腰椎、胸椎、脊柱肿瘤、颅颈椎、颈椎手术安全与质量管理5大专题,聚焦腰椎内镜、腰椎滑脱、胸椎管狭窄症、脊柱畸形、脊柱肿瘤、颅椎经典技术、颅椎创新、颈椎手术安全风险评估、颈椎手术安全相关并发症、颈椎手术全流程质量控制10个脊柱外科细分领域的内容。通过专题演讲和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邀请来自北医三院脊柱外科40余位讲者进行学术交流,以期为同道们分享脊柱外科新理念、新进展,提供临床诊疗新思路。

李危石致辞

北医三院骨科主任李危石代表医院及科室对与会的各位同道致以诚挚的欢迎及感谢。他表示,北医三院脊柱外科学习班已经连续开展近20届,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品牌学习班之一,在推动中国脊柱外科事业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面对脊柱外科领域技术与理念的日新月异,学习班持续举办,旨在及时分享前沿知识,激发创新思维。本次会议中,多位讲者将围绕脊柱外科的多个专业细分领域展开深入讲解,内容紧密贴合临床实际,力求为参会者提供实用、有效的学习体验。他相信,通过为期两天的交流探讨,大家不仅能增进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获得新的启发,共同推动脊柱外科事业的持续发展。

腰椎专题

讲者风采

在腰椎内镜专题中,孙垂国分享了腰椎内镜治疗合并滑脱的腰椎管狭窄症的适应证和技术要点,阐述了腰椎滑脱的分型与不同分型的内镜治疗技术要点。钟沃权介绍了机器人辅助技术在脊柱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并分享目前具有自主定位功能的脊柱内镜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临床应用经验。

姜宇讲述UBE与PEID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细节,详细对比PEID和UBE技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劣。姜帅进行了腰椎内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梳理,针对精细阅片、减少术中迷路、止血技术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讲者风采

在腰椎滑脱专题中,李危石介绍了青少年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的外科治疗,并由浅入深的讲解了V度滑椎病例的手术技巧。郭昭庆分享了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技巧,对于滑脱的病例需要力争复位,强调了提钉压棒技巧的重要性。

郭新虎阐述了腰椎术后CAGE移位的处理,对融合器移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同时还分享了腰椎峡部裂的诊疗及修补术后不愈合的危险因素。李卓夫汇报了一例青少年峡部不连滑脱的病例,就峡部裂直接修补的手术适应证,同与会者进行热烈讨论。

邹达进行了《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预防指南(2024)》的解读,他提到骨科医生实际上正承担着中老年骨质疏松诊治的第一站,应提高对骨质疏松疾病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对骨质疏松相关并发症进行预防。

胸椎专题

讲者风采

在胸椎管狭窄症专题中,陈仲强介绍了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断及关键手术技术进展,详细讲解了如何明确致病因素、责任节段的判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要点。刘晓光分享了“涵洞塌陷法”360度胸脊髓环形减压术后短暂脊髓功能损伤加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并指出术前JOA评分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孙垂国对比了传统胸椎后壁切除、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与TE-ULBD在治疗OLF方面的优缺点,并详细讲解了TE-ULBD的技术要点和手术适应症。王龙杰回顾了北医三院10年间胸椎管狭窄症的病例,探讨了术后症状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

讲者风采

在脊柱畸形专题中,陈仲强分享了Pott's病脊柱后凸畸形的矫形策略,从多个病例特点中总结了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强调了不同时期脊柱结核预防后凸畸形的方法。李危石讲述了腰椎退变性畸形矢状位矫形策略,提出国人矢状位序列特点和年龄与PI值是需要重点考量的个体矢状位重建因素,此外呼吁重视腰椎矢状位形态的重建。

于淼从改良PSO截骨方法入手,总结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凸畸形矫形策略,分享了改良PSO术式可以减少脊髓损伤和并发症发生等优势。王永强分享了胸腰椎后凸畸形远端固定椎的选择,对于不同疾病需远端固定椎终止节段不同,并需考虑整体平衡重建。

袁磊分析了退变性畸形矫形远端机械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出延长固定融合、恢复矢状位序列是主要的翻修策略。周思宇强调了站-坐位矢状位序列及平衡评估的临床意义,脊柱外科的力线问题-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评估和治疗预后,需要重视。韩耕愚分享了椎旁肌退变在退变性畸形矢状位失衡中的意义,提出了椎旁肌评估在失衡患者诊疗中的价值。

脊柱肿瘤专题

讲者风采

在脊柱肿瘤专题,刘忠军带来脊柱肿瘤应对策略——边缘切除与综合治疗的报告,介绍了针对原发性脊柱肿瘤边缘切除的重要意义与3D打印假体重建的优势,强调了肿瘤综合治疗的意义。韦峰为大家讲解了脊柱原发性肿瘤的诊疗原则,强调病理学诊断是治疗的前提和综合治疗的原则,介绍了根据Enneking分期制定治疗策略,建议针对脊柱肿瘤,做适合的手术。

姜亮作了关于脊柱肿瘤微创或者减少创伤的治疗相关介绍,认为针对适合的脊柱肿瘤,可以采取相对微创、创伤较小的治疗方案进行综合诊疗。吴奉梁介绍了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疗方案、发病情况、诊疗原则、评估方式以及手术结合放、化疗的多学科综合诊治。

李彦回答了脊柱转移性肿瘤手术时机的问题,尤其是伴有脊髓损伤的急症情况。周华分享了脊柱肿瘤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防治手段。刘啸阐述了关于脊柱浆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的外科治疗策略。最后,胡攀攀和王奔分别介绍了颈胸段原发肿瘤及胸腰椎原发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颅、颈椎专题

讲者风采

在颅椎经典技术与创新环节,王圣林通过分享一段经典手术视频介绍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要点与并发症预防,强调进针点位置选择及容易造成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因素。许南方分享了枕骨-枢椎内固定、复位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与并发症的预防。随后,王圣林又通过一段经典手术视频介绍了显微镜辅助经口寰枢椎手术技术的操作方法及硬膜损伤造成的脑脊漏的处理,强调腰大池引流、抗生素升级和延长使用的重要性。

在颅椎创新环节中,范东伟详细介绍了体节发育、分节时钟在颅椎区畸形中的基础研究进展。其中参与抑制分节的基因发生杂合子突变合并缺氧环境可导致椎体分解异常风险。王圣林分享了Mis-PALF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他认为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的脊髓损伤症状,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而且融合率良好,临床值得推广。许南方对齿状突骨折的分型、手术指征、治疗方式、内固定选择、愈合率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强调经肌间隙入路在治疗此类疾病的优势。田英伦通过平衡、垂直复位、骨融合以及矫形四个方面,讲解了单侧cage联合钉棒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其有降低内置物成本、降低椎动脉及神经损伤的手术风险。

颈椎手术安全与质量管理

讲者风采

在颈椎手术安全风险评估环节,周非非分别从糖尿病、肥胖、吸烟、营养不良以及心理疾病等方面讲解了对颈椎手术预后的影响,同时提出衰弱及衰弱指数可以综合评价患者易损性、脆弱性等。张立认为对于骨科疾病合并神经内科相关疾患及精神科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应从实际出发查明病因,强调病史、查体及影像学综合匹配的重要性。

讲者风采

针对颈椎手术安全相关并发症,刁垠泽讲解了颈椎术后血肿的保守治疗方式及手术干预的时机和方式,强调了引起血肿的危险因素并给出了预防的措施。潘胜发分享了肌肉韧带复合体保留的改良术式-经肌间隙入路的颈椎单开门手术对术后轴性症状减低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改良术式的入路操作。赵衍斌从具体的病例出发,提出宏基因测序对致病菌及复杂感染检出的效能,并针对SSI的治疗措施详细介绍了北医三院的相关经验。

讲者风采

在颈椎手术全流程质量控制环节,田浥结合国内外研究介绍了CT值及MRI下C-VBQ评分对于颈椎骨质评价的效果,并以实际的病例强调了对颈椎骨质的综合评价方式的重要性。陈欣以肌电图的原理为基础,讲解了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的肌电图表现差异,介绍了肌电图对颈椎患者术前应用的必要性。夏天回顾了计算机辅助导航在骨科手术中的发展历史,比较了术前、术中CT(0-arm)在成像质量和操作的区别及其在颈椎外科具体的应用价值。

讨论掠影(滑动展示)

现场照片回顾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本次学习班依托北医三院骨科领域近年来新理念和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分享和展示最前沿的手术技术,汇聚和碰撞最新潮的外科理念,让广大骨科同道开拓视野、提高技能,推动中国骨科事业的快速发展,最终惠及更多患者。

特别鸣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姜帅、李卓夫、王龙杰、韩耕愚、王奔、高阳、田浥医师学术支持。

分享到: